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文明:巨人的傳說是真的?(組圖)


巨人的傳說是真的?

在世界各個民族的傳說中,巨人幾乎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從希臘神話「奧德賽」裡英雄俄底修斯在海島上遇到的獨眼巨人,格林童話裡傑克的豌豆與巨人,一直到葛列佛遊記裡的「大人國」,許許多多的故事都描述巨人這樣的生命。十八世紀以後,隨著近代人類學的研究發展,這一類的傳說漸漸地消失,現在,大家都說這些只是故事傳說,不可盡信。然而,一些關於巨人的考古發現,不禁讓人重新思考,「傳說」是否僅僅是傳說?

恐龍的石雕

我們先看看南美洲發現的ICA石雕吧。這些珍藏在Dr.Javier博物館裡的石頭,彫刻著許多令人難以置信的圖畫。在這些圖畫裡,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人與恐龍生活在一起的情況,恐龍象是一種家畜,或是當時人們的寵物。科學家認為恐龍早在六千五百萬年前就消失了,那麼這些圖畫究竟是誰彫刻上去的?


ICA博物館的石頭上刻著一個驚慌的人被暴龍追著跑(圖片提供:Dr. Don Patton)

其中一顆石頭上刻著一幅圖,一個驚慌的人被一隻暴龍追著跑,他很害怕地向前跑。這個暴龍跟我們在電影「侏羅紀公園」看到的暴龍是一樣的,是一種站立的恐龍,後腿非常強壯有力,而前面的手很短,好像發育不良,看起來跟他的龐大體積很不相稱。現在恐龍專家挖掘出恐龍化石後,經過仔細地分類整理,然後以復原的方式拼湊出原來的骨架,再根據合理的推測而描繪出恐龍當年的樣子。彫刻這些石頭的人,如果不是生活在一億多年前,那麼他們顯然具備跟現在科學家同等的知識,可以藉由復原化石,繪製出恐龍的形態。

不管哪一個想法是對的,得到的結論同樣驚人。因為這些石頭上彫刻的圖畫太令人費解,怎麼會把恐龍跟人畫在一起呢?再看看另一塊石頭,上面彫刻的是一隻三角龍。這種恐龍長得很像巨型的犀牛,以頭部的三隻角得其名。圖裡彫刻的是一個人騎在三角龍的背上,手裡拿著像斧頭一樣的武器揮舞著。在一顆石頭上,我們還看到一個人騎在翼龍背上。幾乎比較著名的恐龍類型在這些石頭彫刻裡都有出現,而且還似乎跟彫刻石頭的這些人的生活有密切關係。


ICA石頭刻著許多人與恐龍生活的畫面,這塊刻了揮舞斧頭的人騎在三角龍背上(圖片提供:Dr. Don Patton)

仔細地比較這些石雕,會發現一個更令人驚訝的事實。在這些石雕中,人與恐龍的大小比例差不了多少。以現在發現的暴龍化石為例,暴龍身高約有三層樓那麼高,在「侏羅紀公園」電影裡我們可以看到暴龍是非常巨大的,一腳可以把人踩扁。我們看所有的石雕裡,恐龍雖然還是比人大,但比例並不懸殊,三角龍對於騎的人來說,好像是現在人與牛的比例。那麼這說明瞭什麼?是不是有可能在恐龍時代生存的人類是比較高大的,也就是「巨人」呢?

這樣的想法雖然乍聽之下有點難以令人接受,不過如果大家知道在恐龍時代的蜻蜓,翅膀張開足足有一公尺寬,那麼說恐龍時代的人是巨人就不是什麼異想天開的事了吧。

我們看看這兩張圖。一個是ICA石雕,一個是納斯卡平原上的巨畫。在ICA出土的一塊石頭上,彫刻著與那斯卡平原上的巨畫幾乎一樣的猴子圖。彫刻石頭的藝術家是否也是納斯卡巨畫的作者?


