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12月18日訊】能花大筆資金送「玉兔」登月,買巨額美國外債的中國,卻有學生無錢添置衣被過冬,需要跑步取暖,很多人因此而凍病。這樣的事情發生在貴州省羅甸縣羅悃中學。學校老師呼籲各界伸出援手,助孩子度過難關。
羅甸中學的女學生在四度低溫下用涼水洗頭、洗衣服。
貴州省山區羅甸縣羅悃鎮羅悃中學全校近五百名布依族學生中,有兩百多人急需過冬衣物。
該校其中一名班主任羅力星期二接受採訪時說,這些布依族學生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無力照顧家鄉的孩子。
「在他們很小的時候,他們的父母就到廣東、浙江等地打工,把孩子留在家裡,到上學的時候,每到過年的時候,回來一次。在外務工的父母每月一千多元收入,條件也很差,我們這邊都是少數民族布依族。」
羅力說,學校雖已竭盡所能,但目前有兩百多名學生依然缺少禦寒衣物,處境艱難。
「週一到週五,學校提供免費的早餐、午餐和晚餐,住宿也是免費,但是提供的被褥不能供給全部的學生,現在天冷了,很多孩子沒有被子,我們說,如果要防止感冒,你們週末回家時,帶被子回來,有部分同學帶被子回來,但還有一部分沒有,他們不是不帶,而是沒有被子。平時週一至週五,學校班主任還有老師照顧他們,週末回家如果有爺爺奶奶,由他們照顧,如果沒有,就無人照顧。」
隨著天氣轉冷,目前不少學生出現感冒。
身為班主任的羅力描述學生的狀態時說:「一邊留鼻涕,一邊咳嗽,我看到有幾個同學的手都長了凍瘡。我當時看到兩個女同學一直在咳嗽,又留鼻涕,我跟她們說多穿點衣服,然後她們不說話低著頭,我想她們肯定沒有衣服,不好意思說。女生的衣服我也拿不出來,我沒有。男生的話,我還可以照顧一下,把我的舊衣服拿給他們,現在還沒有到最冷的時候,他們穿的衣服都是很單薄的秋衣。最可憐的是我們班一個同學,從我去年三月份來這裡上課後,他一直穿兩件衣服,一件迷彩服,一件外套,他就把迷彩服穿在外面,外套穿在裡面,穿髒了就把外套穿在外面,一直都這樣,我看到特別不是滋味。」
該校一位名叫楊秀玲的同學語帶傷感的對記者說:「冷啊,這裡沒衣服穿。」
記者:感冒了嗎?
楊同學:感冒了,我們上課時,有很多同學都咳嗽。
記者:現在他們都穿幾件衣服?
楊同學:兩三件。
記者:現在冷怎麼辦?
楊同學:冷了,(晚上)自己找衣服蓋,(白天)冷的話就跑步。
羅老師說,教室的窗戶都是破的。
「被褥很少,有時候兩三個學生擠在一起睡一張床,我去寢室看到,風就從破窗戶或門縫吹進來。」
記者:校舍裡有沒有暖氣?
回答:不可能,我們老師都沒有,不要說學生了。
記者:那你們老師的收入怎麼樣?
回答:國家定的工資多少,我們就多少(一千多元),但是我們每個老師只能關注到一部分人,因為這些老師還要養家餬口。
羅甸是一個貧困縣,該中學校朱校長告訴記者,學生們處於艱難環境已經多年,即使有民政局接濟,也非常有限,因為這種現象,在當地非常普遍。
「學校的學生多數來自農村,我們學校資金比較困難,床被用品確實也比較困難,這是我們山區長期的一個事情,應該是個普遍的問題。」
記者:他們的父母聽說都在外省?
朱校長:有一些到外面打工去了,在外打工的稍微好一點,有一部分人父母都在家,家裡人務農的,生活比較困難。
至於縣民政局有無向該校提供過幫助,朱校長說:「去年民政局資助我們,但是只能給一部分人,就我們全縣來說,各個學校都比較困難,他要平均分配(資源)。」
羅力說,曾有臺灣公益機構到當地援助學生,但是沒有覆蓋到該鎮。
「有一個臺灣的公益機構經常來我們當地,當時他們的覆蓋範圍不到我們學校,到縣城的學校去了,感覺被關注的程度很低。」
記者:民政局有沒有關注過?
回答:這邊類似鄉鎮學校很多,名額分配下去的時候,有杯水車薪的感覺,很少。
北京一家民間公益性機構日前發出呼籲,希望社會各界向山區這些貧困學生伸出援手。
發起者之一李小姐對記者說:「我們目前號召身邊的朋友,先整理一下舊衣服,還聯繫了貴州的一個公益機構,可以捐一些物資,但是物資的質量就不能保證,可能有的是質量不好的物資。」
巧合的是,記者截稿前獲悉,當地民政局致電該校,將在下週向貧困生送去棉被等救助物資。
原標題:RFA獨家:貴州山區貧困生無冬衣 兩三學生一床被兩件衣服四季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