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書房,吟詩養生兩不誤(組圖)



仇英《臨宋人圖軸》展示的是典型的明代文人書房格局 座椅下有一個帶滾軸的腳踏,文人在吟詩作畫時把腳放在踏上,按摩足心湧泉穴(網路圖片)

今人收藏明清傢俱、文玩清供,面對的是一件件脫離了原有書齋環境的孤品。很容易落入重物質輕精神的窠臼。要想真正體驗書齋文玩的魅力,還得回歸到書房的環境之中。在「以文為業硯為田」的傳統社會,書房是古代文人怡情翰墨、醉意詩書的精神樂園,尤其是明代文人書房,布局格調獨具匠心。

2010年12月14日,「永遠的故宮」系列講座2010年冬季第一講在中央民族大學舉辦,故宮博物院宮廷部副研究館員周京南帶來了題為「怡情翰墨,醉意詩書——明代文人書房」的講座,勾勒出一個閑適淡雅的明代文人書房形象。

文人書齋,內外清雅

周京南告訴《世界新聞報·鑑賞中國》週刊記者,從一些明代小說的刻本、明代繪畫作品和文人筆記來看,明代文人對書房的內外環境有很高的要求。

書齋外的環境要富有詩情畫意,雅氣十足,令人洗盡俗腸。中國古人一向重視住宅的幽靜雅趣,明代園林鑑賞家程羽文的鑑賞之談《清閑供》就描述了一種曲逕通幽的理想庭院,「徑轉有屏,屏欲小;屏進有階,階欲平;階畔有花,花欲鮮;花外有牆,牆欲低……」在古松怪石、樸亭疏竹的掩映之下,庭院盡頭藏一間幽室,文人書齋正是隱於如此清幽的環境中。

據周京南介紹,明代中後期經濟社會繁榮發展,市民階層興起,文人士大夫成為市民階層的主流。他們崇尚高雅,講究品味,不僅長於繪事,對書房的陳設佈置格外重視,而且講究書房內外的高雅別緻,營造一種濃郁的文化氛圍。

說到文人書房的內環境,明代戲曲家高濂在養生專著《遵生八箋·起居安樂箋》中這樣描述說,「書齋宜明靜,不可太敞。明淨可爽心神,宏敞則傷目力。窗外四壁,薜蘿滿牆,中列松檜盆景,或建蘭一二,繞砌種以翠芸草令遍,茂則青蔥鬱然。旁置洗硯池一,更設盆池,近窗處,蓄金鯽五七頭,以觀天機活潑……」

從高濂對書齋的大段描述可以看出明代文人對書齋的基本要求,即明亮、安靜又不過於宏敞,植物盆栽、池塘游魚等體現閑情雅趣的要素一應具備。

「明代文人書房有幾、桌、椅、屏帷、筆硯文具、琴、書幾樣,稍風雅一些的會增加前代法書名帖和古董時玩,這些元素構成了別具特色的明代文人書房。」


四出頭官帽椅(網路圖片)

書房傢俱,簡而不繁

明代文人書房內部陳設頗為講究。根據明人的刻本和繪畫,周京南繪製了一張明人書房傢俱陳設布局示意圖:書房靠牆處有一個畫屏,屏前設畫案,案上擺放文房四寶、筆洗、筆注、筆筒和鎮紙等。畫案後面是一張圈椅或明式扶手椅,案旁設繡墩。房間兩側布列長長的架閣,擺放禪宗、道教和養生等方面的典籍。

「總體上講,明代文人書房簡而不繁,傢俱佈置簡潔,款式和花紋也不繁瑣」。周京南說。一些現存明代傢俱,清晰地反映出明代文人書房簡潔的特點。

故宮珍藏的一件明代花梨四出頭官帽椅,通體光素無雕飾,搭腦兩端微向上翹起,靠背略向後彎曲,扶手與鵝脖均為彎材,相交處有角牙相襯,座面用籐屜,下為直牙條,腿足圓材,腿間裝步步高管腳棖,迎面的管腳棖下裝極窄的牙條。「彎曲中見端正,樸素中顯大氣,是明代傢俱最為常見的特點之一。」周京南說。

另一件紫檀如意雲頭紋大畫案,案面長方平直,案下有束腰。腿足向外彎後又向內兜轉,與鼓腿彭牙相彷,兩側足下有托泥相連,托泥中部向上翻出靈芝紋雲頭,除桌面外通體雕飾靈芝紋,朵朵大小相間,豐腴圓潤,也是深受文人喜愛的書房傢俱。


