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11月12日訊】中國信訪制度正在進行重大變革,中央對各省市不再搞全國範圍的信訪排名、通報,有關部門確立了「把矛盾化解在當地」的新思路。不過,這種改革能否真正實現公平公正,能否改變有冤無路訴的現實,實在讓人懷疑。
信訪排名制度始於二○○五年一月。根據《信訪條例》規定,全國各級政府應當建立健全信訪工作責任制,對信訪工作中的失職、瀆職行為,追究有關責任人員的責任,並在一定範圍內予以通報。自此以後,國家信訪部門每月會對各省的「非正常上訪」人次數進行排名,各省市信訪部門也會對各地市排名,直至縣市及鄉鎮政府。
由於信訪案件多發於基層,縣市級及鄉鎮政府的信訪工作,隨即成為對當地黨政幹部政績考核的指標之一,並逐步演化為各級黨政領導成為信訪責任人,其轄區內訪民的進京上訪次數與黨政領導的升遷直接掛鉤,各地對此還出臺了詳細的評分體系。
在巨大政治壓力下,各地信訪部門不惜採取各種手段截訪,甚至僱用黑保安,設置黑監獄,遂引發許多駭人聽聞的惡性事件。早前北京昌平「黑監獄」事件曝光,有人以幫助地方政府維穩為名成立公司,與五個省市的政府簽訂協議,專門幫助地方政府攔截上訪人士獲利,並將他們非法關押。
花錢維穩 本末倒置
該公司明碼實價收取費用:穩控費每人二百元,強制費每人四百元,火車押送特保每天五百元,開車押送每公里十二元。二○○八年,其營業收入便高達二千一百多萬元。堂堂大國首都,竟有可以隨便抓人關人的黑監獄,對手無寸鐵的各地訪民任意施暴,強制遣返,簡直匪夷所思。
信訪排名與截訪耗費了地方政府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全國每年維穩費用高達七千多億,比軍費還要高。據說六、七年來,湖南基層政府花在「上訪媽媽」唐慧一個人身上的錢便上百萬元。如果將這些錢用在百姓身上,試問能夠辦多少得民心的實事呢?
百姓蒙冤上訪,是法律賦予的合法權利,古往今來皆有,當局卻視之為不穩定因素,若非心中有鬼,為何如芒在背?當局一味截訪、息訟,美其名曰維護社會穩定,不如說是維護既得利益集團利益,不如說是維護地方官員的頂上烏紗!
社會不怕有矛盾,只怕矛盾沒有宣泄的渠道。古代中國就有「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典故,難道今之官員沒有這麼一點常識?現在當局進行信訪改革,固然減輕了信訪官員的政治壓力,但並沒有解決信訪多發的源頭。中國冤民之所以多如繁星,關鍵在於官員不是為人民服務,而是為人民幣服務,為有錢有勢者保駕護航,一日不能改變這股歪風,所謂的改革只會是修修補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