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鳥花卉紋繡淺黃絹面綿袍戰國
盤金繡花鳥眉勒
北朝 玫紫色地刺繡菱格紋手套
西漢信期繡面千金絛手套 馬王堆一號墓出土
隨著氣溫的降低,秋褲、毛衣、大衣、羽絨服、衝鋒抓絨、雪地靴、帽子、耳套都有了用武之地。當女孩子們追求「美麗不凍人」時,是不是想過古代的人是穿什麼禦寒的呢?當然,古代的服飾形制並非一成不變,各朝各代都有自己流行或者規定的款式、顏色。周代以後,歷代王朝都以「會典」「律例」「典章」或「輿服制」「車服制」等各種條文頒布律令,規範和管理各階層的穿衣帶帽。
禦寒衣料有絲有麻有毛料
先說古代冬裝用的衣料。我們如今慣常使用的棉織品,其實在全國範圍內流行起來是明朝的事情,在那時以前,貧民主要使用的衣料是麻布,或者其他植物纖維織成的麵料。絲織品是屬於上層人士或有錢人家的。中國絲綢博物館的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在古代,絲織品有綾、紗、羅、絹、緞、錦等不同品類,厚薄也各有不同。在明清時期,緞、錦是大富大貴人家製作秋冬外套外麵料的主要衣料,需要說明的是由於這種麵料很貴,所以戰國時期,很多隻是用來做衣服邊緣的裝飾。
做秋冬天的外套一般不止一層,一層面子,一層絹做的裡子。如果只有這兩層,就叫「裌衣」,蘇軾在《初秋寄子由》中寫道「子起尋裌衣,感嘆執我手」。說明在初秋時節,裌衣的外袍就是禦寒的一大利器,類似現在的風衣。
再冷一些,會在衣服裡面墊上絮類。墊棉絮做棉襖是棉花普及以後的事情,以前墊的,叫「絲綿」。沈從文在《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中提到,從江陵馬山楚墓一號墓出土的衣服實物中,就有內絮絲綿的綿衣,為冬天禦寒所用。而這絮的絲綿,據絲綢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介紹,多是繅絲的下腳料用作充絨,輕薄而保暖。
除開墊有絲綿的綿衣,還有毛紡織品類和各類皮料。根據沈從文先生在《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中的說法,毛紡織品用作衣料是東晉以後的事情,隨著民族融合,衣物起居服用等等也在相互截長補短。漢、魏時期,毛紡織品還是主要用作氈褥,兩晉時期已經取代了一部分錦繡的地位。「《晉書.五行志》稱兩晉時,袴褶服更多用毛織物作成。」另一種保暖的材料,則是動物的皮毛了,灰鼠皮、狐狸皮拿來做大氅、披風、帽子,厚實又保暖。
服飾樣式並非一成不變
中國傳統服飾的樣式並非一成不變,沈從文在《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一書中也有詳細說明。絲綢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也說:若無出土文物作對比,單從古文記載很難推測衣服原貌。所以,這裡只對明清世俗小說中的冬季服飾做一個說明。沈從文在《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中:萬曆年間的通俗小說「大紅緞子襖,青素綾披襖,紗綠綢裙,頭上戴著鬏髻,貂鼠臥兔兒」,或「上穿了沉香色潞綢雁銜蘆花樣對襟襖兒,白綾豎領,妝花眉子,溜金蜂趕菊紐扣兒,下著一尺寬海馬潮雲羊皮金沿邊挑線裙子,大紅緞子白綾高底鞋,妝花膝褲,青寶石墜子,珠子箍」。
對晚明社會風俗人情、衣著首飾反映相當真實具體。不僅對綢緞名目、衣著名目、首飾名目記載詳細,還可以讓研究者據此瞭解當時社會中層婦女的衣服搭配,對後來的《紅樓夢》也有一定影響。
禦寒裝飾手套帽子樣式多
在保暖方面,我們都知道只是衣服穿厚是沒有用的,露在外面的手、頭如果沒做好保暖作用也會冷。在馬王堆的出土文物中就有露指短手套,或用信期繡,或用朱綾紋羅,古樸而美貌!至於北朝和明代也都有手套出土,且為全部包住的樣式,刺繡的花紋讓人覺得,放到現在用也很時尚。
至於頭部保暖,花樣更多。民間女性在明代以前多在頭上戴帕頭保暖,有學者研究,漢代時期,士庶男子在冬天用裁成長條,內絮絲綿的帛巾紮在額間,用作保暖。元代,上層婦女戴抹額,到了明清時期,這種抹額又被成為勒子,成為民間婦女最愛的禦寒物品,普通貧民和士庶階層相比,只在材質、珠寶使用上有不同。
除開抹額,貴族婦女還有「臥兔兒」或「昭君套」。「臥兔兒」是一種用動物皮毛做成的女式飾品,冬天戴在頭上像臥著小兔子。至於男子,冬天也不是光著頭出門的。五代至宋朝,騎馬出門的男子會頭戴風帽,禦寒且擋風沙。元朝,忽必烈有不少皮暖帽,銀鼠暖帽。至於明代,每年冬十一月,「入朝百官賜暖耳」,沈從文在書中介紹,暖耳多用狐皮類製成,和今人所用耳套相似。清朝,官員冬季戴暖帽,多為皮製。
来源:華西都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