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這些公共項目為何不收費?

作者:楊佩昌 發表:2014-01-02 21:2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2014年01月02日訊】一、高速公路免費開始於1932年

德國面積不大,僅僅35萬平方公里,人口8800萬(其中包含600萬常住德國的外國人),但它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汽車王國。一方面,這個發明汽車的國家,目前汽車保有量已接近6000萬輛,而且每年還以400萬輛的速度遞增。換言之,德國每個家庭至少擁有一輛汽車,而一些家庭每個成員都有汽車的情況也不少見。另一方面,德國高速公路四通八達,每個城市都有高速公路相連,甚至村鎮都有高速公路,其總里程已達1.2萬公里。因此,出行選擇駕車非常方便。

令德國人引以為豪的是,德國高速公路不限速。由於路況好、人人遵守交通規則,所以可以在高速公路上放開車速,開到200公里的速度是常見的事情。關於不限速的問題,德國曾發生過激烈的爭論。

2007年,德國進行了一場關於德國高速公路是否應該全面限速的大討論,結果是多數人不支持限速。他們認為,德國是汽車的發明國,應該保留自己鮮明的特點,即不限速的制度,通過這種方式間接讓全世界見證德國汽車的高品質。德國《明鏡週刊》甚至舉例說明,目前世界上高速公路不限速的國家只剩下三個了:除了德國以外,還有英屬開曼群島,那裡本也不存在什麼高速超速問題,還有就是印度北部高海拔的四個邦,那裡則幾乎沒有什麼像樣的高速公路。因此德國必須守護汽車王國最後的特權和尊嚴。

而讓德國老百姓高興的是,德國所有的公路均不收費。不管是高速公路還是普通公路,在德國境內沒有收費站。德國高速公路不收費的制度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1932年8月6日,德國第一條、也是世界第一條高速公路誕生。該條公路將德國西部城市科隆和波恩連接起來,由時任科隆市長的阿登納(後來的戰後第一任德國總理)開工奠基。這條高速公路至今它仍在使用,被命名為A555高速公路。

1933年德國法蘭克福至瑞士巴塞爾的高速開始建造,隨後,在德國北部地區修建了很多聯通重要港口和軍工生產基地的高速公路,例如通往北部重鎮漢堡、基爾港的公路等。經過幾十年的建設,形成了合理、龐大的高速公路網,為德國人的出行提供了便捷的通道。

從第一條高速公路開始,德國高速公路均免費通行,這為後來德國高速公路的免費制度確定了基調。當然,從嚴格意義上講,德國高速公路並不完全免費。德國規定,客車無論大小均不收費,而對貨車則有要求:12噸以上的貨車根據其行駛里程的多少,由安裝在每一臺貨車上的自動計價裝置監控其實際行駛高速里程數,並繳納相關費用,每輛車每公里費用為1.5歐元。自動計價裝置與安裝在德國高速公路上的300個讀取裝置以及GPS衛星監控系統相連接,形成一套無縫監控網路。德國人對重型貨車收費也表示理解,因為超大卡車對路面的損耗較為嚴重,需要不斷進行維修保養。

德國高速公路的建設完全由政府出錢,主要從聯邦財政支付。政府為何免費建設而不讓私人公司承建呢?答案是,只有政府掏錢才能讓高速公路免費。政府為何願意掏錢建設高速公路呢?因為這個國家沒有「三公」消費,他們的稅收真正是取之於民而用之於民,所以官員當然願意將財政支付公共項目,讓民眾享受看得見的實惠。

德國的高速公路建設免費,通行也免費。他們是何以做到的呢?首先,政府並不想通過高速公路牟利,他們認為,暢通的高速公路有利於人員和貨物的自由、快速流動。如果中間設立收費站,會造成公路的擁堵,而且也給個人和企業增加負擔,從長期看不利於企業的發展和經濟的穩定增長。

其次,政府不應該盈利,所以不設立收費站。其邏輯是,因為政府已經從民眾收取了稅收,當然要把錢用於服務民眾的項目。

第三,德國的汽油和柴油價格已經包括了礦物稅、累加的增值稅、環境稅等稅款。而這些稅款最終則用於補貼高速公路建設、維護和保護環境。目前德國95號Super汽油價位大約是每升1.5歐元(1歐元約合8.3元人民幣),98號SuperPlus汽油在每升1.56歐元,而柴油價格是每升1.3歐元。

儘管客車和小貨車免費通行,但還是有人感到不滿意。貨車運輸業工會表示,不光是客車不應該收費,貨車的收費也應該考慮調整:現在全職貨車司機的薪水大約為每月1500-2000歐元,工資並不高,原因就在於高昂的高速費用間接攤薄了公司的利潤,也影響了他們的薪水。

