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10月11日訊】中新網10月7日消息,10月7日,2013年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者,為美國大學工作美國科學家詹姆斯.羅斯曼和蘭迪.舒克曼、德國科學家湯瑪斯-C.蘇德霍夫因,他們的研究成果是細胞運輸系統的膜融合。這一突破性發現解釋了為什麼胰島素釋入血液時會有變化、神經細胞之間的資訊傳達,以及病毒感染細胞的方式。湯瑪斯-C.蘇德霍夫因在美國大學工作。
每年諾獎頒獎日,都使中國人有異樣感覺。截止2011年為止,美國已經有300多位諾獎獲者,英國有90多位諾獎獲者,德國有80多位諾獎獲者,法國有50多位諾獎獲者,日本有17位諾獎獲者,彈丸之以色列也有近10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而中國喜馬拉雅山對鄰印度也起碼有詩人泰戈爾獲諾文學獎,科學家拉曼因研究光散射發現拉曼效應獲諾物理學獎,德蕾莎修女因創辦慈善事業獲諾和平獎。西方國家拿諾獎如探囊取物,中國除了得了中國人不歡迎的兩個和平獎,還有莫言的文學諾獎外,科學諾獎一個也拿不到。
是中國人不適合做諾獎人選嗎?中國人科諾獎連邊也沾不上原因是什麼?首先應該是中國人的生存思維有問題。這裡說的思維問題是指人的生存價值觀問題。你去問問那些鼓勵孩子上大學的話,保準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之類。等級觀念的牢籠束縛下,生存就是為了出人頭地,光宗耀祖,很少有人教育孩子搞科學研究。市場經濟時代,少年兒童選擇做官發財做明星企業家的有多少?立志從事科學研究者有幾何?選擇專業的時候,中學畢業生對於商科的熱情已經遠遠超出了科學。「官本位」是中國傳統觀念中最能扼殺孩子科學創造性的殺手鐧,我們的做人教育到底給孩子多少科學的素養?
其次,應試教育扼殺了中國孩子的創造性。學生從小學到高中,甚至到大學,伴隨的是接連不斷的各種各樣的考試。有人問楊振寧,科學家中有沒有「高考狀元」?楊振寧笑說:「按照中國的高考標準,我們都是差生,在中學裡,都排在十名以後。」中國學生總是希望從老師得到「標準答案」,而科學研究需要不斷變化與發展思維。諾貝爾獎獲得者朱棣文說,考試並不重要,學生也不要只滿意一個解決方案;重要的是培養一種科學直覺的習慣,用不同方式看待問題。而在中國現階段教育框架下,即使有不錯的「科學苗子」,也慢慢變成角逐分數的機器了。而有志於培養孩子創造性研究的教師,也並不是現今這種教育體制所歡迎的。
中學階段的文理分科完全是應試教育的結果,是隔離學生創造思維的一堵牆,使許多學生思維上畫地為牢。現代科學發展的基本趨勢是文理滲透,學科交叉,狹窄的知識面與專業領域勢必會影響到學生創造能力的發展。這種狀況只會產生工匠式的研究者,很難產生大師級的人物。卓有成就的人物都具有多學科的知識背景。現代語言學之父索緒爾早年曾學習物理和化學,美國結構主義語言學的代表人物博厄斯曾經獲得過物理學博士學位……具有廣博的知識面可以使研究者具有更廣的視野,更容易產生創造性的思想。
再次,中國高校科研環境不盡如人意,創造性教育課題很值得懷疑。科學研究需要具有科學的精神和態度,需要研究者具有對科學的熱情和持之以恆、堅韌不拔的毅力,所有的諾獎獲得者無一不是對科學具有濃厚的興趣,現今中國不但社會普遍缺乏科學精神氛圍,高校也是死讀書讀死書。高校一方面循規蹈矩步調同一培養學生,對有個性特質標新立異的學生常常視為「異類」要「會商」你;另一方面,實用主義教學環境使學生產生就業投機心理,那裡還有獻身科學的思想準備和為科研甘願清貧的人生目標?
中國960萬平方公里廣袤土地13.4億芸芸眾生,全世界最多的人口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全世界最多大中小學和幼稚園,全世界培養出數量最多專本生,全世界人數最多的碩博博士後,中國重金打造的幾十所重點大學,但中國培養不出一個科學諾獎得主,是中國孩子不夠聰明?大學怪中學教師應試教育領孩子死摳書本死算題。中學怪小學老師佈置高居世界前列作業壓斷了中國孩子想像的翅膀。小學老師又會賴幼稚園阿姨過早對幼兒進行填鴨扼殺了幼兒活潑天性。幼稚園老師怪家長,說家長從小就把孩子當「爺爺」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哪裡還有創造精神。
輿論怪政府,說科舉制度已經結束上百年了,可是考試指揮棒仍然主宰學校一切。教育部一個教材教學生,全國全省一份試卷考學生,一個考評模子考教師考學校,學生哪裡來創造精神?政府官員說,「教育不能完全照搬西方辦學模式,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中國教育似乎沒有出來負責的,中國教育正是:楊柳岸,曉風殘月,千里煙波,不知歸何處。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副校長顧也力說「素質教育到了大學階段才開始絕對晚了,必須從幼稚園開始。孩子們從重點小學一直讀到重點大學思維完全是僵化的。日本人口遠沒有我們多但已有14個諾貝爾獎獲得者,獲獎者說只要你有100個幻想,一個實現了就能獲獎。幻想是自己創造的,不是老師灌輸的,中國諾獎在幼稚園已經被槍決」。顧校長說得完全是實話。
人類進步的方向就是兩面大旗,一是民主一是科學,當著專制的教育壓迫學生科學思維了,科學就只剩下了「進口」與「借鑒」,「複製」與「粘貼」,科學「硬碟」裡我們的「硬體」就可憐了。優秀人才爭著往國外跑,中國科學就沒有希望;優秀人才爭著往官場擠,中國科學就沒有希望;中國沒有人去反思教育的痼疾,不光諾獎離我們越來越遠,中國社會也越來越沒有希望。諾獎頒布日,中國有人「難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