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4年03月30日訊】不久前,中國經濟學家們還由於過去幾年貨幣大量發行而對通脹憂心忡忡。2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和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數據一公布,經濟學家們突然看到通脹如斷線的風箏欲飛無力、急轉而下,擔心中國是否像日本一樣進入長時期的通縮。一夜間,通脹好像不再是貨幣現象了!
通縮是什麼呢?通縮一定是物價的持續下跌,一定要表現為消費物價指數為負,消費物價總體下降。這不僅是從貨幣購買力本身的意義上說,更是從消費者的消費能力上看。從這個指標上看,中國至今仍沒有通縮。但許多經濟學家擔心的是,由於生產者價格指數持續為負,且2月有擴大之勢,引來擔憂,是否遲早上游負的PPI會傳導到下游的CPI,造成通縮。
從各國經濟發展史看,根據過去的經驗,擔心中國出現通縮不無道理。當經濟從上一週期的頂峰進入週期性衰退時,必然出現產能過剩。產能過剩一方面是由於上一經濟週期高峰時產能的過度擴張造成的,另一方面由於經濟衰退時,失業人數增加,家庭收入減少,經濟中的需求快速下降。企業不斷地去產能,失業不斷增加,經濟體的總體家庭收入不斷減少,需求不斷地萎縮,兩者相互強化。在整個去產能的過程中,原材料成本與勞動力成本持續下降,商品價格持續下降,通縮持續。
中國經濟自從兩年多前進入下行通道以來,與他國過往經驗最大不同在於,儘管生產領域不斷關閉生產線,縮減產能,減少就業,但佔人口七八成的藍領階層就業狀況不是惡化而是改善。由於藍領階層供不應求,勞動力的收入不是下降而是上升,這就保證了社會消費總需求的增加。這樣,中國經濟在下行週期中出現兩股相反的力量。製造業減產能將經濟往下拉,經濟有下行甚至衰退的壓力;消費需求增加卻支撐經濟增長。中國經濟增長雖放緩,但避免了衰退。
商品製造中原材料成本為主的,價格不斷下降;商品或服務中勞動力成本為主的,其價格不斷上揚。表現在物價上,PPI為負,而CPI為正。
日本勞動力的名義收入在多年的通縮期間幾無增長,也從側面印證了勞動力收入是否增長是經濟會否出現通縮的關鍵。當然,日本經濟長期萎靡的主因是其經濟結構問題。
根據以上分析,中國經濟避免出現通縮的關鍵是佔人口絕大多數勞動力收入能夠不斷增加,從而保證消費需求能夠持續增加。勞動力收入要增加,勞動力市場必須持續地供不應求。作者曾分析,在經濟下行期造成勞動力供不應求的最主要貢獻者是服務業在過去幾年的快速發展。服務業對勞動力的需求存在自我強化的特點,即服務業增加了勞動力的收入,勞動力收入的增加又強化了對服務的需求,服務需求的增加,吸納了更多的勞動力。
要維持這種趨勢,中國的服務業要完成兩項艱鉅任務:一是吸納每年新增的千萬名勞動力;二是接收製造業由於減產能與生產自動化退出來的勞動力。前者取決於過去的生育率,不能改變;後者取決於製造業減產能與生產自動化的速度,一定程度上受政策影響。
如此一來,盡快去產能的政策目標面臨一個制約:速度不能太快導致勞動力供大於求。政策的實施就更加微妙,去工業產能是為了經濟的轉型,但去產能太快則可能導致轉型失敗。
過去其他國家經濟衰退時去產能的作用力主要是需求嚴重不足,但企業的原材料、勞動力與財務成本都會下降。因此,只要行業的產能減少足夠,企業的盈利就會迅速改善,這樣如果企業的產能能夠堅持到最後,就可以重新生產經營。
這也是今天中國政策執行者最擔心問題,如果不把過度落後產能徹底消滅,一旦經濟有所復甦,又會死灰復燃。
不過,與海外及中國之前的減產能過程不同,中國企業在這輪減產能過程中,一方面面臨需求相對不足,另一方面企業的勞動力成本與財務成本卻在不斷上升。這樣每個產能過剩的行業都面臨雙重任務,一方面要減少產能,另一方面要提高勞動生產率。換言之,即使某些企業將產能留下,如果其勞動生產率沒有提高,當經濟有所復甦時,也因無法與高勞動生產率的企業競爭而難以恢復生產。特別是上游基礎工業,其產能過剩是全球意義上的,是全球經濟長週期下的過剩,不會短時消除。
綜上所述,要避免日式的通縮,需要重視兩個政策方向,一、把握淘汰落後產能的力度與速度;二、更重要的是採取有力的措施,推動服務業的發展。特別是,後者的發展如能與農村城鎮化相結合,與網際網路的應用相結合,效果會更加彰顯。
[作者葉翔:匯信資本董事總經理。特許金融分析師(CFA)。曾任職香港證監會中國事務總監,中銀國際執行董事,香港金融管理局高級分析主任,中國人民銀行外資司高級經濟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