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潭縣婦幼保健院一張姓產婦剖腹產術後大出血死亡,這一事件因「主治醫生、護士全體失蹤」、「強行破門衝入手術室」、「索賠120萬」等搶眼球的標題而在網路掀起軒然大波。醫院一方堅決否認「失蹤」一說,稱當時「搶救已完成,只是在休息室」,不幸的是羊水栓塞死亡率極高醫生已回天無力;而產婦的家屬則認為醫院搶救存在問題,產婦是非正常死亡。很顯然,中國醫患雙方的對立緊張關係自此可見一斑。
其實,這幾年中國醫患關係的緊張程度早已到了劍拔弩張的程度。醫生們說,患者對醫學缺乏瞭解,不講理,沒有素質,相信「大鬧大解決,小鬧小解決」,只要死人就得挨打、索賠,醫生已經成了高危行業。而患者和家屬們說,醫生和醫院唯利是圖,不講醫德,動輒過度檢查、過度治療,不「鬧」何以換來公正。醫患之間這種尷尬的緊張關係,真可謂是一筆糊塗賬、兩個受害群了。
但是,造成醫患關係如此緊張的不是醫生,也不是患者,而是目前醫療體制的落後,尤其是醫療糾紛解決機制的缺乏。在一個良性的醫療體制下就是不「鬧」也能達成公正的,以湘潭縣婦幼保健院這個案例為例,判斷醫療責任的關鍵不應該是「主治醫生、護士全體失蹤」,因為這屬於醫德和醫患交流問題,判斷醫療事故的焦點在「羊水栓塞」的診斷是否正確和相應的治療方式是否得當,如果這兩點沒有問題,醫院就沒有責任也不需賠償,相反就是醫療事故。而這個責任的仲裁應該有人人能夠信任的權威的第三方,而不是由醫患直接來對峙解決。
在美國,「醫鬧」的杜絕就是靠良性的醫療制度來做到的。要承認的是,美國醫療制度也有很多問題,包括效率低、有失公平、浪費現象嚴重等,但它另一方面的優越性也顯而易見的。首先,美國醫療制度下,很難遇到「醫鬧」,因為美國不論是醫院、醫生,還是病人都更依賴於保險公司;對行醫的醫生來說,每年要購買醫療事故理賠保險,一旦發生醫療糾紛,病人可以將醫生告上法庭,若勝訴,由保險公司賠償損失,這樣醫生不會遭受巨額索賠,病人也可以順利得到賠償,整個過程醫患沒有直接的對峙交流,而是依靠法律。其次,在美國凡是購買了醫療保險的病人,其醫療支出都是由保險公司支付的,因此保險公司會參與掛號、開藥到治療等每一個醫療過程,因此保險公司對每筆醫療費用都會嚴格審查,基本上可杜絕「過度治療」的現象。還有,美國有嚴格的「醫藥分業」制度,醫生沒有機會「以藥養醫」,在美國醫院更是看不到中國醫院活躍的醫藥代表。另外,美國各州負責行醫執照的健康衛生署對醫生實施非常嚴格的監管,美國醫生的收入較高,他們最怕的是被吊銷執照,違規開處方和檢查就是可能的原因,因此基本杜絕了開昂貴檢查拿回扣的現象。最後,美國醫生行業有很高的醫德要求,醫生要保持行醫執照的話,每年都需要選修道德講座的學分並沒有違反道德要求的行為,這也導致醫生對患者的態度極好,醫患雙方有分歧的話醫生都會主動積極溝通來解決,出事時像「主治醫生、護士全體失蹤」這樣的事情極少發生。
當然,中國醫療體制的問題不只侷限於缺少能化解醫生與病人醫患糾紛的第三方,政府醫療投入不足和資源配置不公等也是造成醫患關係緊張不容忽視的因素,再加上醫生的職業價值不能得到有效體現、對醫生和醫療保險體系監管不夠有效等。美國醫療制度雖不完美,但在這些方面卻可以當成一面鏡子來取長補短,相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最後用一組我拍的片子來介紹一下我親歷的在美國醫院做手術過程中醫生和患者家屬的交流情況(手機拍攝質量有限,見諒,同時為保證病人隱私有些照片做了模糊處理)。
著名的弗吉尼亞大學附屬醫院。
走進信息臺,馬上有微笑的工作人員確認身份,帶上條形碼手環,然後由志願者帶往手術準備室。
家人朋友可以跟進手術準備室,一個病人一個單獨隔間。
醫生護士在帶走病人前,再次確認病人身份並解釋手術過程。
家人朋友到專門設置的手術等待室,看到牆上的電話了?手術室裡會不斷有護士、醫生打電話出來報告進展情況,遠處的紅馬甲志願者也提供無償援助和交流協助。
每個手術病人分配一個專門號碼(保護病人隱私不用姓名),牆上的屏幕顯示每個號碼的手術預期時間和實際進展時間。等待區很舒適也很安靜,我在用免費Wi-Fi上網打發時間。
這醫院很繁忙,常有病人用直升機送進來。
醫院全景,看到前面的直升機停機臺了吧?
醫院食堂全天開放,條件不錯,價格還好。
手術結束後專門主刀醫生出來和家人單獨交談手術情況。
病人則回到單人房間(美國一般都是單人病房)恢復休息,醫院提供病人的食物。
美國醫院的環境一般都很優雅,也很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