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學生的父母來訪。因為我住在波士頓遠郊,他們就包了個車直接開到我家來。進門後略作寒暄,兩人就頗為驚訝地談起送他們來的司機:華裔小夥子,中文不錯,波士頓大學畢業,幹這行已經兩三年,這是一家中國老闆開的公司,一小時就給他15美元!
我一下子看出他們驚訝背後的心思:兩人正在為兒子的留美而努力。波士頓大學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的研究性大學排名榜上列第41位,學費將近4.5萬美元,加上生活費,一年費用怎麼也要6萬左右,競爭力相當強,兒子能進去就算謝天謝地了。如果幸運地被錄取,四年投資將近150萬人民幣,出來就當這麼個司機?要是這樣,留美還圖什麼?「前50 名校」還有什麼意義?
我坦率地告訴他們:這位華裔是美國人,當然可以當司機。你們的兒子則連這個資格都沒有。外國人干任何工作都要工作簽證,要僱主花錢給你辦才行。人家雇個工程師、大學教授、醫生等高端人才,還犯得上操這個心。誰會為了雇個司機給你辦呢?
這一小插曲,透露出中國的留美熱中的一個巨大盲點:家長和學生都一心想著上排名第幾的學校,很少為下一步做準備。事實上,隨著大學的普及,大學生早已成為普通勞動者。大學畢業,到星巴克站櫃臺算個不壞的工作。另外到餐館跑堂、開出租、當搬運工等,完全是大學畢業生的正常職業。這些工作,也往往是臨時的。大學畢業後這麼過渡一下,然後想辦法讀研究院。只有研究院畢業,才算專業人才。所以,留美不僅是上大學,必須有讀研究院的規劃。許多中國學生根本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大學一畢業,可選擇的職業都是這些普通勞動者的臨時工作。當然不可能有人給辦工作簽證。結果在美國一天也沒有工作過,不過是大學校園混四年,和中國同屋做四年中餐,拿到文憑就回國。當然是百無一用、海龜變海帶了。
最近公布一組數據,包括2011-2012年各種學歷和專業的中等年薪以及失業率,從一個側面幫助我們瞭解這個問題。比如,中國學生最為熱衷的企業管理專業(Business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本科生的中等年薪就3.7萬美元,幾乎是最低端的工作,而且失業率高達7.1%;而同一專業的碩士學位持有者,中等年薪8萬,翻了一倍還多,失業率僅4.3%。也難怪,在美國最底層的大學(即中國的家長和學生在排名榜上找不到的「四流大學」),其畢業生的都有三分之一要讀研究院。在美國不讀研究院,大學畢業不過是個打工仔。
當然,凡事都有例外。如果有幸上了常青籐,並且表現優異,本科畢業去華爾街或精英企業的可能性還是有的。但這僅屬於極少數人。另外就是工程專業。在本科生已經成為普通勞動者的時代,工程專業仍然被譽為「第一個專業學位」,也就是最初級的「專業學位」。言下之意,其他本科專業根本不算專業。因為工程專業要求高,訓練專門,水平不夠沒法兒混,拿個本科學位很難得。美國本科學位中等年薪最高的幾個專業,基本全是工程:電子工程(6.2萬)、機械工程(5.9萬)、普通工程(5.7萬)、計算機科學(5.3萬)、民用工程(5.2萬)。比如,根據PayScale所公布的2013-2014年度本科專業起薪排名,排在第一的是石油工程,高達10.3萬,大概體現了美國近年來油氣業的暴富。但是,作為專業人員,這仍然是相當低的工薪,除了極少幾個例外,明顯低於其他專業的碩士學位的年薪。比如,教育專業是最為清寒的專業之一,學生素質也屬於最低之列,但本科以上的高等學位持有者中等年薪仍然有5.9萬。護士拿個碩士,中等年薪則為8.7萬。
另外,工程專業雖然供不應求,但本科畢業的失業率依然比較高,大致在5.1%到7.4%的幅度。如果在上述幾個工程專業獲得本科以上的高等學位,中等年薪就分別依次變為11.4萬、10.9萬、10.4萬、10.3萬、10.1萬。也就是說,工程專業讀了研究院,拿十萬以上的年薪屬於常規。更重要的是,拿到高等學位後失業率極低,大致都在3%以下。
