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國殃民的三峽工程將如何報復中華民族?(圖)

作者:顏昌海 發表:2014-05-09 14:4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2014年05月09日訊】據《21世紀經濟報導》披露,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月28日在重慶談及有關三峽大壩的問題,還引述重慶市一位從事了30年長江航運的資深人士所提供的信息,現在三峽大壩的擁堵已經是常態化了,目前長江上的船隻,要想過三峽大壩,等待一、兩天是很正常的現象。如果遇到霧、風,過三峽大壩的船隻,通常會在壩前等候3至5天。如果遇上船閘檢修,就可能等上7至10天甚至更長時間才能翻過三峽大壩。那位資深人士介紹說,其所在企業的船舶去年過三峽大壩的平均等待時間,約達30多個小時。

長江三峽工程航運辦公室2013年擬定的《三峽船閘通過能力挖潛及建設水運新通道初步分析》稱,隨著過閘運量的增長,船舶待閘時間明顯延長,對長江航運的運輸效率和服務水平造成了較嚴重的影響,船閘通過能力不足成為影響沿江地區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大問題。然而有分析報告認為,三峽大壩給中國人造成的危害不計其數,其潛在的風險也無法估算。尤其當地震等天災突如其來之時,決堤的後果將讓中華民族難以承受。中共勞民傷財耗資數千億元建立的這所大壩,猶如在中國人的頭頂之上放置了一個巨大的水盆,讓人們時時承受著面臨滅頂之災的危險。

事實上關於三峽大壩的爭議一直頗多,早在2008年3月,科學美國人雜誌發表了一篇《中國的三峽大壩:一場環境災難?》,從多個角度分析了三峽大壩建設的利弊和種種爭議。文章稱,在過去三十年間,中國政府一直無視那些科學家和環境保護論者提出的警告。警告聲稱三峽大壩,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水壩,將有可能成為中國潛在的巨大環境災難之一。但2007年秋天,有關方面的態度卻從一開始的完全否認轉變到勉強接受那些反對建設三峽大壩的人的觀點。也首次承認了這座位於中國大陸,夾在長江兩岸峭壁之間的大型水電站有可能引起山體滑坡,繼而改變這個地區的生態環境並導致其他嚴重的環境問題。

1992年3月16日,國務院向第七屆人大第五次會議作「國務院關於提請審議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議案」的報告。4月2日,人大投贊成票的共佔出席人數2633人的67%,反對、棄權和退出投票的866人,佔33%。反對票和棄權票之多,在大陸建政後投票史上罕見。1994年12月14日,三峽工程在強烈反對聲中正式開工。而在2009年三峽工程全部完工的慶典上,沒有一個高層領導人到場祝賀,極為罕見。而自三峽大壩開建以來,除了大量腐敗黑幕,長江中下游連年出現反常氣候:地震、大旱、高溫、水災、鄱陽湖幾近乾涸等災難接踵而至。

三峽大壩蓄水之後,清水下泄,造成大壩下游長江干堤發生嚴重崩岸。2004年冬,荊江長江干堤發生多處崩岸。2006年春傳來岳陽長江干堤發生嚴重崩岸的消息,湖南省水利廳負責人緊急赴京向水利部和國家防總匯報險情。

三峽水庫蓄水後,三峽大壩阻礙長江航運的暢通。三峽工程根本不能使萬噸輪船直達重慶,最多只能使萬噸船隊在一年中的五、六個月的時間內直達重慶。萬噸船隊只不過是將四艘或者六艘駁船捆綁在一起而已。

三峽水庫蓄水後,三峽兩線五級船閘的通過能力馬上得到飽和,運行的實踐證明,三峽兩線五級船閘的單向通過能力不可能達到每年五千萬噸,最多只能保證單向通過能力每年三千萬噸左右。目前長江貨運需要用機械翻壩來協助完成。原計畫在1997年完工的升船機至今未見蹤影,客輪過船閘的平均時間為七小時,乘客難以接受,造成長江客運和三峽旅遊事業的萎縮。

三峽工程開工以來,三峽庫區一直是中國社會最不穩定的地區。三峽工程移民對安置工作不滿,每年信訪的次數高達八萬多件次,連年持續不減。三峽工程的所謂開發性移民措施,不但沒有使百萬移民致富,而是使絕大多數移民陷入赤貧狀態。負責三峽工程移民信訪的官員將移民生活用「三低」和「三無」來描述:收入低於搬遷前的水平;低於安置地當地農民的水平;家庭生活水平處於當地貧困線之下以及無田種,無工做,無出路。三峽工程移民問題是中國社會的一顆炸彈,隨時可能爆炸。到2006年年初,上報批准的三峽工程移民113萬人已經安置完畢,批准的400億元人民幣移民安置費已經全部用完,但是還有數十萬居民要搬遷安置。由於前期移民安置存在問題多,造成未來移民安置工作的進展更加困難。

