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 水稻產區的中國人往往更注重集體主義。Sovfoto/UIG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記者陳柏霖編譯報導) 據《時代》週刊雜誌(Time)5月10日(週六)報導,中國的北方人一直都與南方人的有所不同。而農耕可以解釋為何如此。
在很多美國人的心目中,中國是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龐大國家,所有的中國人都差不多,且都跟美國人迥異,但Thomas Talhelm更瞭解中國的真實情況。2007年Talhelm第一次去中國,在南方都市廣州當一所高中的英語老師。他現在是弗吉尼亞大學心理學博士候選人,從一開始他就很細心地注意到他的學生往往是非常委婉。但是一年後當他搬到了中國北方城市北京,他注意到了差別。Talhelm說 :「在我第一次到一間博物館參觀時,館長指著我的室友並告訴他說‘你的中文不錯。’但隨後她指著我說‘不過,你的中文要好得多。’」 Talhelm注意到北京的人更加直言不諱。
他也發現在方言上的差別,而分界線則是劃分中國南北方的長江(Yangtze River)。例如上述揚子(Yangtze)一詞的意思是「手」,雖然在江南它的意思是「胳膊。」這些區域性特質絕不是真正100%的如此,有北方人也比較委婉,也有南方人性情急躁。但對Talhelm而言差異似乎如此常見,以致於它們是值得探討的。
事實證明,長江不只是區分中國南北方,它也標誌著長江以南主要是水稻產區和而以北則主要是小麥產區的大略邊界。這給了Talhelm一個想法,水稻生產是非常勞動密集型的,從種植到收穫所需要的時間大約是小麥的兩倍。水稻也大多生長在灌溉土地,這就要求小區合作建立水渠和水溝,同時共享水源。Talhelm說 :「水稻種植提供人們之間彼此合作的經濟誘因。」相比之下,種小麥的農民唯一需要進行的合作就是雨水,這使得他們在更大程度的擁有獨立性。
這就是Talhelm如何想出他所謂的「水稻論」:中國南北方的個性差異至少部分可藉由在每個區域種殖的種類來解釋。而在《科學》雜誌今日出版的一篇新論文,Talhelm成功地檢驗了水稻論。Talhelm和他的同事對1,162位中國南北方大學生進行了心理研究,以及對橫跨稻麥劃分邊界的農村人也進行了同樣的研究。中國北方人測試結果為類似於西方人,他們更加註重個人主義和善於分析,而南方人更加相互依存,全面思維,更忠於自己的朋友。Talhelm說 :「得出的結果是稻麥邊界兩邊的人存在著差異。」
早期已經有人嘗試解釋中國人存在心理差異的原因。現代化假說認為隨著社會變得富裕和經濟自由化,人們會變得更加個人主義和善於分析。但是這在中國並非如此,廣州比北方城市更早經歷了經濟自由化,但北方人卻更加獨立。病原流行理論認為,在某些地區較高的傳染性疾病患病率使得它更難與陌生人打交道,這反過來使一個地區更為封閉和傾向集體主義。傳染病往往與較高的溫度相關,而中國南方比北方溫暖,因此有可能病原體流行理論可以解釋中國的心理差異。但Talhelm的研究發現,剛好住在稻麥邊界南邊或北邊的中國學生的心理彼此不同,而這種不同與從遙遠的南方和遙遠的北方的中國學生的存在的不同一樣明顯。而且他指出水稻生產國日本都更注重集體主義,而日本卻比中國大部分地區更冷以及更富裕。
水稻論並非萬無一失。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參加Talhelm的研究的年輕中國大學生沒有任何小麥或水稻種植的直接經驗,這就產生了這些不同的心理價值是如何傳遞的問題。即使中國南北方人有所不同,但他們作為一個整體與西方人比較而言,仍然在個人主義/相互依存的範圍有著更多的相似性。水稻論的真正考驗將在亞洲之外,Talhelm接下來計畫著眼於西非,那兒擁有一個充滿活力的水稻種植的傳統。
使用農業操作規範去刻板分析上億的人,令人感到有一些不快。當然,人們的區別並不只是因為祖先選擇種在地上種的東西有所不同。但Talhelm指出,在中國區域性的心理差異被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他說:「‘北方人’字面上有‘直接’或‘性情急躁’的意思。人們從來沒有想過這可能是由於吃大米或吃小麥的不同所導致的。」
(點擊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