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瀰漫世界茶祖 盤點中國十大名茶(組圖)


【看中國2013年10月05日訊】中國十大名茶由1959年全國「十大名茶」評比會所評選,包括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黃山毛峰,廬山雲霧茶,六安瓜片,君山銀針,信陽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鐵觀音,祁門紅茶。

西湖龍井,是綠茶中最有特色的茶品之一,素有「天堂瑰寶」之稱,居中國名茶之冠。產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周圍的群山之中。杭州不僅以美麗的西湖聞名於世界,也以西湖龍井茶譽滿全球。西湖群山產茶已有千百年的歷史,在唐代時就享有盛名,但形成扁形的龍井茶,大約還是近百年的事。相傳,乾隆皇帝巡視杭州時,曾在龍井茶區的天竺作詩一首,詩名為《觀採茶作歌》。

西湖龍井茶向以「獅(峰)、龍(井)、雲(棲)、虎(跑)、梅(家塢)」排列品第,以西湖龍井茶為最。龍井茶外形挺直削尖、扁平俊秀、光滑勻齊、色澤綠中 顯黃。沖泡後,香氣清高持久,香馥若蘭;湯色杏綠,清澈明亮,葉底嫩綠,勻齊成朵,芽芽直立,栩栩如生。品飲茶湯,沁人心脾,齒間流芳,回味無窮。

龍井茶區分布在西湖湖畔的秀山峻嶺之上。這裡傍湖依山,氣候溫和,常年雲霧繚繞,雨量充沛,加上土壤結構疏鬆、土質肥沃,茶樹根深葉茂,常年瑩綠。從垂柳吐芽,至層林盡染,茶芽不斷萌發,清明前所採茶芽,稱為明前茶。炒一斤明前茶需七八萬芽頭,屬龍井茶之極品。龍井茶的外形和內質是和其加工手法密切相聯的。

龍井茶含氨基酸、兒茶素、葉綠素、維生素C等成分均比其它茶葉多,營養豐富,有生津解渴、提神益思、消食利尿、除煩去膩、消炎解毒等功效。好茶還需好水泡,龍井茶與虎跑泉並稱杭州「雙絕」,若二者相配,則香更濃、味更醇,歷來為世人所稱道。

洞庭碧螺春茶產於江蘇省吳縣(今屬蘇州市)太湖洞庭山。太湖遼闊,碧水蕩漾,煙波浩渺。洞庭山位於太湖之濱,東山是猶如巨舟伸進太湖的半島,西山是相隔幾公里、屹立湖中的島嶼,西山氣候溫和,冬暖夏涼,空氣清新,雲霧瀰漫,是茶樹生長得天獨厚的環境,加之採摘精細,做工考究,形成了別具特色的品質特點。碧螺春茶條索纖細,捲曲成螺,滿披茸毛,色澤碧綠。沖泡後,味鮮生津,清香芬芳,湯綠水澈,葉底細勻嫩。尤其是高級碧螺春,可以先沖水後放茶,茶葉依然徐徐下沉,展葉放香,這是茶葉芽頭壯實的表現,也是其他茶所不能比擬的。因此,民間有這樣的說法:碧螺春是「銅絲條,螺旋形,渾身毛,一嫩(指芽葉)三鮮(指色、香、味)自古少」。

碧螺春茶從春分開採,至穀雨結束,採摘的茶葉為一芽一葉,對採摘下來的芽葉還要進行揀剔,去除魚葉、老葉和過長的莖梗。一般是清晨採摘,中午前後揀剔質量 不好的茶片,下午至晚上炒茶。大多仍採用手工方法炒制,其工藝過程是:殺青--炒揉--搓團焙乾。三個工序在同一鍋內一氣呵成。炒制特點是炒揉並舉,關鍵 在提毫,即搓團焙幹工序。

