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打老虎」為何未能挽救大清王朝(一)(圖)


嘉慶「打老虎」為何未能挽救大清王朝(一)


清仁宗嘉慶像

顒琰繼位

嘉慶帝名顒琰,是乾隆帝第十五子,生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十月初六日,母親是孝儀恭順純皇后魏佳氏。顒琰六歲開始讀書,以兵部侍郎奉寬為師,十三歲通五經,從工部侍郎謝墉學今體詩,從侍講學士朱珪學古文古體詩。十四歲那年,乾隆帝認定他為繼承人,按秘密建儲法,把他的名字寫上後,置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面。也是這一年,乾隆帝為他完成了大婚。顒琰未即位前,喜讀歷史書籍,對上下幾千年曆朝治績一目瞭然。乾隆五十四年(1789),他被封為嘉親王。自此之後,每年東西陵春祀,壇廟祈禱,他都代表乾隆帝前往行禮。因此,雖然他的皇位繼承人身份內定後並沒有公開宣布,但是他一天比一天更受乾隆帝寵信。乾隆六十年(1795)九月初三日,在位六十年的乾隆帝終於在勤政殿,召見皇子、皇孫以及王公大臣等,宣示立皇十五子嘉親王顒琰為皇太子,以明年為嗣皇帝嘉慶元年,屆期歸政。

這位王位繼承人主要有四點讓乾隆帝特別滿意:首先,從性格上看,顒琰少年老成。他性格中最大的特點是自製力強。他起居有常,舉止有度,學習勤奮,辦事認真,從不逾規矩一步。這是最讓乾隆欣賞的;其次,此人品質「端淳」,生活儉樸,為人謙遜。特別是富於同情心,待人十分真摯,善於為他人著想;第三,從學業上看,經歷了二十多年嚴格、系統、高質量的帝王教育,顒琰對儒家心性之學,頗有心得。他的修養是建立在學養的基礎之上,因此根基牢固。另外,顒琰武功騎射成績雖然比不上他的父親和曾祖父,在兄弟當中也是首屈一指;第四,從外表看,顒琰長得端正、上相。他中等身材,皮膚白晰,五官端正,一副雍容華貴的相貌。臉型介於方圓之間,顯示出他性格的平衡和理智。經過從小就開始的儀錶訓練,他在出席大的場合時,總是舉止高貴,鎮定自如,講話不慌不忙,富於條理。

嘉慶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日,乾隆帝親臨紫禁城太和殿,正式把皇位傳給嘉慶,自己稱太上皇,實行訓政。

嘉慶元年舉行的這個典禮儀式盛大華美,氣氛祥和安寧,連天氣都是如此晴朗燦爛。嘉慶帝即位這一天,禮儀十分隆重,樂部設中和韶樂於太和殿前檐下,丹陛大樂於太和門內,傳位詔書、傳位賀表一應具備。九時三十二分,隨著坐在寶座上的乾隆把手中那顆寬三寸九分、厚一寸的青玉大印「皇帝之寶」微笑著遞到跪在他面前的嘉慶皇帝手中,中國歷史上最平穩的權力交接之一順利完成。嘉慶帝即位的消息,由禮部、鴻臚寺官員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國宣布 。

這一年,嘉慶帝三十六歲。這個年齡,既精力充沛,又富於經驗,穩健有力,正是主掌一個龐大王朝的最佳年齡。

和珅跌倒

嘉慶三年臘月底,八十九歲的太上皇乾隆得了輕微的感冒。嘉慶四年正月初一,皇帝和諸王貝勒及二品以上大臣依慣例來給太上皇乾隆拜年,乾隆還能如常御座受禮。不料,初二日,病情轉劇,身體各器官出現衰竭徵兆,陷入昏迷。初三日上午七時,乾隆停止了呼吸。

正在歡天喜地過年的大清國臣民們不得不穿上喪服,進入全國性的哀悼期。不過,沒有多少人真正悲痛欲絕。讓大家真正感興趣的,是新皇帝到底是怎麼樣一個人。雖然已經當了三年皇帝,可是嘉慶帝在全國人的心目中還是一個謎。除了他那張總是帶著和藹微笑的臉和幾篇普普通通的聖旨之外,人們對他一無所知。不過,新皇帝的種種表現,似乎表明他是溫和、穩健之人。大多數人認為,朝廷大政,短時間內不會有什麼大的變動。

然而事情的發展出乎所有人的預料。乾隆去世的第二天,也就是初四日上午,嗣皇帝就發布了一條讓全國都大吃一驚的諭旨:免去乾隆皇帝駕前第一寵臣和珅兼任的軍機大臣和九門提督之職。同時,一場規模巨大的抄家行動展開,令人驚愕的巨額財寶在和府地窖中顯露出來。和珅被抄家時,抄出藏金32000多兩,地窖藏銀200餘萬兩,取租地1266頃,其他還有取租房屋1001間半、各處當鋪銀號以及各種珠寶、衣物等,其總家產折合白銀,有的說約1000萬兩,有的說2000萬兩,有的說達到了8億兩。當時清政府財政年總收入約7000萬兩。還有違制的珍珠、手串、寶石等,實際數字已經無法考據。

至此,舉國上下,對這個影子一樣悄無聲息的皇帝,刮目相看。可以說,誅「大老虎」和珅是新皇帝處理政治危機能力的一次成功展示。以誅和珅為開端,一縷縷政治新風,綿綿不斷地從紫禁城吹散出來。

親政後第二個月,皇帝發布諭旨,今後皇帝出宮祭天及謁陵,隨行儀仗減半,皇后和嬪妃不必隨行,以減少出行費用。這道諭旨顯示了新皇帝與老皇帝截然不同的務實作風。

幾天之後,皇帝再次發布諭旨,禁止大臣們向他進貢古玩字畫。大臣們向皇帝進奉貢物以邀寵這一不良風氣是乾隆晚年迅速發展起來的。從乾隆六十大壽開始,各地大臣爭相向皇帝進貢奇珍異寶,名貴字畫,以博皇帝歡心。嘉慶直言不諱地說,大臣向皇帝進貢古玩,除了助長貪風,別無益處。

這道諭旨發布不久之後,他接到大臣的匯報,說上年底從葉爾羌採解入京的一塊特大塊玉石正在運送途中,因為道路難行,難以按規定時間抵達京城,請皇帝批准延期。皇帝發下了一道讓全國人都目瞪口呆的諭旨:「一接此諭,不論玉石行至何處,即行拋棄。」因為皇帝認為玉石雖美,無益民生。

連撰寫聖旨的軍機大臣簡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看來皇帝還真動真格的。通過這道諭旨,新皇帝的節儉形象,一下子樹立起來了。(未完待續)



責任編輯:潤珍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