要成為有執照的工程師,需要本科四年工程專業的訓練,並通過兩個專業考試。但是,從2020年開始,工程師執照將邀請碩士學位。可見,即使是工程專業,本科也越來越不夠用。
另一個被忽視的專業,就是護理。很少聽說中國學生出來學護理的。但持有本科學位的護士中等年薪達5萬,沒有一個商科專業能與之相比。而且失業率僅4.8%。拿著碩士的護士,中等年薪則到8.7萬,失業率僅為1.9%,屬於失業率最低的專業之一。像耶魯這樣的名校,都設有護理學院。如今護理學又開始設立博士學位,讓醫生覺得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脅、很不高興。這些都體現了護士地位之高。隨著「嬰兒潮」一代的退休,美國進入老齡社會,護士會更加供不應求。
如果不學工程和護理專業,那麼中國學生在美國本科畢業後,恐怕難以指望找到工作。商科裡最流行的兩個專業是金融和會計,本科畢業生的中等年薪分別是4.7萬和4.5萬,失業率分別為6.9%和8.2%。一旦讀了更高的學位,中等年薪就分別變為10.4萬和9.1萬。要注意,這恐怕包括許多有多年工作經驗的人的年薪。我一位朋友的孩子拿到會計碩士,有幸在四大財會事務所之一找到工作,地點就在紐約市,但起薪也才5萬多。
上述這些,不過是證明了我一貫的立場:上大學是為研究院卡位,本科本身不是高等教育的終點。這好比在中國讀高中,上好高中是為了考大學能先聲奪人。不管你上了什麼有名的高中,不可能把高中文憑當事業跳板。何況現在美國的一個大學本科文憑還不如過去的高中文憑。
留美就像是一場長跑比賽。如果站在起跑線上時連自己是跑1500米、5000米、還是馬拉松都不清楚,上來就跟著別人的節奏瞎跑,不失敗才怪。中國的學生和家長們,過分盯著大學排名,在託福、SAT等考試上死拼,把時間和精力全部窮盡,卻很少想自己上大學後的平均成績、也不肯拿出時間和精力為之進行準備。這就好像一名萬米運動員,把所有的精力都在前五圈上消耗掉。後面二十圈怎麼辦?他們的回答是:跑完前五圈再說。你見過這樣的運動員嗎?
這種急功近利的戰術,造成了諸多惡果。其中之一,就是在託福、SAT上創造了比自己實際水平高許多的分數,最終還真可能上了比自己實際水平高一截的大學。達到這一目的的人,都覺得自己撿了個便宜。但問題是,大學層級越高,要求越嚴。如果你入學前所有精力都花在考試上,就更不可能進行大學的學業準備。事實上,大部分學生和家長根本不知道如何準備。這樣,上的大學越好就可能越失敗。即使不被勸退,拿一串C回來,也根本難以上像樣的研究院。
可見,留學前的規劃非常重要。這裡的核心問題,首先是知道留學的教育終點在哪裡,知道參加的比賽是1500米,還是萬米,如何平均分配體力。我一向的主張是:託福、SAT等考試成績雖然很重要,但不要把所有精力都花在這些上面。要拿出相當的時間,準備大一課程。因為對中國學生而言,大一是最令人措手不及的挑戰。美國雖然選課很自由,但本科不比研究院,有許多選課限制,即使學理工的,也必須修滿若干文科課程。有些課程期末要寫讀書報告,對此中國學生的訓練基本上是零。所以,在這些方面的準備,留美前兩年就必須逐漸開始。換句話說,你跑最初一千米時,要考慮後面九千米的體力分配,這樣在萬米比賽中才可能有競爭力。
從家長一方面說,許多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為了讓孩子在留美時先聲奪人,早早在中學階段就送走。可惜,在美國讀中學、高中,耗資甚巨,後面還有大學。家長們當然都給孩子上大學留夠了錢。但不少人沒有想到大學後面還有研究院。結果,把錢全花在從中學到大學階段,真該拼最該拿的學位時,反而有些經濟窘迫。這是長跑比賽中典型的錯誤:在一開始就把體力耗完。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由於中美在社會經濟制度和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巨大鴻溝,造成了留美的高度盲目性。在這種盲目的衝動中,很少人能夠看得遠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