黃山毛峰茶產於安徽省黃山。黃山是我國景色奇絕的自然風景區。那裡常年雲霧瀰漫,雲多時能籠罩全山區,山峰露出雲上,像是若干島嶼,故稱雲海。黃山的松或 倒懸,或愜臥,樹形奇特。黃山的岩峰都是由奇、險、深幽的山岩聚集而成。 雲、松、石的統一,構成了神秘莫測的黃山風景區,這也給黃山毛峰茶蒙上了種種神秘的色彩。黃山毛峰茶園就分布在雲谷寺、松谷庵、吊橋庵、慈光閣以及海拔 1200米的半山寺周圍,在高山的山塢深谷中,坡度達30一50度。這裡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上層深厚,空氣濕度大,日照時間短。在這特殊條件下,茶樹天天沉浸在雲蒸霞蔚之中,因此茶芽格外肥壯,柔軟細嫩,葉片肥厚,經久耐泡,香氣馥郁,滋味醇甜,成為茶中的上品。

黃山毛峰茶起源於清代光緒年間,黃山茶的採制相當精細,認清明到立夏為採摘期,採回來的芽頭和鮮葉還要進行選剔,剔去其中較老的葉、莖,使芽勻齊一致。在 製作方面,要根據芽葉質量,控制殺青溫度,不致產生紅梗、紅葉和殺青不勻不透的現象;火溫要先高後低,逐漸下降,葉片著溫均勻,理化變化一致。每當制茶季 節,臨近茶廠就聞到陣陣清香。黃山毛峰的品質特徵是:外形細扁稍捲曲,狀如雀舌披銀毫,湯色清澈帶杏黃,香氣持久似白蘭。

巍峨峻奇的廬山,自古就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稱。廬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山從平地起,飛峙江湖邊,北臨長江,甫對鄱陽湖,主峰高聳入雲,海拔1474米。

山峰多斷崖陡壁,峽谷深幽,縱橫交錯,雲霧漫山間,變幻莫測,春夏之交,常見白雲繞山。有時淡雲飄渺似薄紗籠罩山峰,有時一陣雲流順陡峭山峰直瀉千米,傾注深谷,這一壯麗景觀即著稱之廬山「瀑布雲」。蘊雲蓄霧,給廬山平添了許多神奇的景色,且以雲霧作為茶葉之命名。

據載,廬山種茶始於晉朝。唐朝時,文人雅士一度雲集廬山,廬山茶葉生產有所發展。相傳著名詩人白居易曾在廬山香爐峰下結茅為屋,開闢園圃種茶種藥。宋朝時,廬山茶被列為「貢茶」。廬山雲霧茶色澤翠綠,香如幽蘭,昧濃醇鮮爽,芽葉肥嫩顯白亮。

廬山雲霧茶不僅具有理想的生長環境以及優良的茶樹品種,還具有精湛的採制技術。在清明前後,隨海拔增高,鮮葉開採朔相應延遲到「五一」節前後,以一芽一葉為標準。採回茶片後,薄攤於陰涼通風處,保持鮮葉純淨。然後,經過殺青、抖散、揉捻等九道工序才製成成品。

六安瓜片是國家級歷史名茶,中國十大經典綠茶之一。 六安瓜片(又稱片茶),為綠茶特種茶類。採自當地特有品種,經扳片、剔去嫩芽及茶梗,通過獨特的傳統加工工藝製成的形似瓜子的片形茶葉。

「六安瓜片」具有悠久的歷史底蘊和豐厚的文化內涵。早在唐代,《茶經》就有「廬州六安(茶)」之稱;明代科學家徐光啟在其著《農政全書》裡稱「六安州之片茶,為茶之極品」;明代李東陽、蕭顯、李士實三名士在 《詠六安茶》中也多次提及,曰「七碗清風自六安」「陸羽舊經遺上品」,予「六安瓜片」以很高的評價;「六安瓜片」在清朝被列為「貢品」,慈禧太后曾月奉十 四兩;大文學家曹雪芹曠世之作《紅樓夢》竟有80多處提及,特別是「妙玉品茶(六安瓜片)」一段,讀來令人蕩氣迴腸;到了近代,「六安瓜片」被指定為中央軍委特貢茶;1971年美國前國務卿第一次訪華,「六安瓜片」還作為國家級禮品饋贈給外國友人。可見, 「六安瓜片」在中國名茶史上一直佔據顯著的位置。

