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內貶外升真相

作者:許一力 發表:2013-11-06 09:4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2013年11月06日訊】近期,全民都在思考人民幣對外升值對內貶值的現象,這個話題極度升溫。

一個一直讓公眾鬧不明白的問題是——既然人民幣不斷承受著所謂升值的壓力,那麼為什麼我們手中的錢,反而越來越不值錢了呢?

話題起源於一個專家用大米作為標的,非常直觀的展示了10年來人民幣購買力的下滑程度——某種在2005年為1.90元/斤的大米,在當下已經高達3.30元每斤,按照這個比例測算,人民幣10年間的貶值幅度高達43%。而人民幣對外匯率則是另外一重光景。8年來,受到對外貿易、政治等多重因素影響,多年的出口順差讓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升值超過34%。

人民幣的對外升值很好理解,經濟發展這麼迅速的中國,常年出口保持順差,賺回來大量美元,按照正常市場規律,人民幣會迅速升值致進出口平衡。為了不至於升值過快而保持多出口,必然需要多餘人民幣來對沖美元,人民幣需求增加,長期保持升值趨勢。

對內對外的一升一降之間,人民幣外升內貶非常明顯。

主要矛盾還是在人民幣的對內貶值上,為什麼總覺得人民幣在國內越來越不值錢呢?

筆者之前出過一篇研究報告,次貸危機以來,中國和美國同樣使用了寬鬆的貨幣政策,只是中國並沒有名義上的QE,但幾次大投資實際上就是大規模人民幣超發的過程。

然而,從實際情況上看,中美雙方的貨幣購買力變化的差異是非常明顯的。中國方面的貨幣貶值自不用說,但美國方面,美元的貶值卻並不明顯。四輪QE之後,美國至少釋放了20萬億美元的流動性,然而美國通脹率水平卻仍然維持不足3%的年增長率。對比美元商品的價格也可以發現,至少最近5年以來,美元購買力的縮水是微乎其微的。

為什麼美元購買力沒有出現大規模下滑?

這裡存在一個人民幣與美元最大的差異,那就是,美元是世界貨幣,美聯儲發行的大量美元,並不在美國經濟體內流通,因此美國貨幣濫發並未給美國帶來太大的通脹壓力。

而人民幣由於並非國際貨幣,在內部發行如此巨大數額的貨幣,必然造成通脹壓力。

在過去七八年的時間內,大量貨幣被國內房地產市場和股市期貨等虛擬市場吸收,要不然何止是貶值43%,可能都是貶值好幾倍了。但仍然有大量貨幣流通到了日常生活用品市場,帶來通脹壓力。

說白了,有人收納了美聯儲印發的巨量美元,是誰呢?

答案很明顯——是中國。或者說,是以中國為代表的勞動力輸出國家。

中美最大的差距就在於世界貨幣的所有權。美元世界貨幣的定位,帶給美國的就是可以調用全球資源的巨大便利性。

美國低收入階層可以在沃爾瑪輕而易舉地購買到低價消費品,孩子們可以在大賣場隨意購買廉價玩具。而這些消費品,恰恰是來自於中國。

而近年來,雖然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在上升,但仍然有其它新興的勞動力市場不斷湧現,舉例來說,斯里蘭卡目前平均勞工成本只有中國的五分之一,總有經濟體在製造業低端願意辛苦賺取綠票子,為美國提供低價物品。

這些美元的「下家」們又生活如何呢?這也是我們探討人民幣內貶外升的關鍵。

通常來說,中國企業在與美國交易之後,老百姓或企業賺到美元。如果馬上拿著美元去美國消費,那麼意味著手持美元的老百姓或企業同樣可以享受到美元的高購買力優勢。

但實際情況卻大相逕庭。因為中國的強制結售匯制度,企業無法保留美元資產,這意味著每與美國交易一美元,中央銀行就要印6到7人民幣進行匯兌。

於是就形成了一個怪圈——中國老百姓生產的商品,被美國老百姓用美元買走了,美元被中國政府拿走了;美國老百姓得到了商品,中國政府得到了美元,而中國老百姓唯一得到的,就是手裡越來越多的人民幣。

這樣看似皆大歡喜的結局背後:美國國內商品總量上升,對沖了美元超髮帶來的購買力下滑。而中國國內的商品卻大量流向美國,僅僅是貨幣總量大幅增長。

這樣的話,中國的經濟結構出現了非常大的錯位,貨幣增長與商品增長錯位,美元需求和進出口順差錯位。於是,中國這樣的國家成功的成為了美國轉嫁貨幣危機的一個嶄新市場,內貶外升的壓力不斷擴大。

這種制度形成了當前中國貨幣結構的尷尬局面——人民幣升值壓制中國出口,購買力下降壓制內需,於是表面繁榮的經濟增長之下,反而有大量的風險潛藏。

當然我們可以做個假設,實際上如果中國不注重出口,反而將商品用內需消化(假設有如此旺盛的內需),那麼商品與貨幣的錯位也不會這麼嚴重。甚至,假如我們給美國打白工——不要工錢,免費出口商品。

那麼同樣的也意味著商品和貨幣的錯位不會到今天這種程度。然而,以上兩種純理論顯然無法達成,反而是最為實際的出口辦法,造成了今天商品與美元雙雙遠離中國市場,而僅僅有人民幣留下的尷尬局面。

中國內貶外升的主因,根源在於世界貨幣地位的缺失,次根源在於我們的人民幣對沖機制,強制結售匯造成的大量外匯佔款,老百姓出口只是賺到了可笑的通貨膨脹。

反映到具體層面,就是人民幣沒有貨幣危機的轉嫁能力、沒有企業的創新能力、沒有操縱全球資源的能力。再加上經濟增長帶來的投資需求,大量貨幣超發,大量商品出口,而為了維持出口,中國政府還要不斷向市場投放人民幣來購買美元以抑制人民幣升值,進而帶來的就是出口與貨幣需求間的二次錯位,進一步加劇內貶外升的尷尬趨勢。

中國在美國賺得越多,老百姓手裡的人民幣反而越不值錢,這實在是一個過於諷刺的局面。

而打破這種局面的辦法:

一個是人民幣的走出去戰略。只有人民幣成為歐元、美元之類的准世界貨幣,才能實現貨幣數量像更廣闊的商品市場的對接,如此一來,通過全球貿易中人民幣的結算身份,完成錯位的貨幣數量的擺正,進而強化人民幣的購買力水平。

另外一個是想方設法加大內需。我們是全世界最大的生產國,美國是最大的消費國,最大的生產國GDP能超越最大的消費國麼?從80年代日本和德國試圖超越美國的情況來看,這些生產國最後必須依靠強大的出口。

因為GDP大起來之後,生產的東西越來越多,而日本德國國內也就那麼點人,國內消費不了,必然需要出口。只是出口這個東東太不靠譜了,想要多出口到美國就要看美國臉色。這些國家在GDP超越的時候,看的是美國臉色,那還能超越麼?

反觀中國,人口多,潛在內需大,這就是我們最大的優勢。可惜的是,我們在超越美國的時候,走上了一條和日本德國一樣的出口導向為主的超越路線。

這是我們需要反思的,為什麼國內的內需就是上不去?如果國內的內需上去了,用不著出口導向了,那才是真正超越美國GDP的時候,順便也解決了我們人民幣老是對內貶值太快的問題。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BWCHINESE中文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