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我曾經的一個老師半開玩笑地說,他邊給孩子洗澡的時候,止不住感嘆:我是在給別人的媳婦兒洗澡啊。雖是一句玩笑話,但是卻暗含了爸爸對女兒無限的愛。
俗話說:女兒是父親的小情人,那麼反過來說,父親是女兒最早的戀人。
沒錯,父親對女孩人際關係,乃至親密關係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所以可以說,父親直接影響女兒未來的幸福指數。
爸爸的愛讓女孩兒更容易快樂
父親的愛和母親的愛截然不同。
父親和母親一樣,父親和女兒的主要交流方式也是通過言語對話。但父親們更喜歡玩耍,更喜愛與女兒進行有肢體接觸的互動,更多地跟女兒用自由且略帶冒險的方式去遊戲,並且會在交流中突然轉變彼此之間的互動關係,新鮮而靈活。
父親的這種力量感,會帶給女兒更多吸引;父親引導下的親子遊戲,會帶給女孩更多成就感。我們會發現,那些從來不缺乏父愛的女孩子,會擁有更良好的個性和人際交往關係,同時,在學習和工作方面,會表現出更強烈的自信,也更容易與人溝通。
可以說,父親是女兒成長過程中的精神支柱。從小有父親陪伴著一起遊戲的女孩,總能夠活得更開朗樂觀,也更獨立和果敢。
好爸爸會讓女兒更懂得經營婚姻
爸爸是家庭秩序的締造者。因為在絕大多數傳統家庭中,孩子爸都是一家之主,並且一直如此。他承擔更多責任,也更權威和富有力量,並且能夠給一個家庭注入更為穩定的因素,讓整個家庭生活更加具有秩序。而女人,不論是妻子,還是女兒,只有在秩序井然的情感及生活環境中,才能更有安全感,生活得更加滋潤。
所以,女孩生活在這種父愛豐盈的家庭中,會更有安全感。而在結婚後,更易潛移默化的把這種秩序帶到自己的小家庭中,懂得為丈夫樹立更多威信,從而讓他成為再一個好父親。
被弱化的父親角色,造成女兒親密關係選擇上的混亂
在一個家庭中,如果父親有意或者無意、主動或者被迫變得弱化,一點不重要,那麼他的女兒一定會存在親密關係上的混亂。
看過《大宅門》這部劇的,應該還會記得白景琦的妹妹,白玉婷。她一直很叛逆,以至於最後抱著別人相片就結婚了。在建立緊密關係時,她就只是盯在一個人身上,而不再去對其他人做任何的嘗試和碰觸。其實,這與她的爸爸沒有捲入到她的生活中,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在大宅門中,白玉婷的媽媽非常強勢,說一不二,什麼事情都是她做主。相反,爸爸被排擠到絕對弱化,等同於不存在。
白玉婷的關鍵問題在於,她不知道如何跟異性建立親密關係,與異性之間何種關係才是好的。她看不到她的爸爸和媽媽之間的夫妻關係是怎樣的,什麼樣的夫妻關係才是好。她那個限於一張照片的不存在的丈夫,恰恰如同她那個在家裡等同於不存在的爸爸。
另,前段時間放映的電影《新警察故事2013》。成龍作為一個警察的形象出現,工作非常忙碌。景甜扮演的女兒,則總是一副特別嘻哈的打扮,紋身,化濃妝,帶假髮。她做這一切,其實故意想讓爸爸憤怒。
為什麼這麼做?她覺得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才能引起他爸爸的關注。及至談戀愛,她選了一個知識利用她的男人做男朋友,只是因為他可以給我安全感。
她的父親本是一個很擅長與人打交道、溝通的人。但是他卻把這樣本領沒有用在家裡,他沒有與他的妻子多溝通,也沒有跟她的女兒多溝通,才導致了女兒一直很恨爸爸。
這和許多傳統父親在家裡的狀態很像。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對孩子到底有多重要。
否定女兒的爸爸,養出自卑的女孩;
而這個女孩,還極有可能再找一個類似父親的糟糕丈夫
3-6歲孩子,孩子不會去崇拜某明星或者某名人,他們唯有學習父親或母親。對女孩而言,父親就是他們未來擇偶的參照。父親在女兒的擇偶過程中充當著重要的模本。他是女兒這一生對異性認知的第一站。而他的評價,亦會對女孩的自我評價造成極大的影響。
一個父親,即使他在,但並非真正參與在女兒的成長中,甚至相反還有負面作用,那這簡直就是這個女孩的災難。
記得曾經有一個女孩問我:老師,你覺得我醜嗎?我說:你很漂亮。她說:可是,在我看來,我是一個非常非常醜的女孩兒,沒有人會喜歡我,也沒有人愛我。