君山黃針我國著名黃茶之一。君山茶,始於唐代,清代納入貢茶。君山,為湖南嶽陽市洞庭湖中島嶼。島上土壤肥沃,多為砂質土壤,年平均溫度16∼17度,年降雨量為1340毫米左右,相對濕度較大。春夏季湖水蒸發,雲霧瀰漫,島上樹木叢生,自然環境適 宜茶樹生長,山地遍佈茶園。 清代,君山茶分為「尖茶」、「茸茶」兩種。「尖茶」如茶劍,白毛茸然,納為貢茶,素稱「貢尖」。君山銀針茶香氣清高,味醇甘爽,湯黃澄高,芽壯多毫,條真 勻齊,著淡黃色茸毫。沖泡後,芽豎懸湯中沖升水面,徐徐下沉,再升再沉,三起三落,蔚成趣觀。

君山銀針茶於清明前三四天開採,以春茶首輪嫩芽製作,且須選肥壯、多毫、長25∼30毫米的嫩芽,經揀選後,以大小勻齊的壯芽製作銀針。製作工序分殺青、攤涼、初烘、復攤涼、初包、復烘、再包、焙乾等8道工序。

洞庭碧螺春茶風格獨具,馳名中外,常用之招待外賓或作高級禮品,它不僅暢銷於國內市場,還外銷至日本、美國、德國、新加坡等國。

信陽毛尖主要產地在河南省信陽市浉河區西部的浉河港、董家河、吳家店鄉的深山區、南部東雙河、柳林、李家寨、譚家河、十三里橋以及平橋區的平橋鎮等鄉鎮的部分高山區和淺山區。信陽毛尖素來以「細、圓、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濃、湯色綠」的獨特風格而飲譽中外。

唐代茶聖陸羽所著的《茶經》,把信陽列為全國八大產茶區之一;宋代大文學家蘇軾嘗遍名茶而揮毫讚道:「淮南茶,信陽第一」;信陽毛尖茶清代已為全國名茶之一,1915年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1958年評為全國十大名茶之一,1985年獲中國質量獎銀質獎,1990年「龍潭」毛尖茶代表信陽毛尖品牌參加國家評比,取得綠茶綜合品質第 一名的好成績,榮獲中國質量獎金質獎,1982年、1986年評為部級優質產品,榮獲全國名茶稱號,1991年在杭州國際茶文化節上,被授予「中國茶文化 名茶」稱號,1999年獲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金獎。信陽毛尖不僅走俏國內,在國際上也享有盛譽,遠銷日本、美國、德國、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等10多個 國家和地區。

信陽毛尖是信陽的名茶,在唐代就有記載,唐代陸羽《茶經》和唐代李肇《國史補》中把義陽茶列為當時的名茶。宋朝,在《寧史·食貨志》和宋徽宗趙佶《大觀茶 論》中把信陽茶列為名茶。元朝,據元代馬端臨《文獻通考》載:「光州產東首、淺山、薄側」等名茶。明朝,對名茶方面的記載很少。清朝,茶葉生產得到迅速恢 復。清朝中期是河南省茶葉生產又一個迅速發展時期,制茶技術逐漸精湛,制茶質量越來越講究,在清未出現了細茶信陽毛尖。

制茶法基本上是沿用「瓜片」茶的炒制方法,用小平鍋分生鍋和熟鍋兩鍋進行炒制。炒茶工具採用帚把,生鍋用把長0.5米、把粗0.1米的帚把2個,雙手各持1把,挑著炒。熟鍋用大帚把代替揉捻。這就是信陽毛尖的最初製作技術。

1911年,甘周源又在甘家沖、小孫家成立裕申茶社,在此帶動下,毗鄰各山頭茶園發展均具有一定規模。茶商唐慧清到杭州西湖購買茶籽並學習龍井炒制技術。 回來後,在「瓜片」炒製法的基礎上,又把「龍井」的抓條、理條手法融入到信陽毛尖的炒制中去,改生鍋用小把炒制為生熟鍋均用大帚把炒制。用這種炒製法製造 的茶葉就是當今全國名茶信陽毛尖的雛形。

民國時期,茶葉生產繼清朝之後,又得到大力發展,名茶生產技術日漸完善。信陽茶區又先後成立了五大茶社,加上清朝的三大茶社統稱為「八大茶社」。由於「八 大茶社」注重製作技術上的引進、消化與吸收,信陽毛尖加工技術得到完善,1913年產出了品質很好的本山毛尖茶,命名為「信陽毛尖」。

