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4年02月08日訊】前紅衛兵小將宋彬彬道歉事件勾起了人們對於文革暴力的集體記憶,引發了有關文革之罪與贖罪的巨大爭議。今天的焦點對話特別節目我們從三個層面來探討文革中的血腥暴力:第一,造成文革暴力的制度,政治,文化與心理因素是什麼?第二,除了政府之罪,參與文革暴力的個人應該負多大的責任?最後,文革暴力與今天中國政治和社會中的「暴戾之氣」有何關係?
參加今天討論的四位嘉賓是:獨立思想家,藝術家王康;美國之音中文部主任龔小夏;「中國人權」資深政策顧問,「晚年周恩來」一書作者高文謙;以及政論作家、時事分析人士陳破空。
文革暴力特輯之一:花樣少年,為何施暴?
討論第一部分先看看造成文革暴力的原因。著名紅衛兵小將宋彬彬為文革惡行道歉之後,受害者卞仲耘的丈夫王晶垚表示,在真相大白之前不接受道歉,並在聲明中描述了卞仲耘被折磨至死的慘狀。這種痛苦的記憶,使人不得不問:當年花樣年華的青春少女,何以成為政治風暴中的凶神惡煞?一個什麼樣的社會和制度,才會調動起全民的人性惡?
文革暴力特輯之二:宋彬彬道歉了,下一個該誰?
文革過去多年,其中的暴行仍然沒有得到清算和反思。這中間政府的迴避與掩蓋起了最大的作用。但不可否認的是,文革暴力之所以發生,既有政府之罪,也有百姓之惡。為什麼到今天中國政府和民間基本上對文革暴力保持沉默?除了政府的操縱和鼓動,個人應該對當年的集體暴力負多大的責任?隨著文革一代人逐漸走近生命的終點,如何才能避免他們的經歷在歷史的長河中灰飛煙滅?
文革暴力特輯之三:中國社會,如何撫平暴戾之氣?
文革過去多年,但文革投下的暴力陰影,在今天的中國仍然清晰可見。從打壓異議人士的強力維穩,到重慶模式的紅色激情,從暴力拆遷的強佔掠奪,到「動不動就喊打」的外交辭令,從上層的毛式話語,到民間的憤懣不平,中國政治,文化和社會,仍然處處折射出文革式的暴力意識。中國的政治和社會,要如何才能撫平暴戾之氣?中華民族,如何才能擺脫暴力陰影,走進文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