三峽水庫蓄水後的實踐證明,三峽水庫的水面不是一個平面,而是有坡度的斜面。根據已經發表的數據,水力坡度為萬分之零點五。按照目前水庫泥沙礫石淤積發展的情況來看,未來的水力坡度將超過泥沙組預測的萬分之零點七(每一百公里七米高的水位差)。如此發展下去,許多新建的移民城鎮要被淹沒,就是重慶部分市區也要被淹沒,包括朝天門碼頭,包括許多新建築。所謂的排渾蓄清措施無法解決水庫的淤積問題。雖然中央政府為了防止礫卵石淤積問題的出現,在嘉陵江和金沙江上建造了和正在建造多座大壩,阻擋礫卵石和泥沙進入三峽水庫,但這根本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最多隻是把問題在時間軸上作個推移,把更嚴重的問題留給子孫。

三峽水庫蓄水之後,有約百分之八十的泥沙淤積在水庫中,而且主要是淤積在水庫的尾部。由於水土流失進入水庫的紅土微粒,黏性強,和粗沙、礫卵石、摻雜在一起,組成堅硬沉積層,和黃河中的細沙的特性有很大差別,排渾蓄清措施對這樣的沉積層根本沒有辦法。重慶港口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重慶市已經做出計畫,將重慶港上遷到寸灘和下移到萬洲。

三峽蓄水之後,水流變緩,河流的自淨能力大減,三峽水庫水質明顯變壞,特別是過去水質好的支流河段,水質惡化問題更加嚴重。三峽工程論證時,三峽河段的水質是全中國最好的,大部分河段屬於二類水。雖然現在三峽河段的水質為三類水,但是由於這期間水質指標的更改,現在的三類水只是當年的四類水。由於三峽水庫水質問題,三峽庫區的各市、區、縣都不準備把三峽水庫作為生活飲用水源,而要另辟水源。可見三峽水庫水質問題之嚴重。

三峽工程的電並沒有照亮半個中國,目前三峽工程的發電量不足全國發電量的百分之三。三峽工程也沒有為老百姓、特別是被涉及的居民提供「廉價」的電力。老百姓承擔經濟改革的成本,經濟改革所創造的經濟利益卻流入利益集團的口袋,三峽工程則是最好的實例。

三峽工程能達到工程效益的條件之一是未來的氣象變化是可知的。三峽水庫運行三年的實踐證明,現在的科學水平和預測技術都無法保證氣象預報(包括長期、中期和短期)的準確。2004年秋三峽水庫調度出現錯誤,為了保證發電機能夠正常運行,在洪水期間抬高蓄水位,加重上游、特別是開縣、萬州的洪水災害。2006年夏天三峽水庫調度再次出現錯誤,雖然重慶庫區已經出現旱災的跡象,三峽水庫仍大規模「泄洪」,造成水庫水位不足,加重重慶旱災的程度。

三峽水庫蓄水之後,三峽地區儀器可測到的地震次數明顯增加。雖然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發生破壞性的地震,但是地震專家認為有可能發生六級或六點五級地震。但三峽庫區的建築,特別是三峽工程開工之後的新建的民居建築物都沒有抗震設計,一旦發生六級或六點五級地震,一場地質大災難不可避免。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報告說,三峽庫區的滑坡地帶一共一百五十餘處,三峽水庫蓄水至海拔135米後,三峽庫區的滑坡地帶上升到1500餘處,是論證報告的十倍。受水庫波浪淘蝕,白帝城所在山體有可能會坍塌下來的危險,現在白帝城海拔130-180米處加砌水泥圍牆,以防萬一。但這水泥腰箍破壞了白帝城的自然和人文景觀。

三峽水庫正造成血吸蟲病的蔓延,從高發病的湖南、湖北向原沒有血吸蟲病的重慶、四川發展。三峽庫區已經發現血吸蟲病患者。

三峽工程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遠超出論證報告所估計的範圍和強度。根據臺灣的研究報告表明,三峽水庫蓄水後,對臺灣的東海漁業資源產生不利影響。而國內根本不讓進行這方面的研究。按照目前的設計,三峽工程根本無法讓北京喝到長江的水。要想讓北京喝到三峽水庫的水,還需要加高三峽大壩,或者新建泵站和隧道、新挖運河,其造價相當於再造一個三峽工程。

