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12月22日訊】「平山湧翠飾華亭,秀水揚波潤鳥鳴。雅境垂綸生愜意,魚知客要主傾情。」它是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地稅系統一處農場的真實景觀。周圍群眾說,這是當地地稅幹部搞接待之處。但調查發現,這並不是牡丹江市地稅系統奢靡之風的全部。(新華網12月12日)
據記者調查,牡丹江市地稅局除了有一個作為高檔休閑度假娛樂場所的山莊,還有一處農場;這個農場有兩個功能,一個是供地稅領導休養,一個是給稅務局裡專供自種的綠色糧食果蔬以及動物肉和禽肉。
這兩處山莊無不體現出兩種特色:奢靡、「特供」。「特供」食品雖然綠色,可折射的是權力生態的污染;高檔娛樂山莊雖然風景宜人,可打造的卻是特權的世外桃源。
不知,這兩個山莊耗費了納稅人多少錢?——高檔娛樂山莊的娛樂設施需要多少錢?養護這個山莊需要多少錢?這個山莊服務人員的工資開銷需要多少錢?「特供」食品材料成本需要多少錢?生產「特供」食品的人工成本需要多少錢?建兩個山莊的土地成本需要多少錢?
若把這些錢當成當地納稅人的年終「紅包」來發,不知每個納稅人可分得多少錢?不知又可以拉動多少消費讓多少產業受益?
據《2010年我國農村寄宿制學校學生食物消費現況》調查:一個月中,1/3的學生吃不到肉,2/3的學生吃不到雞蛋,4/5的學生喝不到牛奶——若把這些錢用於農村寄宿制學校學生的「營養午餐」,不知有多少學生受益?
若把建這兩個奢靡「特供」山莊的錢用來修建幼兒園,不知可以建成幾個幼兒園?這些幼兒園不知可以解決當地多少幼兒「入院難」或者「入院貴」的問題?
可惜,這些錢都「取之於民,用之於稅官」了——用之於稅官的對高品質生活、休閑娛樂的追求去了。這讓納稅人情何以堪?!
說到納稅人,許多人都有一個認識誤區,認為只有繳納了個人所得稅的才算納稅人;其實,社會的每一個消費者都是納稅人——稅務部門向企業徵稅,羊毛出在羊身上,企業最終會把這「落實」到產品的價格上,所以,消費者是通過自己的消費行為納稅的。
「納稅共榮」是一個婦孺皆知的稅務公益廣告,不知牡丹江地稅局的奢靡「特供」山莊何以面對這「納稅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