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公司的標記(資料照)
【看中國2014年10月28日訊】紐約時報日前的一篇報導說 ,中國政府「威逼利誘」在華晶元生產外企,從中獲取高新技術用以扶持中國半導體產業。報導稱,中國的十八班武藝(full panoply of tools and tactics), 「分而治之」是其中之一。
依賴進口的半導體產業
儘管二十多年來中國一直強調發展半導體自主設計能力,也對此投入巨資扶持,但半導體晶元產業至今被一些人稱為「扶不起的阿斗」,在國際市場上站不住腳,更談不上與國際主流半導體企業競爭了。
由於美國對華的技術出口限制,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卻難以買到先進晶元技術。中國國產電腦晶元行業的產出仍遠遠供不應求。中國製造業所用半導體的80%都依靠進口,而高科技和先進晶元幾乎100%依賴進口。
政府打造自主半導體行業的雄心
今年早些時候中國國內曾傳聞中國將推出10年總規模達5000億人民幣的半導體產業基金, 打造半導體上中下游產業鏈,希望在2015年「十二五」規劃結束時,把半導體產業規模翻一番,達到4000億元以上。
中國政府的大力出資引起業界的擔憂。據安邦諮詢高級研究員賀軍援引的數據,目前全球54%的晶元都出口到中國,中國每年進口耗資2000多億美元外匯,超過了石油和大宗商品,成為全球第一大進口商品。因此,當下中國工業界的外國晶元供應商紛紛表示政府的投資會侵蝕他們的利益。
儘管政府大力支持,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前景並不被專家看好。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中文網的一篇文章援引一位長期參與中國半導體行業的外國前任高管說,絕大多數中國晶元製造企業都將注意力放在追求短期利益,而不是長期產品研發上。這篇報告還指出,國外企業對中國企業侵犯知識產權還抱有強烈的不信任,這將影響美日政府對中國轉移技術的態度。此外,優秀晶元設計和工程人員的稀缺也是影響該行業在中國發展的重要原因。
金錢鼓勵加體制施壓 扶持民族科技
紐約時報記者保羅·莫祖爾(Paul Mozur)在他的報導中對中國政府對半導體行業的大力推動做出了積極「反間計」的解讀。2012年,美國聯邦調查局指控兩名中國人試圖從美國非法購買可用於太空艙高溫環境的晶元。2011年也有兩名中國公民分別被指試圖獲取輻射強化的晶元用於中國的衛星。
紐約時報的這篇報導指出,中國政府在今年9月用「利誘和威逼」 (Money and Pressure)手段離間世界最大的兩件半導體公司高通(Qualcomm)和英特爾(Intel),從中扶持清華紫光(Unigroup)。 報導稱,曾在手機晶元市場份額上一度落後於高通的英特爾今年9月投資清華紫光15億美元,用以攜手研發有無線功能的晶元。而紫光與中國政府關係緊密,前國家主席胡錦濤之子胡海峰曾任其母公司清華控股的黨委書記。
而最近中國政府對一系列包括高通在內的外國企業的調查無疑對高通雪上加霜。調查案件可能會要求高通公司罰款,及降低其專利使用費用。紐時的報導提到,中國政府此舉無疑將迫使高通更大程度上與中國政府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