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10月25日訊】中國的債務問題正在變得令人吃驚。
中國開始對地方政府不斷上升的債務展開審計。僅在數週前,WSJ稱,中國已經允許地方政府通過短期借款的方式來展期債務。另外,一些銀行壞賬沖銷規模上升了兩倍,以彌補損失。
地方政府債務是中國政府實施宏觀經濟政策的阻礙因素。總所周知,中國政府希望擺脫高風險的投資驅動型增長模式,部分原因在於化解房地產投機泡沫。
但是,由於缺乏監管,地方政府債務規模迅速擴大,這阻礙了中國向消費拉動型經濟增長模式穩步轉變。
2010年,中國審計署估計地方政府債務規模約為人民幣10.72萬億元(1.75萬億美元),佔GDP的27%。但是,自此以後,中國地方政府債務規模迅速攀升。有人估計,地方政府目前的債務規模已經達到GDP的60%,其中多數債務來自特別投資工具(SIV),後者能夠繞過中央政府設定的借款限制。有些人熟悉華爾街在金融危機前的資金拆借。對他們而言,SIV似乎並不是好兆頭。
在地方政府債務激增問題上,中央政府也難辭其咎。
多年來,中央政府一直設定通常不低於8%的經濟增長目標,並向省級和市級政府施壓,希望他們能實現該目標。一些地方政府官員的解決方案很簡單,即先征地,然後再借款開發房地產。在很多情況下下,這些官員們不會考慮新住宅和辦公樓的未來需求有多大。
Kynikos Associates對沖基金經理Jim Chanos稱這種情況為「通往地獄的腳踏車」。地方政府未來某一時刻將被迫「下車」。屆時,地方政府債務規模將難以持續。WSJ的Michael J. Casey稱,目前來看,地方政府擺脫這種情況的時刻似乎已經來臨。
難怪中國政府已經在想辦法使銀行和借款人準備好面臨困境。
WSJ消息人士稱,信貸規則修訂案可能包含允許更多地方政府發行短期債券的條款。因此,地方政府就可以用發債所得資金來償還到期債務。
當然,這只能把問題拖後數月或數年。中國政府大概希望經濟解釋已經恢復,這樣地方政府就更容易籌到資金,債務問題也會迎刃而解。但是,這是一廂情願的想法。
現在,中國銀行業已經在大規模沖銷壞賬。中國最大的幾家銀行在今年上半年沖銷了人民幣221億元(約合36億美元)的壞賬,為去年同期的3倍。
樂觀者認為,中央政府還有政策空間。畢竟,IMF預計,中國2013年債務總額僅佔GDP的21.3%。
但是,如果對中國的債務規模進行任何合理分析,那麼我們必須把地方政府、國企和國有銀行的債務都計算在內。這三類機構可視為中央政府的延伸,這意味著其負債最終也由中央政府負債。中央政府可以消化這些債務,但如果救助規模過於龐大,那麼這將嚴重限制政府刺激經濟增長的效果。
惠譽最近報告顯示,截止2012年底,中國債務總額佔GDP的比重達到198%,高於2008年的125%。另外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中國GDP增速自2012年以來已降至7.5%左右;截至9月份,中國最大幾家銀行的房地產貸款餘額同比增加了19%。
来源:華爾街見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