一個朝氣蓬勃的年輕姑娘,為什麼會這樣想?後來瞭解後我才知道:從小到大他的父親對她都非常冷漠。父親喜歡男孩兒,自從媽媽生了女兒以後,爸爸就對她不聞不問,沒有擁抱、沒有親吻、沒有對話,什麼都沒有。這個孩子就是在這樣一個冷暴力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所以,她對自己完全不認同,在她長大以後,一直都找不到男朋友,不知道該怎麼去找男朋友,也不知道怎麼樣的男生才是她想要的男生。她單純地認為,她應該找一個與爸爸完全不一樣的男生就對了,可是每次她發現她找的這個男生,都跟她的爸爸有極大的相似性。
就像我之前講過的,一個酗酒的父親,她的女兒極可能再去找一個酗酒的丈夫。因為照顧、忍受一個酗酒的男人,這是她所能學到的唯一的、與異性相處的模式。
爸爸對女兒幸福的影響,正向的反向的都聊到了。這影響是好是壞,全看父親如何選擇。那麼,具體而言,我們該如何做呢?我的建議如下:
讓孩子看到一個和諧的夫妻關係
很多時候,孩子不能夠與人建立親密關係的時候,再反觀她的家庭,一般有兩種可能:
1、在她的家中可能會有一個非常強勢的媽媽,那麼爸爸的作用就沒有了。所以,她不知道該找一個什麼樣的男人。就像我們前面聊到的大宅門中的白玉婷。
2、媽媽的力量太弱小,不能給孩子安全感,爸爸又顯得太冷漠,使得家庭中到處都是沒有溫度的感覺。當這個家庭中,只有硬度,沒有溫度的時候,孩子也不知道再找這樣的一個男人,對自己來說有什麼意義。
很多時候,我聽到一些爸爸媽媽跟我抱怨:你看,我的孩子都30多歲了,到現在也不找對象,怎麼回事?甚至近幾年,同性戀的比例尤其是女同性戀者的比例也在不斷攀升。我相信,除了一部分基因的原因外,大部分跟我們的家庭教養方式是著很直接的關係。
我的建議是,爸爸要先跟妻子搞好關係。只有夫妻之間有一個和睦、和諧的關係,才能讓女兒看到,什麼樣的男人是她應該去選擇的男人。
爸爸積極捲入,讓媽媽和孩子親密有間
在我家中,我會經常在開心面前跟我愛人表現出很親密的一面,她會覺得爸爸媽媽是一體的。儘管在孩子開始感受到性別差異的時候,尤其是進入到弗洛伊德所說的戀母、戀父情結時,孩子會對同性父母有所排斥。但是這種排斥,只是因為孩子沒有分享的觀念而已。
如果從開始的時候,父親就可以介入母親和孩子的關係中,使得他們這種共生的關係分裂開來,親密而有間,那麼父親以後再捲入,孩子就不會認為那是奪走了媽媽給自己的愛,也就不會有很強烈的牴觸情緒了,更不會出現大年齡的寶寶還會特別依戀自己的媽媽。
記得微信上一位媽媽曾經問過我:我家孩子四歲了,選擇還特別依戀我。甚至我在外面跟人說句話,她都會生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我問:爸爸呢?是不是很少陪孩子?
她的回答果然是:爸爸很忙,很少陪。
爸爸不介入的結果,就是孩子無法脫離和媽媽的共生關係,無法走向獨立的自我,併進行正常的社會化。
爸爸要捲入到孩子的所有遊戲和生活中
爸爸要陪著孩子一起哭、一起笑,什麼意思呢?就是爸爸要捲入到孩子的所有遊戲和生活中。女性是一種關係的產物,你會發現女孩子長大以後,她更在乎我跟誰比:我比誰漂亮、我比誰身材好了、我比誰學習成績好、老師更喜歡誰……女孩子更在乎比較之中,自己的優越感,而這種優越感,往往也是爸爸帶給她的,爸爸認為我的女兒是最棒的、最好的、最漂亮的、最優秀的……這個孩子就會認為自己是最好的。
心理學上有一個實驗:
一個專家到了一所學校,跟學校的老師說,我分出來了兩撥孩子,一批孩子是智力超長的,而且是各方面都表現很好的,另外一批孩子的表現平平。
我們一年之後再看看這些孩子的表現吧。結果發現,一年之後兩班的孩子果然拉出了差距,說好的那一班的孩子表現得更好了,說不好的那一班的孩子確實是成績平平。但實際上,當初老師在分這兩班的時候,兩班的孩子是沒有差別的。那麼差別在哪裡呢?就在於聽了專家的暗示後,老師對孩子的態度有區分。
所以,如果爸爸看待女兒,覺得她是你的小公主,她是你的心頭肉,這個孩子就一定擁有天生的優越感,她認為自己被愛的、值得尊重的。我的建議是,爸爸跟女兒一起去玩吧!不要擔心玩了強度大的遊戲,她受不了,她一定會受得了,因為她也很喜歡。
Tips:給爸爸兩個最簡單的建議:
第一,去改善你跟妻子之間的關係,這對孩子很重要。
第二,跟孩子玩起來吧!每天都抽出半個小時的時間,我相信你一定可以跟孩子玩得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