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4年02月25日訊】 選擇在北上廣死磕,被擠得像沙丁魚?還是選擇在老家當鹹魚,日復一日?實際上,中國的每個角落都在上演著逃離與逃回的戲碼,北上廣和三四線城市儼然變成了一座座的"圍城"。
那麼,究竟哪幾類人在三四線城市完全待不下去了?你也在逃離小城市嗎?
1、非官二代
家在烏魯木齊的王遠成,家境雖然不錯但並非官二代。他的母親就曾很認真地找王遠成談心,要他學會溜須拍馬。
王遠成說,"在這裡,你努力上進根本沒用,因為誰該受到重用和提拔就是領導說了算,人脈和後臺就是一切,讓人沒有繼續待下去的慾望。"
2、非富二代
重慶的丁家易在北京讀研畢業後回到老家,待了兩年實在無法忍受,又跑到上海去找工作。
他說,"小城市工資太低,如果你不是富二代,家裡有點產業、‘資源’,買房、還貸、養老的壓力讓人根本喘不過氣。"
3、有抱負、有夢想的人
25歲的吳岩汐是北漂大軍中的一員。他說,在他父母看來,在浙江某三線城市家鄉的銀行謀得一份工作,既高薪又體面,但他果斷拒絕了父母的提議,"很無聊,一輩子看得到頭。"
提及去北京的理由,他說,"北京是個可以看到中國未來變化的地方。"
4、某些特定專業的人
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壟斷著相關產業設計、金融與高層管理資源,三四線城市並沒有那麼多對接高學歷人才的崗位和機會。
比如來自肇州的莫黛文,是一名外語學院的畢業生,她選擇上海更多考慮的是職業需求和社會生活。"我大學修的是德語,老家基本找不到專業對口的工作,縱有一身本事也沒有機會施展。"
5、追求自由、獨立的人
來自西安的劉採萍已經27歲了,她說自己每天的生活都在父母、親友的時刻關注下,"你小學同學大半兒都結婚了吧?你六叔單位裡最近來了個大學生,約來吃飯看看?"
這種殷切的慰問在耳邊天天響起,她已經完全待不下去著手奔赴北上廣找工作了。"離開西安,至少能讓我過得更自由一些。"
6、追趕潮流、小資生活的人
小琳從老家考到上海某所大學,一放暑假就常常抱怨,"住在三四線城市,是可以看到全國同步上映的電影,但想看演唱會、話劇和音樂劇基本就沒可能。更不用提草間彌生老奶奶的精神病世界,幾米世界的角落特展等等。"
7、朋友圈在大都市的人
來自江西的李建華如今還在老家,"我現在連個說心裏話的人都找不到,大學同學基本都留在北京了。我實在難以理解,為什麼身邊的同齡人要說著'親,在哪兒高就?''啥時候掙錢買房娶妻生娃?'我很想找回原來的朋友圈。"
8、嚮往世界中心的人
披頭士主唱列儂當年曾被問到為什麼一個英國樂隊卻要到美國發展,列儂的回答是:"在古羅馬帝國時期,當時的哲學家和詩人都要去羅馬,因為那裡是世界的中心,我們今天要來紐約,因為這裡是世界的中心。"
林曦也和當年的列儂一樣,作為合肥一名普通的高三學生,他對未來滿是憧憬,"我想趕緊離開去大城市上學,最好是上海。我想看看南方是什麼樣子,中國的經濟中心是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