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雨季,總有一些區域會受到強降雨的襲擊,造成洪澇災害。其實,在人類生活的進程中,洪澇災害從來就是人類最常面臨的大自然之凶敵。那麼,古人是如何防治洪水的呢?
古代也有水文站
據史料分析,我國古代從大禹時起就開始重視對水文狀況的觀測和分析。而隨著社會的發展,歷代各朝更是注重在各河流要處建站監測水文。有著「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之稱的「白鶴梁」,就是我國古水文站的一處罕世遺蹟。從唐代起,古人便在白鶴樑上以「刻石記事」的方式記錄長江的枯水水位,並刻「石魚」作為水文標誌。
在宋代,吳江(今江蘇省蘇州)上立有兩座水則碑,建於1120年。水則碑分為「左水則碑」和「右水則碑」,左水則碑記錄歷年最高水位,右水則碑則記錄一年中各旬、各月的最高水位。
古代的防洪法規
我國古代各朝還制訂過許多防洪法規,從制度上保障防洪工作的順利進行。其中,金朝泰和二年(1202年),金章宗頒布實施的《泰和律令》中的《河防令》,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防洪法規。
《河防令》的主要內容有:第一,明確劃定了黃河和海河等水系的防汛起止期限,將「六月初至八月終」定為「漲水月」,規定這期間沿河官員必須輪流「守漲」,不得有誤。第二,規定朝廷每年都要派出官員「兼行戶、工部進」,在汛期到來之前沿河檢查,督促沿河的州、府、縣落實防汛規劃措施,維修加固堤防。第三,規定河防緊急時,沿河州府和都水監、都巡河官等應共同商定搶險事宜。第四,獎功罰罪,沿河州、府、縣官員防汛無論有功還是有罪,都要上報,由國家據情處理。
古代的洪水預警機制
清代為防洪,產生了「水報」。這是一種和「兵報」同樣緊要的加急快報。當上游地區降暴雨河水陡漲時,封疆大吏遂將水警書於黃絹遣人急送下游,快馬迅馳,通知加固堤防、疏散人口。這種水報屬接力式,站站相傳,沿河縣份皆備良馬,常備視力佳者登高觀測,一俟水報馬到,即通知馬伕接應,逐縣傳到開封為止。
古代,報告水警還有一種獨特的「羊報」。所謂「羊報」,就是報汛水卒。據載,黃河上游甘肅皋蘭縣城西,清代設有水位觀測標誌,一根豎立中流的鐵柱上根據歷史上洪水水位情況刻有一道痕,如水位超刻痕一寸,預示下游某段水位起碼水漲一丈。當測得險情時,「羊報」便迅速帶著乾糧和「水簽」(警汛),坐上羊舟用繩索把自己固定好,隨流漂下,沿水路每隔一段就投擲水簽通知。「羊報」執行的是一種十分危險而重要的任務,可謂九死一生。
元代時,朝廷還據自然條件,設有陸站、水站、轎站、步站等報警驛站。東北地區由於路況差,故設有狗站。原來,我國元代官方很重視發揮狗的作用,訓練狗作為通信報警工具,用於報告水警的狗最多時達3000條。當時,在遼東、黑龍江下游等地區就設立有15處狗站用於報告水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