那些捧紅了勝景的著名詩詞(組圖)



(網路圖片)

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登幽州臺歌》是初唐詩人陳子昂的作品,這首詩寫於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幽州:古十二州之一,今北京。幽州臺:即黃金臺,又稱薊北樓,故址在今北京大興,是燕昭王為招納天下賢士而建。這是一首弔古傷今的生命悲歌,從中可以看出詩人孤獨遺世、獨立蒼茫的落寞情懷。此詩通過描寫登樓遠眺、憑今弔古所引起的無限感慨,抒發了詩人抑鬱已久的悲憤之情,深刻揭示了封建社會中那些懷才不遇的知識份子遭受壓抑的境遇,表達了他們在理想破滅時孤寂鬱悶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會意義。全詩語言蒼勁奔放,富有感染力,結構緊湊連貫,又留有充分的空間:前二句俯仰古今,寫出時間漫長;第三句登樓眺望,寫出空間遼闊;在廣闊無垠的時空背景中,第四句描繪了詩人孤獨寂寞苦悶的情緒,兩相映照,分外動人,讀來酣暢淋漓又餘音繚繞。


(網路圖片)

登鸛雀樓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登鸛雀樓》是盛唐詩人王之渙(688-742)的一首五言絕句,前兩句寫的是自然景色,但開筆就有縮萬里於咫尺,使咫尺有萬里之勢;後兩句寫意,寫的出人意料,把哲理與景物、情勢溶化得天衣無縫,成為鸛雀樓上一首不朽的絕唱,氣勢磅礡、意境深遠,千百年來一直激勵著中華民族昂揚向上。鸛雀樓:古名鸛鵲樓,因時有鸛鵲棲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山西永濟境內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黃河岸邊。寫這首詩的時候,王之渙還只有35歲,那應該是在公元722年前後。


(網路圖片)

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黃鶴樓》是唐代詩人崔顥(約704-約754)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此詩描寫了詩人在黃鶴樓上遠眺美好景色,是一首弔古懷鄉的佳作。前4句寫登臨懷古,後4句寫站在黃鶴樓上的所見所思。詩雖不協律,但音節瀏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氣呵成,浩浩大筆,出神入化,成為歷代所推崇的珍品。這首詩在當時就很有名,傳說李白登黃鶴樓,有人請他題詩,他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嚴羽《滄浪詩話》評:「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黃鶴樓:三國吳黃武二年(223)修建。為古代名樓,舊址在湖北武昌黃鶴磯上,俯見大江,面對大江彼岸的龜山。


(網路圖片)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如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芙蓉樓送辛漸》是唐朝詩人王昌齡的一首送別詩。芙蓉樓原名西北樓,遺址在潤州(今江蘇鎮江)西北,登臨可以俯瞰長江,遙望江北。這首詩大約作於開元二十九年(741)以後。王昌齡當時為江寧(今南京)丞,辛漸是他的朋友,這次擬由潤州渡江,取道揚州,北上洛陽;王昌齡可能陪他從江寧到潤州,然後在此分手。詩的構思新穎,淡寫朋友的離情別緒,重寫自己的高風亮節。首兩句寫景,用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別時的淒寒孤寂之情,也展現了詩人開朗的胸懷和堅強的性格;後兩句詩人以晶瑩透明的冰心玉壺自喻,與前面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之間形成一種有意無意的照應,令人自然聯想到詩人孤介傲岸的形象和光明磊落、表裡澄澈的品格。全詩即景生情,寓情於景,含蓄蘊藉,韻味無窮。


(網路圖片)

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

鳳凰台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登金陵鳳凰臺》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登金陵(今江蘇南京)鳳凰臺而創作的懷古抒情之作,這是李白為數不多的七言律詩之一。此詩一說是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年間,作者奉命「賜金還山」,被排擠離開長安,南遊金陵時所作;一說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後所作。「鳳凰臺」在金陵鳳凰山上,相傳南朝劉宋永嘉年間有鳳凰集於此山,乃筑臺,山和臺亦由此得名。全詩8句56字,以登臨鳳凰臺時的所見所感而起興唱嘆,把天荒地老的歷史變遷與悠遠飄忽的傳說故事結合起來攄志言情,用以表達深沉的歷史感喟與清醒的現實思索。此詩氣韻高古,格調悠遠,體現了李白詩歌以氣奪人的藝術特色。


(網路圖片)

登岳陽樓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登岳陽樓》是唐代大詩人杜甫於唐代宗大歷三年(768)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表現了詩人得償多年夙願,即登樓賞美景,同時仍牽掛著國家的百感交集之情,表達了報國無門的哀傷。大歷二年杜甫57歲,距生命的終結僅有兩年,當時詩人處境艱難,淒苦不堪,年老體衰,患肺病及風痺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聾,靠飲藥維持生命。翌年,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來到岳陽。詩人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陽樓,憑軒遠眺,面對煙波浩渺、壯闊無垠的洞庭湖,發出由衷的禮讚;繼而想到自己晚年飄泊無定,國家多災多難,又不免感慨萬千,於是寫下《登岳陽樓》、《泊岳陽城下》和《陪裴使君登岳陽樓》。岳陽樓:即岳陽城西門樓,在湖南嶽陽,下臨洞庭湖,為遊覽勝地。


(網路圖片)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辛棄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是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在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任江西提點刑獄,駐節贛江,途經造口時所作的詞。此詞寫作者登郁孤臺(今江西贛州西北賀蘭山頂)遠望,「借水怨山」,抒發國家興亡的感慨。作者俯瞰不舍晝夜流逝而去的江水,其思緒也似這江水般波瀾起伏,綿延不絕。上片由眼前景物引出歷史回憶,抒發家國淪亡之創痛和收復無望的悲憤;下片借景生情,抒愁苦與不滿之情。全詞對朝廷苟安江南的不滿和自己一籌莫展的愁悶,卻是淡淡敘來,不瘟不火,以極高明的比興手法,表達了蘊藉深沉的愛國情思,藝術水平高超,堪稱詞中瑰寶。



来源:網文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