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的小敦煌


阿爾寨石窟寺位於鄂托克旗棋盤井境內,距旗政府烏蘭鎮130公里,距烏海市50公里,距109國道100公里。石窟寺所在地為低緩丘陵地貌中的一座孤立突起的平頂紅砂岩小山,地質面貌獨特,平面形制不太規整,東西長約200米,南北寬約70-90米,山頂海拔高度1460米,與周圍的高差約40米。阿爾寨(百眼窯)石窟寺是內蒙古自治區境內發現的規模最大的石窟寺建築群。現存65窟,洞內的壁畫傳遞了蒙古人信仰、生活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以反映成吉思汗作戰場景的壁畫最為珍貴。大量的早期回鶻蒙古文榜題,其內容涉及佛經及世俗生活,是目前世界上發現回鶻蒙古文榜題最多的一處遺址。它不僅是內蒙古自治區境內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石窟寺,也是我國規模較大的西夏至蒙元時期的石窟寺。阿爾寨(百眼窯)石窟寺保存的大量珍貴壁畫和回鶻蒙古文榜題,引起國內外學者的高度重視。

據《蒙古秘史》記載,1226年秋,64歲的成吉思汗仍然雄心不已「去征唐兀(西夏),以夫人也遂從行。」秋冬之際,成吉思汗率大軍南下渡過黃河,在鄂托克旗與西夏軍隊隔河對峙。成吉思汗率部下在阿爾巴斯山圍獵野馬,坐騎受驚,成吉思汗不慎墜馬受傷,在阿爾寨石窟養傷。《蒙古秘史》中說,「冬,間於阿爾不合地面圍獵,成吉思汗騎一匹紅沙馬為野馬所驚。成吉思汗墜馬跌傷,就於搠斡爾合惕地面下營。」據專家考證,「阿爾不合」,就是現在的阿爾巴斯;「搠斡爾合惕」,蒙語意為「多窟匯聚之處|」,而蒙古高原石窟甚少,堪稱「多窟匯聚之處」的,目前發現的僅有阿爾寨石窟。

阿爾寨石窟東南側的10號石窟為成吉思汗養傷時所住。該石窟的門前,樹有代表成吉思汗戰無不勝的蘇勒德神矛,門旁刻有一座西夏風格的佛塔浮雕,門前的石崖邊上鑿有兩道豎壕,據說是為方便成吉思汗養傷時坐著射箭所鑿。

在第28號窟中,西面牆上有一幅壁畫。有的專家認為是「蒙古族喪葬圖」,鄂托克旗旅遊局編製的《鄂托克旅遊》中介紹是「蒙古貴族喪葬圖」,阿爾寨石窟文化保護所製作的說明牌上介紹的是「蒙古帝王喪葬圖」。

整個壁畫為梯型結構,最上面兩層繪有山川、河流、原野,並在突出位置繪有兩軍對壘、激烈作戰的場景,可以還原為成吉思汗征西夏作戰的場面。

第三層左側繪有若干匹白馬,一匹褐紅色馬,及若干峰駱駝,應是表現成吉思汗在阿爾巴斯獵野馬時,所乘「紅沙馬為野馬所驚,成吉思汗墜馬跌傷。」右側繪有兩座白色蒙古包,尖頂高聳,其左側有一間寺廟,一間宮殿,宮中繪一婦人,似在垂首痛哭,應是表現成吉思汗逝世,隨行的也遂夫人悲痛不已的。阿爾寨石窟山頂平臺之上,原有宮殿、寺廟,皆毀於林丹汗西征鄂爾多斯之役,現仍存有遺址地基。其5號遺址的地基為圓型,是一較大型蒙古包的基礎。6號遺址與5號相連,是一方型地基,較1號、2號遺址面積小得多。1號、2號遺址原為宮殿、寺廟,且位置居中,5號、6號遺址既然相連,又有區別,其功能應是相關且又有區別的。

壁畫中部,繪有三人立於一棺木之後,左側男子著盛裝束袖袍服,關戴盔型圓帽,在其右側站立的似為二位僧人,應為隨同成吉思汗征西夏的托雷王子及為成吉思汗祈禱的僧人。木棺頭寬尾窄,由一根圓木中間剖開而成,棺木年輪較清晰,木棺中間有三道箍。三人身後,繪有方形墓壙,其中伏著一具屍體,有四只白鶴用嘴將屍體銜起。墓壙右側有一位僧人跪著,為逝者唸經超度。

