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10月21日訊】20世紀90年代末,在中國銀行面臨壞賬累積加劇時,北京當局伸出了援手。金融內部人士仍把此舉視為是必要的、明智的和勇敢的。實際正相反,紓困銀行是個壞主意。重複這一做法將是個錯誤。
就跟現在一樣,銀行當時放貸步伐過快,1984年到1997年間的貸款年均增速達到了24%。但這種放貸速度無法永遠持續下去。到了1998年,隨著不良貸款開始增加,放貸速度降到了15%,並在隨後兩年跌至8%和6%。到了那時,銀行體系的壞賬率接近了30%。
要是當時政府什麼都沒做,信貸放緩或會強迫貸款收縮甚至衰退。這對中國經濟或許是個隱形的福祉:信貸分配質量或因此得到改善。
可惜的是,這種必要的調整從來沒有發生過。相反,中國當局成立了四家資產管理公司——信達、東方、華融和長城——來接管「有毒」貸款。 1999到2005年間,這四家公司接管了約2萬億元(參考今天匯率約3000億美元)的壞資產。他們是按照1美元100分的標準接受的,沒有強迫銀行減記。
這樣做產生了兩大副作用。首先,它給所有人留下了錯誤的希望,以為銀行突然變得穩健了,一旦壞賬再度累積,政府還將介入紓困。其二,它給銀行留下了大量流動性。由此注入的股權相當於貸款餘額的20%。就這樣大筆一揮,銀行獲得了大量通脹勢能。
加大印鈔、消除痛苦
隨後到來的就是通脹和更多貸款。1999-2000年政府開始出現了15%到19%的預算赤字。因此,為籌措紓困資金,財政部要求貨幣印刷當局開啟印鈔機。利率也被大規模削減。結果是接下來的三年間,貸款年均增長率達到了21%。由此導致的開支和投資為財政部帶來了巨額的銷售稅和股息,在隨後幾年裡再次幫助重組了銀行。
如今,銀行沈迷於快速的貸款增長。就連20%的存款準備金也不足以消除銀行裡這些額外「大馬力」貨幣的能量。隨後的IPO和籌資進一步增強了它們的「火力」,從2000年後,銀行平均貸款增速增加到了16.6%。
但是明顯的貸款機遇沒有、也不可能增加得那麼快。這意味著銀行競相尋找新客戶並降低了信貸標準,不管有意還是無意。這幾乎注定著危機一定會發生。
重蹈覆轍
成立這些資產管理公司真的必要嗎?不見得。有關資產管理公司有兩大錯誤的想法。首先,儲戶從來不會面臨風險。90年代末,公眾對銀行的信心顯然沒有受到侵蝕,儘管政府公開承認所有銀行已技術性破產。部分金融機構破產了,但沒有儲戶蒙受損失。
第二,銀行從來沒有面臨資本危機。為了適應過去三十年的雙位數貸款增速,銀行當然需要更多資本。但是,假如這些貸款中的多數從沒發生過,整個經濟體的境遇可能會好很多;何況借款人不可能同時無法償債,因此信貸增速將會下降,而不是整體崩潰。
到今天,世界各國又開始擔心起中國的壞賬問題了。要求重新進行資本重組的呼聲很高,但是這樣做將是個嚴重的錯誤。
最有利於中國金融體系的做法應該是,通過特殊股息支出削減精簡銀行規模,允許它們的放貸能力逐漸下降。這樣應能迫使銀行加強貸款紀律,減少信貸分配低效的風險。
部分悲觀主義者認為,中國銀行壞賬佔整體貸款比例超過了10%,足以抹掉整個銀行業資本。但是,只要投資者對銀行的信心依舊充足,發放出去的貸款不會同時得不到償付,壞賬就不會成為多大的問題。一舉紓困銀行只會讓它們更加膽大妄為,犯下同樣的錯誤。
来源:財經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