2003年6月,大壩動工9年之後,國有的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現更名為「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將水庫蓄水至445英尺(135米),這是大壩分三步達到最終蓄水高度(575英尺,175米)的第一步。蓄水完成後,將形成一個長度達660公里,寬1100米的狹長型大湖,其長度比蘇必利爾湖長97公里,寬度是長江自然河道的兩倍。但科學家的警告在蓄水後的一個月就成為了現實,大約2000立方米的巨石滑落到距長江僅3公里青干河中,捲起的高達20米的巨浪奪走了14人的生命。儘管產生了災難性的後果,但該公司三年後將水庫的蓄水高度提高到了156米。自此,此地區地質災害頻發,包括河流32公里沿岸內數十起山體滑坡。2007 年11月,巴東縣附近的一個靠近三峽水庫支流的鐵路隧道入口處發生山體滑坡, 3050立方米的土石滾落到公路上,導致一輛大巴被埋,至少30人遇難。有報導稱,三峽大壩最大的隱患浮現:「齊岳山東北斷裂」是三峽最大的地質隱憂。長江水利委員會水資源保護局前局長翁立達曾指出,對三峽水庫而言,危害最大的是構造型地震,在第二庫段仙女山斷裂、九畹溪斷裂、建始斷裂北延和秭歸盆地西緣一些小斷層的交會部位,有可能誘發水庫地震。

據統計,自2003年蓄水以來,重慶市奉節縣發生地震14次,最大震級2.9級。而為了治理這些災害,截至2010年已花費120億元人民幣。

隨著三峽大壩的建成,環境污染嚴重,上游城市的污染物不能及時疏導而蓄積在水庫中,因此造成水質惡化和垃圾漂浮問題,可能引發傳染病,水質惡化令沿河城鎮需要由其他途徑獲得生活用水。

而三峽工程對周邊生態造成嚴重的衝擊。魚類如草魚、青魚、鰱魚、鱅魚無法正常通過三峽,生活習性和繁殖受影響。三峽水庫淹沒大量植物,動物棲息地也受到破壞,損害自然生態。

三峽庫區蓄水後,水位上升導致大量文物及古蹟被淹沒,例如雲陽張飛廟、豐都鬼城、奉節白帝城。雖然這些文物及古蹟大多數被遷移到其他地方安置,但已失去和自然融合的整體性。而部分無法搬遷保護的古蹟如夔州古城(奉節縣)等就只能永埋水底,可說是文化災難。有專家估計當三峽大壩崩潰,單是下游宜昌一座城市,受災傷亡人數就可達50萬。而近年恐怖主義興起,大型水壩容易成為主要攻擊目標,對國家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水庫範圍包括重慶市到湖北省宜昌市的長江流域,大壩位於宜昌市。1992年三峽工程開始興建,2003年三峽水壩竣工並開始儲水。整個三峽工程涉及超過 2000億元的投資,遷移超過120萬水庫居民。

三峽成為權貴集團瓜分的蛋糕,今年2月,中央巡視組在對中國三峽集團公司一番摸底調查之後明確指出,三峽集團內部存在一些領導人員的親友插手工程建設,招標投標項目黑箱作業,在重大事項決策方面不規範不透明,以及公務消費鋪張浪費等問題。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胡星斗說:「三峽工程涉及數千億的資金。按照國家審計署的說法,很多工程,可能大部分工程都是暗箱操作,都沒有進行像樣的、依法嚴格進行的招標投標,所以這其中的腐敗肯定是巨大的。」

三峽水庫蓄水幾年來實踐表明,黃萬里教授當初所指出的問題,正一個個地浮現出來。隨著三峽水庫蓄水位的繼續升高和時間的持續,三峽工程問題會越來越嚴重,也越來越透明。比如三峽大壩阻礙長江航運的問題,兩線五級船閘將分別進行改建,屆時長江航運將處在半中斷的狀態,改造之後的船閘通航能力不會改善加大。又比如水庫淤積,淹沒擴大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無法改善。保持原定的蓄水位不變,必須放棄重慶部分市區,迫使那裡的居民遷移。又比如地質災害問題,最可怕的災害將發生在暴雨、洪水、地震、滑坡同時出現之時。

所以,今日穿著新衣的「皇帝」只是感覺有點涼意,但是冬天會到來,那時的「皇帝」就會被凍得哇哇叫了。要想掩蓋問題將不再可能。至於最後的出路,黃萬里教授已經指明︰三峽大壩若修建,終將被迫炸掉。

三峽大壩的安全水位線是175米。175米相當於70層的高樓(按每層2.5米計算),因為三峽的水位提高100多米造成上游大面積的地質變化土地變得疏鬆了,也破壞了大自然的自然形成的規律,因此這幾年我國南方連續遭到特大暴雨而形成大面積的洪水氾濫,山體滑坡,泥石流等等的破壞。這也是大自然對人類的報復。在三峽大壩歷經17年裡河床已經在逐年上升,如果長江三峽再經歷兩個17年以後上游的地表層基本已經到170米左右,甚至時間還要提前。

到那時長江三峽上游基本已經變成高原,暫且不提三峽大壩的決堤或連年的天災人禍造成的經濟損失,僅僅造成人類非正常死亡就可想而知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博客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