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4年05月11日訊】根據世界銀行四月底的一份「國際比較項目」的報告,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印度的GDP在2011年就已經超過了日本,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報告稱,印度GDP在2011年佔全球經濟總額的6.4%,超過了日本的4.8%,躍居第三位,排在美國和中國後面。
「真的嗎?印度GDP超過了日本?!」人們對所看到的上述新聞顯得有點疑惑。
世界銀行公布的12個國家GDP佔比2011年全球經濟數據(看中國配圖)
世行報告裡,印度經濟在六年裡(2006-2011)從第10位躍居為第3位,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飛躍,這讓印度人都有點措手不及。其實,大家也不要太過吃驚,因為這都是過去的2011年的數據,最多隻是「曾經的輝煌」。對於基礎薄弱的印度,巨大的GDP數據其實只是等於巨大的人口基數而已。在這一點上,和中國的情況極其相似:兩國的人口都超過12億,總量都很巨大但人均有限。
我們再根據世行提供的另外一份數據繼續一下比照分析發現,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GDP早在1999年就超過了日本。但是,1999年的世界並不在意這個超越。首先,15年前,人們對「購買力平價」並不在意;其次,想想當時中國人的生活水平就知道還有多少差距。即使到11年後,也就是在2010年,當中國的名義GDP超過日本時,中國的人均GDP還只是日本的1/10。
那麼,什麼是「購買力平價」?Google一下,我們會瞭解以下內容:「購買力平價也叫國際比較項目法(ICP),是以國內商品價格同基準國家同種商品價格比率的加權平均值為購買力平價計算的。ICP是由聯合國統計局、世界銀行等組織主持的一項旨在提供GDP及其組成部分的國際一致價格和物量的跨國比較體系。ICP經歷了由雙邊到多邊,再到分區域比較(區域內多邊比較,再聯合成全球性比較)的發展過程,但其研究的基本思路就是通過價格調查並利用支出法計算的GDP作為基礎,測算不同國家貨幣購買力之間的真實比率(以PPP為貨幣轉換係數),從而取代匯率,把一國的GDP轉換成以某一基準貨幣或國際貨幣表示的GDP。」
這個解說看來比較專業,也比較拗口和複雜,那我們就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說說這個購買力平價。簡單地說,現在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是1:6.23左右,也就是6元人民幣在中國買到的東西,要比1美元在美國買到的東西要多很多。可是,大多數中國人的直覺正相反,認為按目前目前匯率,人民幣的購買力實際上遠遠低於美元。這也是為什麼節假日期間,在美國本土會看到越來越多的來自中國大陸的購物掃貨大軍,因為即使把商品的美元價格換算成人民幣,再加上旅行成本,其整體價格也比在國內購買同樣品牌的東西要便宜,而且還不用擔心是不是假冒偽劣的山寨品......
所以,各位明白些了吧?世界銀行的這個評判指標,有多麼虛偽!就像錢鐘書老先生用的虛擬比喻一樣,只是一種想像而已。
再來看看今天的印度,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目前印度的人均GDP水平與日本相比,才類似於1999年時中國與日本相比的水平。那個時候中國的GDP總量,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只有現在的1/4,遠談不上什麼「發展」。按照人均GDP計算,在全球199被納入統計的國家中,印度只排在127位。而老大哥中國也只是剛剛維持在100名以內--第99位!
世界銀行人均GDP佔比全球經濟數據(看中國配圖)
所以,印度和中國所謂的「強大」,只不過是因為人口的「巨大」帶來的水漲船高。兩國國民人均購買力著實有限,但兩個政府的體量(mass)卻大到令他國望而卻步。按購買力平價計算,2011年中國的GDP就已經接近美國的90%,但人均還不到美國的1/5,更遑論印度。所以充其量,不過是數字遊戲罷了,毫無實際意義!
中國當下的情況也沒有好到哪裡去。而所謂「世界第三」的印度,依然有超過3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其中產階級的資產及其規模近來還面臨縮水的危險。
不能否定印度所取得的進步,就像中國過去曾經發生過的一樣。但更要明白的是,印度的工業基礎還非常薄弱。就像企業的員工,每月領著最低工資,只寄希望於每年可觀的年終獎,而如今,獎金水平卻大幅度縮水,員工還能有什麼指望?
除了受世界經濟大勢影響外,其實更多人會把原因歸咎於印度人自己身上。印度近年來經濟改革停滯、通脹高企、腐敗猖狂,使得形勢更加不容樂觀。所以,展望今後的幾年,印度能否再度鳳凰涅磐,還有許多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