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經國的最後時刻


1987年12月25日,蔣經國坐輪椅參加行憲紀念日大會,此時他已不能說話,「總統致辭」由「國大」秘書長何宜武宣讀。會場秩序一片混亂,台下的民進黨籍代表頭纏布條,高舉橫幅大聲抗議、喧嘩。

面龐浮腫的蔣經國離場前,默默地凝望著主席台下鼓噪的人群,表情落寞茫然。這是蔣經國留給世人的最後一個鏡頭。

19天後,蔣經國病逝。當天,臺灣全島鮮花銷售一空,成千上萬的臺灣人自發街頭列隊向蔣經國致哀。

但歷史變革仍以巨大的慣性繼續向前。

1991年4月,臺灣「國民大會臨時會」召開,制訂「憲法增修條文」,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1992年5月,「陰謀內亂罪」和「言論內亂罪」被廢止。 1994年,臺灣「省長」直選,讓臺灣人民每人一票選舉「省長」。

1996年,臺灣舉行有史以來的第一次「總統」民選。

臺灣的民主改革,是蔣經國生前偉大的政治舉措,在改革之前,他不畏懼國民黨內的反對勢力,也不擔心放開黨禁報禁之後會導致天下大亂,乃至不擔心國民黨丟掉政權。若不是有偉人的心胸氣魄、誰敢冒此政治風險?

當國民黨內許多人向蔣經國提出質疑,國民黨大佬、「國策顧問」瀋昌煥對蔣經國說:「這樣做,國民黨將來可能失去政權的!」 蔣經國卻淡淡地回答:「世上沒有永遠的執政黨!」他的聲音不大,語氣輕微,但這一句話,如同萬鈞雷霆,振聾發聵。

有的政治家,生前大權在握、唯我獨尊,死後卻身敗名裂、家人不保;有的政治家,生前彷彿是締造歷史的偉人,死後其頭上的光環卻日漸暗淡;有的政治家,在台上之時風光無限,其實只不過是歷史上的匆匆過客;而有的政治家,生前推動了歷史的進程,死後其歷史作用日益彰顯,是當之無愧的歷史偉人。蔣經國,應該就是這樣一個偉大人物。

按說,蔣經國是靠父親才一步一步走上權力頂峰,並非中國人傳統觀念中的「創業之君」。在二十世紀蔣家還搞過「世襲制」,蔣經國能做個「守成庸主」就不錯了,離「歷史偉人」相距甚遠。

而在蔣經國離世十幾年之後,他卻成了海峽兩岸為大多數人所公認的「歷史偉人」。馬英九在蔣經國逝世十五週年的時候寫過一篇追思文章,文中說,「15年來,在‘誰對臺灣貢獻最大?’的民調中,蔣經國始終高居第一。」臺灣《天下》雜誌的民調也顯示,蔣經國在去世十幾年後依然被民眾視為「最美的政治人物」之一。



責任編輯:潤珍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