雖然有人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但要改革起來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方面涉及各方面力量的博弈,另一方面德國決策機制比較嚴謹,如果要收費,必須要修改相應的法律。修法這個工程實在太浩大了,所以,貨車司機的利益訴求還得耐心等待。

二、德國人認為教堂與寺廟收門票是一種掠奪

但凡去過歐洲旅遊的人大概都有這樣的體會:多數景點不收費,即使是聞名世界的最高藝術殿堂盧浮宮,門票居然也只有12歐元,星期天更優惠,而教堂根本就不收費,所以安排參觀的教堂就比較多,每天不是廣場遊覽就是看教堂,歐洲游一趟下來,景點不見得會記住多少,但對歐洲教堂的印象肯定特別深刻。的確,歐洲每個城市、村鎮都有大小不同的基督教堂、天主教堂及清真寺,包括著名的聖彼得大教堂、科隆大教堂、烏爾姆大教堂、德累斯頓聖母院、巴黎聖母院、西班牙聖家族教堂等。為何旅行社安排參觀如此之多的教堂呢?奧秘在於,歐洲的教堂和清真寺均不收費,無論是教友還是旅遊者都可隨便進入,自由參觀,這樣就給旅行社節省了很多費用。

曾有人提出過這樣的疑問:「為何歐洲人沒有想到收門票呢?如果收費的話,這是一筆多麼可觀的收入?可見歐洲人沒有生意頭腦。」為此,我私下向德國人請教,他們用不解的眼光看著我,反問:「為何要收費?」我說,教堂、寺廟是公共資源,也需要日常維護和人工管理,不收費怎麼辦?德國人告訴我,民眾交稅了,如果再收門票就是掠奪。這個道理也可以延伸到其他領域。

如果撥款還不夠教堂開支怎麼辦?方法很簡單:靠信眾的自願捐款。歐洲的教眾大都比較虔誠,能夠自發向教會捐款。教會也比較透明,及時向捐款者公布捐款數目和用途。他們收到捐款後並不提留用於自己消費,更不會暗箱操作,將其裝入個人腰包,所以信眾對教會很放心,對自己捐款的用途也很有信心。

除了教徒的捐款之外,教堂也設立捐款箱,旅遊者可以自願捐贈。一般而言,在教堂點蠟燭或把經書拿走,只要象徵性地捐點錢就可以了,多少不限,也沒有人監督。如果手上沒有零錢或根本不想捐款,蠟燭白點、書籍白拿也沒有關係。

三、德國免費教育有悠久的傳統

在這個世界上,享受免費教育大餐的國家不多了,德國是其中之一。德國共有300多所高等院校,其中絕大多數是公立大學,私立大學僅僅是高等教育的補充,這點和英、美等國家有所不同。

德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教育屬州級事務,因此公立大學由各州的財政負擔,聯邦也給予部分補貼。大學支出的每一分錢都來自政府,包括教學科研人員的薪酬、校舍的建築和維護、大學日常行政開支、學生補貼、免費的上網、圖書館大量的書籍等。遺憾的是政府作為出資人在大學裡一點地位都沒有,它不能決定或者影響大學內部的任何事情,包括校長和其他高級管理者的任免。校長和各學院院長由教授自己選拔,政府無權干涉,更不可能阻止自己不喜歡的人當選。因此,校長和教授根本不買政府的賬,他們想做什麼課題研究,不需要事先報批,也不需要任何人批准。

由於政府包攬了所有費用,大學的生存沒有任何問題,因此無需向學生收取學費。當然,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由於沒有學費的壓力,而且大學生可以享受國家提供的各種福利待遇,包括長期住廉價的學生宿舍、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享受優惠等,所以很多學生不願畢業。他們在校時間不受限制,而且允許打工掙錢。特別是那些專業前景不好,畢業後難找工作的學生,與其畢業後失業,不如在學校里長期待下去更實惠。

為此,德國各州採取措施,限制那些長期在校學習的人。巴符州早在1997年就作出規定,超過正常學習週期的人必須交納一定費用。薩爾州議會也通過了高校收費法。它規定,正常學習時間為10-12個學期,允許再加上4個學期,之後每人每個學期須交500歐元。同時北威州和萊法州設計了一個「學習賬號模式」,即每個學生都得到一定數量的學期周時,在此範圍內學習是不用交納學費的。但在這個「賬號」用空之後,就要支付學費。北威州的收費規定是:學生超出常規學習期限;或者是攻讀第兩個學位。所謂常規年限是7年,而所謂的第兩個學位是指在德國境內學習的第兩個學位。

雖然超過學習年限必須收費,但只要認真學習,在規定期限內拿下學位還是不存在很大問題的。德國這樣的免學費模式,讓不同家庭背景的學生都能上得起學。對於有困難的學生,根據《教育促進法》,還可以申請無息貸款支付生活費用,等上班後再逐年還貸。

