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4年11月04日訊】中國政府為了遵守「不刺激經濟」這一承諾,先後採取「微刺激」與「定向寬鬆」貨幣政策,今年8月份銀行業新增貸款近7000億,據金融官員對外宣稱,「中國貨幣政策定向寬鬆仍有發力空間」。對內行來說,都知道所謂「寬鬆貨幣政策」意味著增加貨幣發行量,意味著通脹。但真正的通脹率是多少,這是外人無從得知的「國家機密」。人們只知道100元大鈔現在不值錢,「票子」毛了。業內也曾有過1000元大鈔將面世的傳聞,卻始終不見面世。其間緣由,本文試為解析。
關於印鈔(鑄幣)成本
古今中外,鑄幣都有成本核算。從印鈔成本來說,除去製版等一次性高額投入之外,印製一張1000元面額鈔票的成本大概不會比100元大鈔更高。有人計算過人民幣印製成本:印製1元面額的人民幣,成本約為面值的90%,即9角左右;印製百元大鈔,成本約為面值的5%,即5元左右。至於十位數以下的分幣,由於鑄造成本遠高於面值,許多國家已經棄用。比如荷蘭、芬蘭、北歐三國、以色列、澳大利亞、紐西蘭、法國、西班牙、南非、瑞士和巴西等國,在其10進位貨幣體系中早已取消使用個位數硬幣。加拿大據說也將取消1分錢硬幣。
近十餘年以來,中國經濟已經高度貨幣化,據渣打銀行發布的報告,中國廣義貨幣供應量(M2)的存量高達13.8萬億美元,是全球第一貨幣大國。《中國貨幣超發嚴重 經濟貨幣化領先全球》(21世紀網,2013年1月28日)稱,2009年以來中國央行的貨幣供應量先後超過日本、美國、歐元區,成為目前全球最大的「印鈔機」。2012年全球新增貨幣供應量超26萬億元人民幣,中國佔近一半。該文稱,經評估發現,均衡人均收入差異後,中國的經濟貨幣化程度高居全球前列。
中國到底超發了多少貨幣?以下數據可供參考:1、中國貨幣發行增速遠遠快於GDP增速,截至2012年,中國十年間M2增速平均是18%,而GDP是9.5%;2、截止2011年底,中國M2與GDP比值為1.89倍。其結果是人民幣購買力快速下降,中國陷入持續的高通脹狀態。這種情況下,一些專家討論過發行大面額鈔票,以便於流通,也可節約印鈔成本。
但此議在媒體上一閃而過,中國政府權衡再三,寧可承擔高發行成本,也不肯發行大面額鈔票,其實主要是基於心理因素,不願意通貸膨脹顯性化,造成民眾心理恐慌。不少人已經公開說過,中國經濟穩與不穩,在於民眾信心。
拒發千元大鈔,意欲掩藏通脹真相
以下幾方面因素都在中國政府權衡之中:
一、歷史教訓。國民政府敗退前夕曾實行法幣(俗稱金元券)改革,中共政府一直認為這是國民政府經濟崩潰的主要因素。金元券由1948年8月開始發行,至1949年7月停止流通,雖只使用10個月左右,幣值貶為發行時的兩萬分之一。向國民政府財長宋子文建議推行法幣政策的經濟學家冀朝鼎,其實是中共派遣至國民黨政府的高級臥底,由周恩來直接領導。冀朝鼎向國民政府獻策以搞垮國民政府財政之功,雖然直到幾年方才公諸於世,但毛、周、鄧等高層卻是知情者,因此一直對通貸膨脹懷有高度警惕之情。周恩來在世時,對外國記者關於中國人民銀行有多少資金的提問持高度警惕之態,那「18元8角8分」的妙答被中共外交奉為「大腦急轉彎」的寶典,認為是粉碎了外記不懷好意的提問。所謂18元8角8分,是指中國人民銀行發行面額為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共十種主輔人民幣合計而來。
既然通脹被中共當年用為搞垮敵人的妙計,如今中共當然得謹慎對待發行大面值鈔票問題;至少不能用大面值鈔票引發過多聯想,讓民眾對中國經濟信心下降。
二、現實考慮。關於100元鈔票的購買力之下降,一直是中國媒體討論的問題。媒體認為,在10年前,100元人民幣還是真正意義上的大鈔,到了現在卻只是普通的貨幣計量單位。《錢江晚報》曾發表《100元究竟值多少? 50年代買135斤豬肉現在僅7斤》(2012年7月18日),文中列舉歷年數據,本文僅引三組:上世紀50年代:100元=800斤大米或135斤豬肉;80年代:100元=476斤大米或71斤豬肉;2010年:100元=40斤大米或7斤豬肉。
雖然過來人都清楚知道人民幣大幅度貶值,但這畢竟是個漸進過程,人的記憶有時不那麼清晰,這種文章也並非人人都上網閱讀。但如果有張千元大鈔,雖然方便了富人使用現金,但等於時時提醒人們:人民幣在快速貶值。尤其是對於低薪族來說,月薪為一張千元大鈔再搭上幾張零鈔,那感覺令人很不舒服。
三、他國經驗。這裡所言他國經驗主要來自前蘇聯與辛巴威。蘇聯盧布曾是世界上最有影響的貨幣。1989年蘇聯對外宣布改革匯率體制,從原來的固定匯率制轉變為實行雙重匯率制,從而引發30年來的首次大幅波動。到1990年11月1日,外匯市場上的美元兌盧布比價從原來的1:0.6跳升到了1:1.8。1991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後,盧布地位已大不如前。1993年俄羅斯政府進行了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盧布改革,以新版盧布代替舊版盧布,引發盧布大幅貶值,從1盧布兌換2美元到1 400盧布兌換1美元。
歷史上,任何貨幣制度改革都是一場不公平的財富重新分配,盧布貶值導致前蘇聯公民多年的積蓄和從國企私有化中分得的財產最後化為烏有。蘇聯解體後,實行了國有企業私有化,每個蘇聯公民分到價值1萬盧布的私有化券,可以用來購買國營企業的產權,看起來似乎是一大筆財富,但這些賬面上的證券化財富經過貨幣改革後,變得幾乎分文不值。直至國際能源格局發生變化後,俄羅斯經濟方才好轉。中共多年來反覆強調「蘇聯亡黨亡國之教訓」,高通脹就是其中之一。
辛巴威的情況更加惡劣,在通脹最惡化的時期,一張1000億的鈔票與1美元等價。辛巴威這場經濟危機開始於1980年,自其獲得獨立以來通脹率已達2,200,000%,直到2012年才稍有好轉。2008年,辛巴威政府曾發行100萬、500萬,1000萬和最高的5億元的鈔票。人稱辛巴威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億萬富翁」陷入飢餓的國家,在這個國家,人們對貨幣的使用早已不是論張,而是論「堆」或用秤來「稱量」。這種貨幣極度貶值,通貨膨脹率極高的情況被稱為「辛巴威化」,讓面臨同樣問題的發展中國家都引以為戒。
以上所述,均是北京堅持不發行千元面額大鈔的考量因素。但中國的中上階層早已感知通脹這一事實,用各種方法進行財產保值,比如投資黃金、古董、房產及向海外轉移資產。反應最靈敏的則是外匯市場,從近年經常發生的外匯儲備大起大落便可管窺。今年9月份,中國以人民幣計價(剔除央行對計算匯率所作之人為改動)的外匯儲備突然減少6000多億人民幣,相當於1000多億美元的資本外逃,這似乎意味著中國又一輪的資本外逃已經啟動。
来源:美國之音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