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PK四大行(看中國配圖)
【看中國2014年03月30日訊】銀行終於出手了,儘管,還只是一次快捷支付限額的調整,但正如馬雲所說,支付寶來到了最艱難的時刻。
這一年來,或者說在此前更長的時間段裡,「支付寶要顛覆銀行」的論斷都非常流行,彷彿支付寶已經凌駕於銀行業之上,可我一直都覺得,這是個錯覺,嚴重的錯覺。實際的情況是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這樣,四大行聯手,其實可以在幾乎毫髮不損的情況下,就直接弄死支付寶!
快捷支付的來由
雖然國有四大銀行此次針對的是快捷支付,但實際上,快捷支付並非矛盾之所在。
在2010年底之前,支付寶的資金渠道是網銀,充值消費轉賬還款,都是網銀,結果發現成功率太低,只有60%-65%,這對於電子商務的發展顯然不利,可是,銀行大爺就這水平了呀。。於是乎,支付寶研發了快捷支付,打通了一條直連銀行的專線,這條專線不涉及網銀的很多重業務,只攻支付,這也是為什麼大量小銀行沒有網銀,卻也能開通快捷支付的原因。
快捷支付上線後,支付成功率達到95%,而且,資損率1/10萬,比網銀的1/1萬還要好(網銀支付需要發生一次頁面跳轉,容易被病毒攻擊),應該說,是一款很成功的產品。
這個產品能夠兩三年之內發展成主流(雙十一1.88億筆交易,快捷佔到55%),因為用戶喜歡,商戶喜歡,銀行,其實也喜歡。2010年底上線,2011年6月,支付寶快捷支付就接通了120多家銀行和金融機構,數字說明問題。
銀行為什麼喜歡,因為快捷支付對銀行是沒什麼損傷的,支付寶從商戶端收取費率,然後和銀行分錢,對於銀行來說,有錢賺不說,還減少了櫃臺壓力,左手吸儲右手放貸的好生意也不會因為快捷支付受絲毫影響,利差吃得依舊妥妥的。
所以,四大行此次針對的絕對不是快捷支付本身,他們看不慣的是讓他們資金成本抬高了的餘額寶,是正在籌建中的阿里銀行。損失點網路支付費率和用戶體驗算什麼呀,延緩利率市場化進程才是正事好嗎!
支付寶的軟肋
對於支付寶而言,這件事的傷害性到底有多大?
我覺得,短期看,其實損害不會太深,一來5000的額度不算太小,二來,這麼做也就是把用戶從支付寶快捷支付驅趕到支付寶收銀臺的網銀選項上,無非是成功率低一點,用戶習慣已經養成,反正還是從支付寶進;甚至,不排除一種情況,就是大家為了消費方便,先用高額度的網銀把錢搬進餘額寶,然後用餘額寶來付錢。
在《21世紀經濟報導》對工行的採訪中,對方也義正言辭表示是為了安全,且不限制網銀轉入餘額寶,不會損傷支付寶,態度看著真好啊!各位,你們信麼?
正如前文所說,快捷支付的資損率其實比網銀更低,這一點,不服的找支付專家、技術大拿和支付寶去辯,他們歡迎的!我作為小白,可以說的是,快捷支付由於是走支付寶的技術通道,倘若資損,支付寶賠付,但如果網銀支付出現資損,銀行是不!賠!的!為此,我專門致電過宇宙第一行的客服專線95588,問如果資損腫麼辦,對方讓我報警,並建議我殺毒。安全?呵呵,呵呵呵。
快捷限額,支付寶尚不至於傷筋動骨,他們擔心的是,此例一開,後續的傷害會源源不斷。今天限額到5000,明天就可以到2000,然後切斷快捷支付,甚至於網銀也不對接支付寶了,支付寶被徹底封殺!
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銀行不是幹不出來,因為這樣做,銀行不會受損多少。
滅掉支付寶,無非是網路支付受影響嘛,而且也就是損掉阿里一脈,四大行大可以自己多花點力氣,和各個電商網站、遊戲公司去對接支付,無非對接的公司少一點,用戶端體驗差點,商戶端費率高點,有啥關係。我們還是得乖乖地把錢存進銀行,還是得乖乖地從銀行借錢買房,把賺來的辛苦錢都轉化成利差貢獻給銀行,他們的商業模式絲毫無損啊!
關鍵是,銀行可以砍掉支付寶,但支付寶卻不能不理銀行。雖然支付寶坐擁數億用戶,但有個很大的軟肋,那就是它只是一個網路支付工具,線下沒有網點,本身不對接現金,如果銀行真這麼幹,那支付寶作為一方蓄水池,注水渠道就斷了,還有什麼價值可言呢?
有人問,難道所有的銀行都會封殺支付寶?未必都想,但不是沒可能,小銀行倒是很有興趣和支付寶合作,反正他們在四大行陰影下,也活得一般,有個網路支付通道,他們儲蓄卡的應用範圍可明顯提升,但是,如果他們不跟著四大行走,會有什麼後果,如果同業拆借的時候,四大行就不借錢給你了呢,你還能活麼?