阿爾寨石窟山頂平臺西北處,有一人工開鑿的坑道,北側連一石窟,據介紹是成吉思汗養傷時的住所。而且在阿爾寨各石窟中,此窟夏秋季節最為陰涼。那麼,既然前有10號窟,上有蒙古包、幕帳,此為什麼還要開鑿一個地面以下的石窟呢?在108眼阿爾寨石窟中,這眼窟是最特殊的。別的窟均是依山勢在側面開鑿,唯獨這眼窟是挖進地面以下,然後開鑿的。這眼窟也是最耐人尋味的——是否此窟即壁畫中之墓壙,曾為成吉思汗逝世之後的停靈之所呢?

在第31號窟內西側壁上,亦有一幅場面宏大的壁畫,人物繁多,極其耐人尋味。此畫上部,約佔整個畫面五分之三的部分,繪有一尊藏傳佛教的密宗法王,怒目金剛,神氣活現,極其威猛。畫的下半部,繪有一百餘各色人物,分為四組。

第1組共8人,為一地位尊貴,接受眾人跪拜尊崇的大家庭。其中心人物為一位身材魁梧、頭戴四方瓦楞帽,身穿盛裝蒙古禮服的男子。他盤腿而坐,右手舉在胸前,左手置於腿上。其左側為一位貴婦人,著蒙古禮服,戴固姑冠,坐姿與男人相同,頭也側向男主人。侍坐於男人右側的為二位貴婦人,均著蒙古禮服,頭戴固姑冠,但坐姿不同,均只盤右腿,左腿收回半立,雙手癒合十於胸前。男主人左側,另有四位蒙古男子,年少無冠,著禮服,均只盤右腿,收左腿,雙手合什。這8人毫無疑問為蒙古族的顯貴之人,那麼,他(她)們是誰呢?

據巴圖吉日嘎拉先生分析,魁梧男子當為成吉思汗,左側貴婦人為正夫人孛兒帖•兀真皇后,其左側的四位年輕男子為術赤、察合臺、窩闊臺、托雷,皆為孛兒帖夫人所生長;成吉思汗右側的二位貴婦人,為也速干皇后、忽蘭皇后,因為是側夫人,所以坐姿與正夫人孛兒帖皇后不同。

這8個並排坐於白色的高臺之上,接受人們的禮拜。高臺之下,呈品字型端放著三臺豐盛的祭品。中間的為主供,置於高臺之上,上罩紅色傘蓋;其兩側為副供,均置於紅色托案上,為全牲之祭品。三臺祭品狀若三座山峰,令人想起成吉思汗每年陰曆3月21日春季馬奶祭所用九九八十一隻羊背子,以及蒙古宮庭酢馬宴所上的全牛席,其含義不言而喻。

第2組人物約為10位蒙古婦女,均穿禮服,由一位頭戴固姑冠的貴婦率領,跪坐於白色高臺右側下方。這組人物,應是成吉思汗之妃也遂皇后帶領的嬪妃們。

第3組人物約20位著禮服的男子,位於第2組人物下側,一座山將其與第2組人物分開。這些男子由一盛裝男子帶領,向台上8人行彎腰禮。這些男子中有騎著馬,像從遠方趕來的樣子,其後部繪有山川,人群在山谷間形成只見頭不見尾的隊列。

第4組人物位於高臺左下方,約有20位盛裝男子,跪拜或盤腿而坐,雙手合十,向台上行禮,似為成吉思汗的重臣、干將(如四傑、四狗等),在向大汗行崇拜之禮。

據考證,在甘肅酒泉西南文殊山青衣寺(即文殊寺),有一塊元朝泰定三年所刻《有元重修文殊寺碑銘》,為成吉思汗次子察合臺後裔南答夫失所刻,碑文說:「金轉輪王皇帝南瞻部洲,為世之主,位傳於成吉思汗皇帝……」絲綢之路上的這段碑文與內蒙古草原上的這幅壁畫,遙相呼應,從宗教角度,認為成吉思汗為密宗法王下凡,可以相圓兩說。



来源:中國鄂托克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