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女兒有輕度鼻炎,一感冒就得好長時間流鼻涕。一天,我陪五歲半的女兒看電視,當看到電視劇中母子相擁親吻的情節時,女兒異常激動,抱著我甜甜地說:「爸爸,親一個!」我開玩笑地說:「去,不親,看你那鼻子髒的!」女兒立馬掉頭對著妻子說:「媽媽,親一個!」妻子也笑著說:「不給你親,你太髒了。」只見女兒臉紅紅的,繼而「哇」地大哭起來,邊哭邊叫著:「都嫌我髒,都嫌我髒··」我們見女兒真傷心了,都開始給女兒道歉:「對不起,真的對不起了,我們是給你開玩笑的。你想呀,爸爸媽媽怎麼會嫌你髒呢?你可是爸媽的心肝寶貝呀,你小時候爸爸忙誒你洗尿布、屎布,都不嫌髒,怎麼會嫌你的鼻子呢?」好不容易才把女兒哄好,也讓我們領悟到了如何與孩子溝通交流。
由此我想到了好多生活中與學生之間溝通的事例。我在北京教學時,班裡有一個學生成績特差,學習習慣也不好,經常缺作業,而且還不講衛生,同學們都不願和他接觸。六年級的孩子了,直截了當地說肯定會引起他的反感。後來有一次他的單元測試成績由以前的幾分提高到十幾分。我藉助這個機會,在班里特地誇張性地表揚了他:「大家都看到了,這段時間何子浩同學上課不太愛做小動作了,注意力也比以前集中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次測試他的成績告訴我們他進步了,儘管和其他人相比還有些差距,但和他自己比的確進步很大。只要他不斷超越自己,進一步努力,作業按時完成,不會的主動向其他人請教,一定會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人們都說蝸牛慢,可它分明留下了奮鬥的痕跡。
」那一節課,何子浩臉一直紅紅的,沉浸在從未有過的喜悅中。那以後他的確一天比一天進步,作業再也沒有缺過,經常會見他向優秀生請教問題。優秀生們見他那麼勤奮了,也都很樂意幫助他,但大家都反映說難以接受他身上的怪味。於是我私下找他談話說:「現在都誇你進步了,也都願意幫助你,我想你要好好的表現一下你自己,如果把自己打扮得帥氣一點,更能吸引大家的注意,你可以試著改變一下你的形象,幹嗎老把自己帥氣的一面藏起來呢?」嘿!你別說,第二天,他一進教室就把大家的眼球都吸引過去了,和以前相比簡直是判若兩人。後來連他家長都給我打電話說他現在知道收拾了。
有一次,我做飯忘記在麵湯里加鹽了,妻子說:「你看你這做的啥飯呀,一點都不咸,那麼難吃?」我一聽就來氣了,衝她吼道:「想吃就吃,不想吃拉倒,給你做好就不錯了,還挑三揀四的,嫌不好吃以後自己做。」結果弄得我們兩個一頓飯都沒吃好,還憋了一肚子氣。
其實想想,何止是孩子們呢,我們大人也都一樣,所有人都是那樣,有些話明明知道不是出自真心,但由於聽著順耳,心里特別甜。反之,明明知道有些話確實是為自己好,但由於聽著刺耳,心裏很牴觸,不願意聽,自然也就不願意接受意見了。想想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故事也就明白了。的確「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可太逆耳了,再是忠言也不利於行了,有時還會給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其實,我們完全可以給忠言來點糖衣包裝,讓它變得不再那麼逆耳,豈不更能達到我們想要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