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有催生文思與詩興之效。(網路圖片)
茶有安魂定神之效。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茶苦而寒…… 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降則上清矣。」「溫飲則火因寒氣而下降; 熱飲則茶借火氣面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罔爽, 不昏不睡,比茶之功也。」《本草備要》也說:「茶能解酒食、 油膩、燒灸之毒,利大小便,多飲消脂。」
飲茶於我而言,不只是解渴健身,不只是一種雅興,還有催生文思與詩興之效。人在神清氣爽之時,文思、詩興猶如泉水湧出,不催自生;如果心浮氣躁,則文思不出,即使徹夜不眠,搜腸刮肚也寫不出佳作。然而,自從嘗到了飲茶之妙之後,寫詩作文就不用再去苦思冥想了。因為茶助文思,茶助詩興,茶能通神。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在一個相熟的朋友那裡喝到了清香可口的臺灣高山茶。那種奇特的茶葉產自於臺灣的梨山,沖泡了五、六次之後仍有餘香;而雲南的茶葉-滇紅不只是色澤鮮艷,還能清除口中的油膩,百飲不厭;福建產的金駿眉也是茶中極品,雖然價格昂貴,但是那高雅的韻味讓喝過它的茶客難以忘懷。
在春風吹拂之際,在雨夜靜讀之時,我喜歡給自己泡上一杯清淡的高山茶,閉目冥思;在漫天飄雪的寒冷季節,我喜歡泡上一壺濃濃的滇紅茶,暢飲驅寒;而在無比炎熱的盛夏之夜,我則喜歡泡上一壺西湖龍井,一個人默默地獨飲。週末臨窗獨坐,必有一杯淡茶為伴。凝神靜觀,透明的茶杯中冒著熱氣,從茶葉那清香自然的原體中透露出陽光、雨露與山野等大自然的氣息。
飲茶有助於修心養性。(網路圖片)
與詩仙李白的「臣是酒中仙,鬥酒詩百篇」相比,白居易對茶與激發詩興的作用說得更加實在:「起嘗一碗茗,行讀一行書」;「夜茶一兩杓,秋吟三數聲」;「或飲茶一盞,或吟詩一章」這些美妙的詩句都是說茶與酒一樣,也能助文思,也能助詩興。在古代的文人墨客之中,白居易不僅是一位極負盛名的大詩人,也是一個很有品位的茶客。據統計,白居易存詩二千八百首,以茶為主題的有八首,敘及茶事、茶趣的有五十多首,二者合計共有六十多首。
白居易終生、終日與茶相伴,早飲茶、午飲茶、夜飲茶、酒後索茶,有時睡下還要索茶。白居易對茶葉、水、茶具和煎茶的火候等,都有特別的講究。他在江西九江做司馬的時候,一天,他收到四川忠州刺史李宣給他寄來的一包新茶,品茶之後,正在病中的他欣喜莫名,頓感病情好了許多,即刻提筆賦詩一首:「故情周匝向交親,新茗分張及病身。紅紙一封書後信,綠芽十片火前春。湯添杓水先寄人,末下刀圭攪曲塵。不寄他人先寄我,應緣我是別茶人。」從這首詩中可以看出,白居易在收到新茶時的心情實在是高興,同時也對朋友贈茶表示了深深的感激之情。
在九江期間,白居易閑暇無事時,就開墾荒地,自己種植茶樹。後來,白居易到杭州任刺史,這期間,他時常邀約朋友吟詩飲茶,尤其經常與靈隱寺的韜光禪師一道汲泉煮茶,笑談古今。白居易一生愛詩、嗜酒、癖茶、好琴,這使得他的人生有了許多樂趣,到了晚年,他似乎更加離不得茶了,因為他寫道:「老來齒衰嫌桔酸,病來肺渴覺茶香。」
大詩仙李白不僅嗜酒,也非常愛茶。他所做的《贈玉泉仙人掌茶》一詩,寫得浪漫飄逸,別有韻味。詩曰:「嘗聞玉泉山,山澗多乳窟。仙氣白如鶴,倒懸清溪月。茗生此石中,玉泉流下歇,根柯灑芳津,採服潤肌骨。」北宋大文豪蘇東坡深研佛理,亦精通茶道,也寫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詠茶詩詞。他對飲茶一道,更深得獨到之秘,對於茶葉、水質、器具、煎法,都頗講究。他以香茶喻美人,語出驚人。「仙山靈草濕行雲,洗遍香肌粉未勻。明月來投玉川子,清風吹破武林 春。要知玉雪心腸好,不是油膏首面新。戲作小詩君莫笑,從來佳茗似佳人。」這首詩寫出了人人心中皆有,人人口中皆無的美好感受,竟然從氤氳之氣中品出佳人來了。
飲茶之美,在於茶能通神,讓人超凡脫俗。品茶不只是是文人的雅趣,茶能入畫,也能入詩,以茶學禮可以改變人的品性。千古茶神-陸羽曾對飲茶者提出了品德要求,唐《茶經一之源》中記載:「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即飲茶者應是注意操行具有儉樸美德之人。在紅塵喧囂的現代社會中,如能忙中偷閑,靜下心來品一杯香茗,對於調整心態、修心養性,無疑是非常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