德國何以做到教育免費?首先,用稅收來培養納稅人的子弟是全民的共識。德國法律規定,大學經費必須由政府全額支付,而大學收取學費是違法的。政府作為出資者,只是經手人而已。德國民眾不必感謝政府,因為政府並非財富的創造者,而只是財富的調節者或者管家罷了。

其次,德國免費教育具有悠久的傳統。免費的義務教育起源於德國。宗教領袖馬丁·路德是最早提出義務教育概念的人。改革取得勝利後,為使人們都有學習《聖經》的能力,路德頒布了義務教育法。1619年,德國魏瑪公國公布的學校法令規定:父母應送其6-12歲的子女人學,這是最早的義務教育。

1717年,普魯士帝國國王弗裡德裡希·威廉一世頒布了一項《義務教育規定》:所有未成年人,不分男女和貴賤,都必須接受教育。這無疑開創了時代之先河,因為法國制定類似的法規在1880年,而英國則在1882年。威廉一世以卓越的軍事才能和吝嗇出名,奇怪的是,這樣一位吝嗇的國王對教育卻出手大方。

《義務教育規定》的頒布之後,國王對相關的反饋深表憂慮。據聞,不少家長,特別是農村的家長對孩子上學不以為然。許多孩子,尤其是貧困家庭的子弟,不論讀書、書寫與計算均得不到訓練。為此,威廉一世再次下令:普魯士王國內,所有5-12歲的孩子(1754年,增至14歲),必須上學接受學校教育,否則,家長將要被處罰。

1763年,普魯士頒布了全德意志第一部《義務教育法》;後來普魯士統一德意志以後該法在全德國施行;到了1819年,德國基本完善了義務教育法規,從此德國走上了免費義務教育的道路。今天的德國,學生從小學到大學一概免費,就與德國這個古老的傳統有密切的關係。

四、全民實施強制醫保,看病不花錢,但企業主卻不能享受各種社會福利

德國是最早發明現代社會保險的國家,因此有完善的醫療保障體系。只要在德國長期居住的人都必須買保險,公立保險還是私立保險無所謂。換言之,德國實行全民強制保險制度,每個人都必須上保險,沒有自願不自願的問題,對於在德國境內生活的外國人也如此。每個月的醫療保險費用會自動從銀行賬戶裡扣除。

上保險有什麼好處?簡而言之,看病不花錢,甚至在某種條件下還能報銷一些其他附加費用,如配眼鏡等。如果上的是公立醫療保險,手續很簡單,只要把保險卡交給診所或醫院就完事。而對於私立的醫療保險,雖然看病是報銷的,但要自己負擔很小的一部分比例的藥費。公立醫療保險的費用要貴很多,而私立的相對要便宜一些。當年我作為學生在德國只購買了每月25歐元的保險,如果購買公立保險的話,需要花費60歐元以上。

現在德國進行醫療改革,保費上漲了很多,而且看某些科目還需要交納一定費用,例如牙科等。如果已經工作,那麼保費將和工資掛鉤,以醫療保險為例,保費為工資收入的14.25%,僱主與僱員各分攤50%的費用。

如果失業了怎麼辦?這下就發現政府有用處了,可以向政府申請救濟,費用由財政負擔。當然,如果家庭成員中有一個人工作,他就可以增加一丁點錢購買家庭保險,這樣配偶和孩子也相當於享受免費的醫療。從這個角度上說,當一個家庭只有一個人工作的時候,所有人的保險實際上就是一份以家庭為單位的保險。這種以僱員身份得到的醫療保險屬於國家公眾福利保險,所需要繳納的保險費用遠遠低於私人保險。

但是,德國法律規定,企業主是不能享受國家福利醫療保險待遇的,因為他們作為企業所有者,獲得了他人所不能獲得的更多利益,因此他們需要繳納私人保險,也就是政府不補貼任何企業主的各種社會福利,因此在德國的企業主需要為自己的生老病死負責,需要自己存儲退休金,繳納醫療保險。

如果不上保險怎麼辦?2006年我在弗萊堡大學做訪問學者的時候,不想第一個月就上保險,能拖一個月就節省一個月的保費。一天和幾個朋友到游泳館跳水,可能是因為沒有採取保護措施的原因,耳朵突然劇烈疼痛起來。到了診所,醫生看了看,往耳朵裡面塞進去一個藥棉,然後就完事了。醫生收起費來真是毫不手軟,一個小棉球就要280歐元。另外一次是在德國短期考察交流,經過杜塞爾多夫時肚子疼,以為是闌尾炎趕緊前往醫院。醫生檢查了一下,也沒有給什麼藥就開出了240歐元的單子。可見,在德國不上醫療保險,後果很嚴重。



来源:作者博客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