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4年09月27日訊】「群眾」這個名詞在舉報和抓獲名人賣淫嫖娼案中屢屢出現,從網路大V薛蠻子在某小區,到導演王全安在自家工作室,都是因「群眾」舉報而被一舉抓獲的,抓得又穩、又準、又狠。人們好奇和驚嘆「群眾」的分辨力和管閒事的熱情,也想得見「群眾」的真容。可是,功績卓著的「群眾」並沒有受到公開表彰,也無「英雄」事跡報告。這不免引起一波又一波地議論和猜測:「群眾」是誰?是一個人,還是一眾人?是首都治安志願者,戴紅袖標的大爺大媽?是隔壁鄰居?還是警方線人?結果是越猜,「群眾」的身份越顯得可疑;越猜,邏輯上越說不過去。最簡單的邏輯就是:群眾怎麼舉報名人、演員、導演百發百中,卻讓貪腐加「通姦」官員逃之夭夭,尤其是面對官員失聯、家屬老小移民,這麼大的動靜,「群眾」怎麼一點威力都沒有?
連日來多有官員失聯的消息曝出,曝得都有點不情願,顯得很被動,也帶著滑稽。今年已經有近十位官員失聯了,單說這幾天的河南兩例,洛陽市副市長郭宜品失聯50天。據說是有人向他透露了要對其實施調查的風聲後,他以帶母親去北京治病為由請假,實施了出逃計畫,而且不是獨自出走,是有利益相關人護送走的。直到市長逃走數十天後,警方才介入調查:發現其子早在國外,其妻在當地公安局辦有假身份證,已失蹤。副市長成了網上追逃人員,警方懸賞500元犒勞舉報者;還有一位內鄉縣人防辦主任,「失聯」已達7個多月。縣政府貼出公告尋人:「特責令其自公告發布之日起5日內向中共內鄉縣委、內鄉縣人民政府主要領導報到,並在組織人事部門備案,逾期則按照《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第19條第7項予以處分。」
按理,人丟了,急的先是家屬,去報案求助。而上述兩案的尋人者都是「組織」,且是在失蹤數十日、乃至數月之後才發起尋人,好像是經過計算的時間,逃者跑已到達安全地帶,盡可以撇清干係,製造一個貪官畏罪潛逃的劇情。而所謂幾日之內未歸即給予「處分」 一說也編得太假,因為處分權力在組織手裡,無需公告。而當這位郭副市長的前科被揭露出來之後,更加引起人們的聯想。早在他還在縣裡主政時,就已是劣跡斑斑,強拆民房;關押上訪農民;貪污受賄。然而他卻能邊腐邊升,自始至終有保護傘,在其陞官和受保護的背後,掩藏著某些人更大的利益或黑暗的勾當。誰說「官員失聯」不是捂蓋子、閉嘴的最好方式呢。
失聯者的黑匣子能不能找到,找到了誰來公布都未可知。這暴露出來的問題,絕不是一個逃跑官員,而是整個官場生態:買官賣官、貪污受賄、丟卒保車。沒有職務犯罪預警機制,缺乏監督,也沒有密切的國際合作措施,貪官污吏不是「插翅難逃」,而是相反,彼此依靠躲避風頭。此案背後對應著的利益鏈條和權利責任關係十分複雜而深刻。
至於「群眾」的真偽,其實易辨。他們若像痛恨嫖娼那樣恨貪官,就絕對不會放走有頭有臉的大活人。說到底,「群眾」是靠不住的,靠得住的只能是「制度」,監督權力的制度,切實履行公務員法和幹部管理制度。還有一筆賬是被忽略的:政府部門和警方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甚至有些官員本不至於去職,也成為沉沒成本,加之因反腐而不作為者,總共要付出的代價是巨大而難以估量的。
眼下,距離建立起一個有監督力的制度,且使他可以發揮作用的時代還很遠。在技術高度發達之下,有人建議給公務員體內植入跟蹤器。一防失聯; 二可監督日常腐敗。而且要在那些報名參加公務員考試的人身上做此動作。這是科學幻想呢?還是黑色幽默?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