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臺南市長賴清德(右一)與上海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見面(左二)。(圖片/聯合報)
【看中國2014年06月09日訊】(看中國記者艾琳採訪報導)6月6日,臺灣南臺市長賴清德首次前往中國上海進行訪問,7日在與中國學者談到臺灣太陽花學運、中國「六四」等議題時毫不避諱、開誠佈公,賴清德認為,兩岸交流需要聽到更多「不同聲音」。
7日上午,賴清德訪問團參訪上海復旦大學,由上海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親自接待,在參訪校園後與該校領導進行座談。其中復旦大學副校長馮曉源、資訊學院黨委書記周立志、外事處長朱疇文、人文學院副院長陳思和、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信強、檔案館館長周桂發及上海台辦主任李文輝等人均有參加。
針對復旦大學教授姜義華指出的臺灣民進黨有臺灣獨立意識,賴清德表示,「這個程序完全是尊重臺灣人民的自決。」像早前,社會得到共識後,臺灣民眾才選陳水扁做總統。
賴清德進一步說明,今年3月臺灣年輕學子為爭取公民權益,發起太陽花學運,而學運本身也是黨、民互動的一種方式,增進瞭解。
他話鋒一轉說,1989年,前中共總書記胡耀邦去世後的「六四」,復旦大學學生積極響應,並有四百多位教授連署支持學生,並呼籲政府給學生們定位愛國運動。
賴清德表示,臺灣在經過228、美麗島等事件後,經過數十年的反省與包容,才有了現在自由、民主的臺灣。
因此,臺灣民進黨主張積極自信參與兩岸交流,也有責任反映多元化的不同民眾的聲音。
賴清德此番話,讓在場的中國官員及學者瞪目結舌、臉色難堪。
眾所周知,在中共獨裁統治下,許多國家級政要訪問中國時,在公共場合避忌談到中國言論自由、人權等問題。那麼,在中共極力以各種經濟手段統戰臺灣之際,賴清德為何敢在中國本土捍衛民主,正面挑戰中共當局?
臺灣資深媒體人士唐浩表示:「一方面是要讓中共當局與中國民眾看到,臺灣最珍貴的資產就是民主、自由與人權。」
另一方面,也是藉由這些資產,讓大家看到臺灣所具備、中國所欠缺的國際競爭力就是這些「軟實力」,這也是其他國家對臺灣友善、對中共政權戒備的主因。
來自中國大陸的資深政經評論家、著名專欄作家林保華指出,在臺灣民進黨中,有些人是作秀,有些人是有理念的。「我相信賴清德是有理念、敢於挑戰的人,因為他長期關注人權問題,包括中國人權。」
其實「挑戰中共不一定會死。」臺灣知名作家、時事評論家朱學恆表示,如果他不守護臺灣身為華人自由、民主的價值,他必將失去臺灣民眾對他的支持與信賴。
此外,賴清德將臺灣民主自由的聲音傳入中國,也可能試圖藉此為民進黨爭取更多的政治籌碼,來對抗中共對臺灣鋪天蓋地的統戰。臺灣媒體人士升華表示:「如果將來中國民主化了,那一瞬間想必也是賴清德個人的歷史定位。」
中國師範大學教師呂莉(化名)則表示:「中共官員都懂,所有的人也都明白,掛上「中國」這個名字不是問題,最大問題是失去「知」的權利,你將沒有自由、沒有民主、更談不上擁有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