還有人問,那阿里自己不是也要做銀行了麼,自己做自己的資金渠道行麼?據我所知,阿里的銀行牌照限制很多,包括不設分行,不開網點,這代表什麼,代表還是不能打通現金,所以,支付寶的軟肋,所謂的阿里銀行其實也解決不了。
誰還能做金融改革?
當你發現,已經大如支付寶財付通,也有可能被銀行說滅就滅的時候,內心會不會泛起一陣悲涼。
是的,銀行此舉不違「半點法理」,商業邏輯通暢,人家要這麼幹,我們沒半點可阻攔的,市場就是這麼殘酷,我們只有接受。可是,如果阿里騰訊也沒有辦法撬動金融體制改革,我真的不知道還有誰能,還有誰敢?
馬雲在來往扎堆裡的那段吐槽,不少所謂的評論人士多有抨擊,說此事乃銀行作為市場主體的合理行為,馬雲何必叫屈,阿里自己不也藉助壟斷地位封殺導購網站麼,不也和騰訊互相屏蔽麼?甚至有認為支付寶是在裹挾民意,又在拿道德說事。
困惑,真的困惑啊。除了銀行界的,其他人,就真的希望看到支付寶被滅麼?
支付行業在中國為什麼會誕生,因為我們的銀行不願意干支付啊!線上支付,千分之三的費率,50元以下的支付,付一筆虧一筆。中國的第三方支付能夠發展到今天,很大程度上是銀行主動尋求支付結算外包導致的,他們吃慣了利差,看不上這種辛苦賺小錢的行當,當年才樂呵呵地讓民營公司來干。在國外,銀行沒那麼多利差可以吃,所以支付這種辛苦錢也要賺,第三方支付遠沒有那麼發達,甚至有些國家壓根沒這行。
支付寶得以生,得以壯大,是源於中國特殊的金融體制。電子商務的蓬勃,雲計算的發展,支付寶成為在支付領域絕對的全球領先者,能抗住雙十一的支付公司,全球絕對沒有第二家,這不是我給支付寶貼金,時勢造英雄罷了。
支付做得好了,阿里騰訊才開始切入金融,順理成章,這個過程,監管會更深地介入,因為支付本身是不會引發什麼金融風險的,但基金、信貸,這些是會的。在面對金融監管上,阿里騰訊根本沒那麼排斥,這是我實際接觸他們的觀感。
在央行叫停虛擬信用卡一事上,還有阿里金融的朋友跟我說,這次冷水利於他們反思,網際網路的很多理念確實不適用於金融,一款95%滿意度的產品,在網際網路,就是極其牛叉的了,可是放在金融,5%的壞賬,這是要出大事的。所以他們願意接受金融監管,吸收更多傳統金融的理念,做更穩妥的創新。
如果發展得好,理想狀況是,阿里騰訊成為民營銀行的翹楚,他們擅長的業務偏向於網際網路,四大行利潤被擠出一部分,但也會有他們厲害之處,比如服務大企業,整個銀行業會向國外看齊,變得多樣化,能夠更深更細更好地服務於實體經濟,而不是現在這樣的同質競爭。
可惜,如果支付寶財付通被幹掉了,這些都是無聊YY了,連支付都幹不了,阿里騰訊的金融路也就是釜底抽薪了。
如果銀行銀聯能把支付干好,那我們本不需要支付寶,可是,他們能麼?記得去年聽說手機網銀支付成功率是38%,只覺得像我這樣運氣不怎麼樣的,估計要付五次才能成功一次!電子商務是不是會重挫,移動網際網路還有玩下去的可能麼。
如果銀行能自我革命,能內生性地推動金融體制改革,那我們也確實不需要阿里騰訊這樣的金融門口的野蠻人,可是,他們能麼?宇宙第一行一年淨利潤2000多億,是2000多億啊,且依舊是增長ing,哪怕是這樣,他們還是會因為眼下的一點點,一點點威脅大動肝火,打死我也不信他們能自我改革。
裹挾民意,道德盾牌?呵呵。民意,真有那麼好裹挾麼,道德,真的能做盾牌麼,如果能,倒好了......
我跑網際網路,和支付寶算頗有接觸,談及此事,支付寶同學是這麼和我說的,說你要是寫文章的話,千萬別都表揚我們,我們不反對央行監管啊,現在已經有機構散佈說我們煽動民意對抗央行了,這個用心險惡啊----要在圈子裡活下去,再得罪不起了。
與其說,支付寶希望求得用戶支持,不如說,走了10年的創新路,面臨一場可能涉及生死的風暴。支付寶手裡,唯一有的,其實也只是用戶的支持罷了。且不說支付寶自己沒有,不敢滿世界造勢,爭取輿論,就算是,又有什麼不對呢,宇宙第一行這麼牛逼,支付寶也只有哭鬧下啊,馬雲也只有吐個槽,給內部打打氣,難不成坐等被滅啊。
2014年12月8日,支付寶會迎來自己十週歲的生日,不知道彼時,你是否還安好?如果真的死於外力,那麼,我只能說,你生逢其時,死亦光榮。作為一名享受了你十年服務的用戶,我只能表示敬意,並且自此對金融體制改革,再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