黃花梨帶滾軸束腰腳踏(網路圖片)

周京南還特別提到了一件黃花梨帶滾軸束腰腳踏,踏面呈長方形,在踏面之上安有兩個滾軸,把腳放在滾軸上面,可以按摩足心的湧泉穴。文人在吟詩作畫的同時還可以做個足底按摩,養生怡情兩不誤。

再說文人鍾愛的書格,亦稱「架格」,其基本形式是以立木為四足,取橫板將空間分隔成若干層。層板左右或設欄杆,或安券口,有的後面設有背板,有的在中間安設抽屜。式樣多變,不拘一格。既可放置書籍,也可兼放它物點綴。


黃花梨書格(網路圖片)

故宮收藏的一件黃花梨木書格,顏色清新淡雅,造型簡練明快,意趣盎然,裝飾無多卻恰到好處,可謂「多一筆」則繁縟,小一筆則寡味,頗有「素面朝天」的自然美感,是一件明式傢俱的典範之作。

攜琴訪友,烹茶待客

明代文人的經濟狀況各有不同,紫檀、花梨等名貴木材製造的案、椅、床、架多出現在有一定身份地位的文人書房中,一般文人書房則擺上一些普通的白木傢俱,如楠木或柏木傢俱,一樣不失清雅。

仇英的《臨宋人畫軸》就展示了一個並不奢華卻意境別緻的明代文人書房。畫面中心一屏一榻,屏是獨扇的山水插屏,榻上坐一個文人,腳下是一個腳踏;床右側置一靠幾,既可靠在身後,又可搭放腳足。畫面右側的書案、繡墩顯然並非名貴木材製成,但案上書卷琴棋整齊有序。

床榻旁站一童子,手持注子向盞中注酒。酒盞邊除了果盤之外,又設硯臺一方。畫面左下角是一個茶爐,紗罩下放著飲茶用的托盞。「明代文人書房中通常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琴,因為要攜琴訪友;一是茶爐,講究烹茶待客。」周京南說。

畫面中最能體現明代文人書房韻味的還要數正對著畫屏的一個盆景,是一個用自然的碎石堆成的臺座,類似於花幾,座上擺一盆盛開的紅白牡丹。雖然因陋就簡,但意境獨特。

「明代文人書房不僅限於室內,有些文人在戶外與同好之人進行娛樂活動時也有類似的布局。」周京南說。「在高山流水,飛泉流瀑之下,明代文人在茂林修竹中開闢出一塊地方,設畫案,文人坐在畫案旁評古、鑒古。又必帶一攜琴童子,攜琴訪友;畫案不遠處還有一個童子,烹茶待客。」

「室雅何需大,花香不在多」,中國古代文人無不重視的書房,在明代文人手中,變成了一個兼及修身、怡情和養生的美好天地。

據故宮博物院宮廷部副研究館員周京南介紹,明代文人書房的傳統一直延續到清代。清代文人書房布局略微繁瑣,但和明代文人書房保持了一種延續性。


《弘歷鑒古圖》 畫裡畫外:乾隆也愛明式書房

仇英的《臨宋人畫軸》中,屏風的一邊挂有一軸人物像,是圖中主人翁的寫真,與主人翁形成一高一低、神情如一的「二我」像。乾隆大約很欣賞其中的文人雅趣,命宮廷畫家以乾隆為模特兒繪製了一幅相似的作品,畫中文士變成了方巾道袍的帝王。乾隆題詞「是一是二,不即不離;儒可墨可,何慮何思」,這就是《弘歷是一是二圖軸》(也稱《弘歷鑒古圖》)。

與仇英作品相比,《弘歷是一是二圖軸》中的陳設細節有了不小的變化。畫中,乾隆帝坐在一個羅漢床上,身後屏風上的《汀洲蘆雁圖》換作了一幅「四王」風格的山水,靠幾換成了如意;紗罩下飲茶用的托盞,變成了玉璧和青銅觚。原圖平視的視角也變成了微微的仰視,前朝文士風流逸趣的書房,搖身變作堂皇富麗的宮廷書齋。但是,房中傢俱擺放的總體格局沒有變化,只是畫屏對面的小盆景因為視角的關係,湮沒在珍稀古董的光芒之中。



来源:國際在線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