納斯卡巨畫的猴子圖(圖片提供:Peru Expeditions)


石頭上的猴子與納斯卡巨畫中的猴子姿勢一模一樣,彫刻ICA石頭的藝術家是否也是納斯卡巨畫的創作者?(圖片提供:Dr. Don Patton)

特大號的大腿骨及腳印

一九五○年代後期,土耳其的山谷地區發現了許多的巨大骨頭化石。經調查證實與人的骨頭十分近似,只是比例出奇地大。其中的一個人大腿骨化石,長達一百二十公分。依照這個比例推算,這個「人」的身高有五公尺,真的稱其為巨人一點也不為過。


美國德州Mt.Blanco Fossil Museum博物館收藏的1.2公尺長的大腿骨,據推算這腿骨來自5公尺高的巨人(圖片提供:Joe Taylor)

這張照片裡的腳印是杜赫地博士(Dr. C. N. Dougherty)在他的書「巨人之谷」(Valley of the Giants)中展示的──在美國堪薩斯州發現的巨大腳印,估計若真的是巨人腳印的話,這個人大約高二十五英尺(七•六二公尺)。


美國堪薩斯州發現的長達近90公分的巨人腳印(圖片提供:Floyd M. Gurley)

各地的巨人傳說

另一個相似的發現在美國。印地安人有一個傳說,在很久以前,曾經有一種紅髮巨人族,身材十分巨大,也十分地凶悍,印地安人的祖先經過了長年的征戰,才把巨人趕走。這些巨人居住在美國內華達州垂髮鎮西南方三十五公里處,一個叫做垂髮洞的山洞。這個傳說人們起初並不重視,直到西元一九一一年,礦工在挖掘垂髮洞的鳥糞之後,發現一具巨大的木乃伊,身高達二•二米,紅色頭髮,這才引起了考古學家的興趣。

這個發現揭露之後,學者們想到了印地安人古老的傳說,並且開始調查。加州柏克萊大學與內華達歷史學會均派出人員前往調查,此時山洞已經因為開礦造成了破壞,勞德只找到了一些印地安人的遺物。接著,垂髮鎮的採礦工程師李德與其他人員測量了挖掘出的一些股骨長度,發現股骨所屬的那些人,身高可達二∼三米。在同一個地方也發現了一些紅髮。這些骸骨直到現在還被內華達州的亨波特博物館收藏。

在馬來西亞的沙勞越一帶,也流傳著巨人的傳說,本世紀初,有人在沙勞越的密林中發現了一些巨大的木棒,這些木棒長達二•五∼九米,據說是巨人使用的工具。

在人類漫長的發展史上,是否有巨人存在過?如果說沒有,那麼在土耳其與垂髮洞發現的巨大骨骸是怎麼回事?如果有,後來他們又到哪兒去了呢?前面談了許多巨人的例子,其實也有人曾看過身材很小的小人,我們來看看下面的例子。

五千年前的十二公分成年小人骨骼被發現

柏林大學的法蘭茲博士在調查墨西哥中部附近的洞窟時,挖掘出一些奇怪的東西。他最先發現地面有一個奇怪的圖案,便試著往地下挖。這一挖可不得了,竟挖出了一些小小小小的生活用品,還有一些小小小小的裝飾品,看起來就像玩具一樣。挖到最後,終於出現這些東西的主人,一個小人。這一具骸骨約十二公分高,重要的是,這絕對不是一個小孩子的屍體,因為骨骼的樣子已經是成人。經科學家研究,證實其年代約在五千年前。

