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即將在京召開,為保障環境、交通、安全,北京可謂全力以赴,啟用放假、限行、安檢升級等政策,但是,這些措施卻影響到了基本的民生所需,快遞延遲了、牛奶停供了、暖氣暫緩供應了,不免招來很多民眾抱怨。
與小孩子喝不上新鮮牛奶相比,APEC餐飲服務卻無比精確。根據媒體報導,APEC預計開餐142場,就餐人數約7.3萬人次。最長送餐路段,直線距離300米。為使食物保持溫度、口感和品相,餐飲人員經過秒錶計時反覆演練,最終用5分45秒到達餐桌,也即所有菜品從廚房端出到餐桌上,只能在5分45秒內——「演練」兩個字的時候,讓我想到了另一段歷史。
(資料圖:2014年10月14日,北京市,APEC會議模擬流程在北辰洲際酒店舉辦。CFP供圖)
「文革」後期,中國開始與西方緩和關係,1971乒乓球隊破冰之旅後的第二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
在此之前,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全國進行了規模龐大的動員,老師們反覆教導孩子:美國人要來了,但是,是他們找上門來,並不是邀請來的,而且,隨行人員中很多特務,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各個單位中,領導也開始訓導職工如何不卑不亢地回答美國人可能提出的「別有用心的陰險問題」,比如「你們的林副主席哪裡去了」、「你們喜歡去美國嗎」、「你們吃得飽穿得暖嗎」。
在具體的迎接方式上,也頗費思量。由於中美的長久敵對,且未建交,所以,不能組織迎接社會主義兄弟的那種十里長街式的盛大歡迎,但是,又不能街上無人。最終出臺的政策是,在尼克松訪問北京期間,所有機關、學校等單位要延長正常的學習和工作時間,未經特殊批准,任何人不得在8點鐘前下班或放學回家。
後來,尼克松在書中寫道:「中國政府的豪華轎車裡的窗簾緊閉。我透過狹窄的縫隙向外窺視,除了看到每隔百米設立的崗哨外,幾乎看不到什麼人,大街上完全是空空蕩蕩。」
(資料圖:尼克松訪華期間,北京市民連夜奮戰鏟冰掃雪。)
在尼克松訪華過程中,比較為人所知的就是「大掃雪」事件了。按計畫,尼克松將遊覽長城,但在前一晚,突然天降大雪,而且,根據天氣預報第二天仍有大雪。由於登長城的政治意義,美方也表示不能取消。為保證一路安全,北京市動員了十幾萬人掃雪,從釣魚臺到八達嶺80多公里的路途上,幾十萬人連夜奮戰鏟冰掃雪,甚至長城上的雪都掃了。
除了掃雪,中方為尼克松遊覽長城還準備了假遊客,並組織了幾次演練。不過,由於大雪,領導認為,下雪的長城不應該有那麼多遊客,所以,很多人參加了演習卻沒能最終出場。
(資料圖:1972年2月24日,美國總統尼克松在訪華期間攜夫人登上長城。)
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運,他們的努力沒有白費,在馬耳它總統明托夫訪華時,又一次去扮遊客陪游長城、十三陵。有趣的是,雖然領導不斷強調「隨意些,還要再像遊客一些」,但高壓之下的人們又如何能同今天的中國人一樣放鬆呢,還是露出不少破綻。
美國人看到大雪後還有人在石桌上打撲克時,好奇地走過去圍看,而那幾個演員照打不誤,對美國客人置之不理,後來,被批評為「不禮貌」!在尼克松遊覽定陵時,氣溫極低,但卻有一些兒童穿著毛衣,不合時宜地在那裡遊戲、打撲克,刻意安排的痕跡太濃,被美國人看出來了。事後,周總理對此向尼克松表示歉意,在基辛格在回憶錄裡,還有讚賞周總理當時的坦誠和直率的記敘。
(資料圖:街上跳皮筋的兒童。)
北京行程結束之後,尼克松和周恩來一同飛往上海,簽署《中美上海聯合公報》。在如何接待尼克松這件事上,上海人沒有採取北京那樣的粗暴做法,而是顯示了上海海派文化特有的「細膩」之處。
在余秋雨《借我一生》一書中,對這段歷史有著精彩的敘述。據他回憶,在尼克松到上海期間,類似他父親這類有問題的「打倒對象」,必須接受單位的控制,其他人相對比較自由。他的母親則和很多成年人一起被派去「佔領南京路上的每一個窗口」,理由是:「尼克松的車隊要經過南京路,一要防止有人向尼克鬆開槍,二要防範有人與尼克松車隊聯繫,車隊裡有大量的美國特務。」
在歡迎姿態方面,上海人更是別具匠心。南京路兩邊的窗戶只准許打開三分之一,其他的三分之二要關閉。打開的窗口旁邊要特意安排人向尼克松的車隊揮手示意,但卻不能把手伸出窗外,這樣會顯得對帝國主義分子過於熱情;但又不能不揮,因為他們是毛澤東請來的貴客。余秋雨的母親回憶說:「居民委員會主任已經做過示範,不伸手臂,只用手掌,小幅度地慢慢搖擺。面部表情不能鐵板,也不能太高興,而是微笑。」
時間已經過去四十多年,很多事情仍然沒變,但更多的事情已經發生改變。
不變的是,外國人的評價,仍然那麼重要。這種重要使得中共如此好客,任何細節上外國人的表揚,都會被拿來當做中共的成功,外交自然無小事,包括精確到秒的上餐時間。當然,很多人也覺得「與有榮焉」。
不過,更多的事情卻改變了。如今,動員數十萬人義務掃雪的「盛景」已經不可想像。前兩年拜登訪華,到小店吃麵的舉動,雖然被評為親民,但很多人卻在網上抱怨,拜登封街作秀耽誤了他們的事情。當民眾的權利意識覺醒,改變已經發生,就注定一直持續下去,直到有一天,中國人的批評比外國人的表揚更加重要。
(本文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