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4年10月09日訊】2014年度的諾貝爾醫學、物理和化學獎紛紛揭曉。獲獎的有英國、美國、德國和日本等國的科學家。然而,名單中仍是沒有中國科學家的名字。
學者表示,中國官本位的體制和鼓勵「尋求正確答案」的教育使中國科學家至今同諾獎無緣。
中國人可以說有很強的「諾獎情結」。今年諾貝爾獎預測時,預測獲獎的名單中出現了四位華人面孔,得到了中國媒體的廣泛報導。報導都特別提到其中兩人是在中國國內受過大學本科教育,改革開放之後出國留學,做出了出色成績。
諾貝爾獎揭曉,四位華裔科學家沒有獲獎。中國媒體報導紛紛表示遺憾。
然而,即使他們四人這次獲得了諾獎,也是在國外研究的成果,不能說是中國科學研究的驕傲。
諾貝爾獎建立100多年來,雖然偶爾也有華裔科學家登上領獎臺,但至今沒有一個中國本土的科學家獲此殊榮。這種狀況也不斷引起中國國內的討論和反思。
早在1996年,中國科技界的權威性報紙《中國科技報》就曾發表一篇文章,探討這個問題。文章作者的結論是,中國未能贏得諾貝爾自然科學獎是中國科學政策上的偏誤造成,即科技政策上「重術輕學」。
在北大校慶100週年的聚會上,諾貝爾獎得主李遠哲對北大學生說:「獲獎與否關鍵問題是需要一個肥沃的土壤」。
中國土壤的條件顯然不夠。
曾在英國劍橋大學任教的經濟學家張煒在接受BBC中文網採訪時表示,中國出不了諾貝爾科學家是體製出了問題。
「中國目前的體制還是沒有以科學家,以科學為本位,而是官本位。無論是資源的分配還是社會上對他們的承認,都是引導著科學家朝官本位的方向走。這就分散了許多科學家的精力。而且,在中國是科學家為官員服務,而不是官員為科學家服務。這是一個最直接的原因」。
他說道,每個中國科學家背後都有好幾個領導在領導著他。申請經費要找這些官員,他要得到這些官員的支持,否則很難做出成果。很多在海外學有成就的科學家回到中國,希望用中國的資源為中國做些事。結果發現要花費很大精力搞人際關係。不得不做一些官員喜歡的工作。被迫參加一些與科學無關的工作。
今天的中國能成功發射衛星,把載人宇宙飛船送入太空,下潛到數千米的深海。不過張煒指出,所有這一切並不是開創性的。而不過是在延續別人的理論,重複別人的做法而以。不能代表一個國家總體的科學發展的水平。
思維方法
中國本土難出諾獎科學家也同中國體制所鼓勵的思維方式有關。
張煒說,中國無論是從小學,中學到大學的教育,提倡的都是「尋求正確的答案」,而不是鼓勵學生按照他們的興趣創造性地提出問題。
他問道,如果在政治課,社會教育課等方面都要求學生循規蹈矩的尋找官方正確答案,又如何能想像學生們會在科學課上改變這種思維方式呢?
偏見?
中國國內有一種說法,認為諾貝爾獎的評選存在意識形態偏見,也有說諾獎「重歐美輕亞洲」。
中國社科院美國所學者潘曉松表示,冷戰以來,諾獎的評選一直是跟著政治潮流在動,就是說全球的政治潮流朝哪邊波動,或者加上全球化以後的經濟潮流朝哪邊來動,他的關注點就往哪邊挪。
關注重點會變化並非沒有道理,不過說諾獎評選存在意識形態偏見或重歐輕亞恐怕站不住腳。前蘇聯曾獲得過十多項諾貝爾自然科學獎。
而獲得諾獎的也有多名亞洲科學家。今年獲得物理獎的就是三名日本學者。
經濟學者張煒說,對科學家的評定,不敢說完全沒有偏見,但作為一個經濟學家,在國際上討論經濟問題的時候,這種偏見是不大的。諾貝爾獎總體來說,大家普遍認為是公平的。
他說,中國的問題是,從小到大的教育,妨礙創造性地思維。這種做法毀了兩代人。因此從這兩代人中要產生有創意的科學家難度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