樹孔中居住的七八寸長小人

清代筆記《夜雨秋燈錄》樹孔中小人一文載:廣東澳門島,有姓仇名端貿易商人,經常去各國做買賣。一日,遇颱風,幸避一島灣,風息後,船老大因力憊看船,仇端登島散步。仇見島中枯樹甚多,大可十圍,樹多孔,孔中有小人居之,人長僅七八寸,有老幼男婦,膚色如栗子皮。每人身上糸小腰刀,弓矢等物,大小與人相稱。見仇來看,齊聲說:「口渠三伊利!」仇此時要出恭,便解褲蹲地上,後吸菸繼續觀看。忽聽人聲嘈雜,見枯樹最高處,有小城高可及膝,皆黑石砌就。城門大啟,小人約千餘,聯臂而出,搖旗一呼,各樹孔中皆有小人出迎,拱聽號令。其中有年輕者,面目端正,束髮紫金冠做小人總指揮;口喃喃不知做何語。旋聞眾應曰:「希利」,執堅擁來。仇大驚,知為驅己,然藐其小,並不害怕。蹲如故。年輕者又喃喃多時,仇不應,即揮戈與戰。小箭、小槍、小刀、小戈矛,鑽剌兩股頗痛。惡之,戲以手中煙筒擊年輕者。一擊,遂翻落雞背上斃矣。眾抬屍回,城堅閉。其餘皆竄入樹孔中。仇也回船。

夜靜,聞岸上小人大至,擲泥沙而大呼曰:「黎二師四咿利!」雞鳴始寂。仇船上自思:若抓回一二頭,回故里,轉可炫耀。第二天早上,託言採薪,拿布袋與斧子至故處,砍破一樹,小人挺多,還有沒睡醒的,大概是一門眷屬,無一漏而裝布袋中。回到船上,給飯餵也吃,特別好吃松子果。仇正打算回走,岸上小人如螞蟻無數。口喃喃像是惡罵,且小箭如雨,船人怨恐,解纜而去。一個月左右,仇回廣東,訪其知者,說是僬僥國人。問洋人,說該物當肉吃,味甘甜,唯此物一人不敢獨行,恐為海鵠銜去。仇喜,把小人放在嵌水晶片的盒子裡,拿到市上讓人觀看,為此得了很多錢。

故事後來,該小人轉與他人,並用紫檀做小屋宇,該小人知禮儀,懂廉恥,靈性與生活習性與現代人沒有什麼區別,只是小而已。

長三寸的勒畢國人

漢朝郭憲的《別國洞冥記》中載:勒畢國人長三寸,有翼、善言語戲笑。因名善語國,常群飛往日下自曝,身熱乃歸,飲丹露為漿,丹露者,日初出有露計如珠也。郭憲記述勒畢國人文字較少,但仍略窺一斑,其日下自曝,身熱乃歸,攝取太陽能量,似與面日月煉功的現代氣功師靈性相通,只能說明,同歸一道也。

水面尺許二短人

《子不語》夏太史說三事一則中載:高郵夏禮谷先生督學湖南,舟過洞庭。值大風浪,諸船數千,泊舟未歲。夏性急,欲趕到任日期,命舵工逆風而行,諸船隨之楊帆。至湖心,風愈大,天地昏黑,白浪如山。見水面二短人,長尺許,面目微黑,掠舟指擼,似巡邏者。諸船中人俱見之。風定日出,漸隱去也。

碳黑小人出現在四○年代

據《求知世界》報十七期羅桂生「兩個小黑人是何種生物?」一文中說:我家住在廣西漓江畔,離桂林不遠,記得四○年代中期的一天中午,太陽高照。我端著飯碗邊吃邊玩,突然在屋後晒短褲的長凳上,看見從布下走出兩個「小黑人」,它們約一寸高,與人體比例相似。全身碳黑,似無穿衣,直立行走。它們走到凳子中央,朝我站著。我舉起筷子,它們一齊高舉雙手。陽光把它們小手指照得清清楚楚。我害怕得很,隨手拾起一塊石頭就朝它們扔去,然後立即跑回屋叫大人出來看,但兩個「小黑人」已無影無蹤了。

以上的一些證據,分開來都是一些不解之謎。然而綜合起來看,真的是十分耐人尋味。



来源:《揭開史前文明的面紗》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