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7日,德國慕尼黑傳統啤酒節。( Alexandra Beier/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3年11月02日訊】在國內時我們組天天跟德國人打交道,那時我以為對德國人很瞭解,認為德國人最大的優點是守時,最大的缺點是小氣。但來到德國多年以後,我才一點一點地對他們有了新的瞭解。
單位裡,有一位德國同事,名叫沃斯,他來中國工作已經一段時間了,在業餘時間還學習中文。出於友情,一次他請我們組的人週末到他家去喝啤酒。
週六下午,我們組的6個人懷揣著吃點正經德國飯的夢想一起高高興興地騎車到了他的家。由於跟沃斯很熟了,大家就在客廳的四周隨意地圍成一個圈坐下來。
一會兒沃斯客氣地挨個問要不要喝啤酒,大家覺得連個桌子都沒有,怎麼喝啊?怎麼吃飯哪?難道要干喝嗎?這時只有三位男士表示願意喝,結果他們幾個人就真的干喝起來。喝完一杯後沃斯又問要不要再喝。
我們誰也沒有把這就當成「請客」的全部了,還在默默地等著沃斯擺桌、上菜。誰知沃斯一點動靜都沒有。我們互相之間也不敢說什麼,因為沃斯學中文,怕他能聽到,所以就只有默默地等。
有愛說話的,這時也沒了興趣,就是東拉西扯地說幾句沒用的。再過一會兒,大家連話都懶得說了,就是木木地呆坐著。再到後來真的感到很尷尬了,有離書架近的就拿起書來看,離櫃子近的就歪著腦袋欣賞裡面的擺設。沃斯的表情也很莫名其妙,他坐在正中間一口一口地慢慢抽煙。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他問了一句最不該問的話,「你們怎麼到我這裡看書來了?!」我們聽了,真是氣不打一處來,也不敢發作,心裏想,明明是你請客,說來喝酒,怎麼老不開始呢?連個桌子都沒有,這不是誠心作弄我們嗎?
這時組裡年齡最大的老張突然冒出來一句,「我們都吃過飯了。」我們都覺得沃斯應該聽明白了,這是在挖苦他,誰知他好像沒聽見一樣,只是笑了笑。
時間終於到了我們可以說再見的時候了,我們個個像解脫了似的,飛快地離開了他的家。
一路上大家都很生氣,有一種被耍弄了的感覺。大家都知道德國人摳門,沒想到竟然摳門到這個地步。記得沃斯剛來中國時的第一個月就買了一輛自行車,我們陪他逛北京的時候他很隨意的就買了一件襯衫替換了他身上穿的衣服。而這些東西都是我們當時攢一年的錢都不捨得買的。他明明很有錢卻還是那麼摳門。
小王說,他在去廚房拿東西的時候看見那裡擺了五瓶啤酒。哇,我們六個人,他就買了五瓶啤酒!從這以後六個人喝五瓶啤酒的故事就成了我們組罵德國人摳門的笑話了。
後來我來到了德國,漸漸地知道了一些德國人的生活習慣,也知道了沃斯的表現是正常的了。
德國人說喝點什麼就是喝點什麼,可能是啤酒,可能是葡萄酒,也可能是果汁,但與吃飯沒有關係,就是干喝。我在婆婆家,看他們喝酒時,也是誰想喝誰喝,都是自己拿自己的,喝一瓶拿一瓶,一般都不就菜。
現在回想起來那天我們確實是冤枉了沃斯,這是中德文化上的差異,而不是沃斯小氣。可我也奇怪,沃斯非常喜歡中文的,已經學了好幾年了,而且在中國也呆了很長時間了,怎麼就不瞭解中國人的習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