為了迎接1915年巴拿馬運河通航而舉行的萬國博覽會,1914年,信陽縣茶區積極籌備參賽茶樣,有貢針茶、白毫茶、已熏龍井茶、未熏龍井茶、毛尖茶、珠 三茶、雀舌茶。1915年2月,在博覽會上,經評判,信陽毛尖茶以外形美觀、香氣清高、滋味濃醇的獨特品質,被授予世界茶葉金質獎狀和獎章。信陽毛尖從此 成為河南省優質綠茶的代表。1958年,信陽毛尖在全國評茶會上被評為全國十大名茶。

武夷岩茶產於閩北"秀甲東南"的名山武夷,茶樹生長在岩縫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是中國烏龍茶中之極品。 武夷岩茶屬半發酵茶,製作方法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其主要品種有「大紅袍」、「白雞冠」、「水仙」、「烏龍」、「肉桂」等,而以大紅袍最為著名。

武夷岩茶品質獨特,它未經窨花,茶湯卻有濃郁的鮮花香,飲時甘馨可口 ,回味無窮。18世紀傳入歐洲後,倍受當地群眾的喜愛,曾有「百病之藥」美譽。

安溪鐵觀音屬青茶類,是我國著名烏龍茶之一。安溪鐵觀音茶產於福建省安溪縣。安溪鐵觀音茶歷史悠久,素有茶王之稱。據載,安溪鐵觀音茶起源於清雍正年間(1725一1735年)。安溪縣境內多山,氣候溫暖,雨量充足,茶樹生長茂盛,茶樹品種繁多,奼紫嫣紅,冠絕全國。 安溪鐵觀音茶,一年可採四期茶,分春茶、夏茶、暑茶、秋茶。制茶品質以 春茶為最佳。採茶日之氣候以晴天有北風天氣為好,所採制茶的品質最好。因此,當地採茶多在晴天上午10時至下午3時前進行,鐵觀音的製作工序與一般烏龍茶 的製法基本相同,但搖青轉數較多,涼青時間較短。一般在傍晚前晒青,通宵搖青、涼青,次日晨完成發酵,再經炒揉烘焙,歷時一晝夜。其製作工序分為晒青、搖 青、涼青、殺青、切揉、初烘、包揉、復烘、烘乾9道工序。

品質優異的安溪鐵觀音茶條索肥壯緊結,質重如鐵,芙蓉沙綠明顯,青蒂綠,紅點明,甜花香高,甜醇厚鮮爽,具有獨特的品味,回味香甜濃郁,沖泡7次仍有餘香;湯色金黃,葉底肥厚柔軟,艷亮均勻,葉緣紅點,青心紅鑲邊。歷次參加國內外博覽會都獨佔魁首,多次獲獎,享有盛譽。

祁門紅茶,著名紅茶精品,簡稱祁紅,產於中國安徽省西南部黃山支脈區的祁門縣一帶。當地的茶樹品種高產質優,植於肥沃的紅黃土壤中,而且氣候溫和、雨水充 足、日照適度,所以生葉柔嫩且內含水溶性物質豐富,又以8月份所採收的品質最佳。祁紅外形條索緊細勻整,鋒苗秀麗,色澤烏潤(俗稱「寶光」);內質清芳並 帶有蜜糖香味,上品茶更蘊含著蘭花香(號稱「祁門香」),馥郁持久;湯色紅艷明亮,滋味甘鮮醇厚,葉底泡過的茶渣)紅亮。清飲最能品味祁紅的雋永香氣,即 使添加鮮奶亦不失其香醇。春天飲紅茶以它最宜,下午茶、睡前茶也很合適。

祁門茶葉,唐代就已出名。據史料記載,這裡在清代光緒以前,並不生產紅茶,而是盛產綠茶,製法與六安茶相彷,故曾有「安綠」之稱。光緒元年,黟縣人余干臣 從福建罷官回籍經商,創設茶莊,祁門遂改制紅茶,並成為後起之秀。祁門茶葉條索緊細秀長,湯色紅艷明亮,特別是其香氣酷似果香,又帶蘭花香,清鮮而且持 久。既可單獨泡飲,也可加入牛奶調飲。祁門茶區的江西「浮梁工夫紅茶」是「祁紅」中的佼佼者,向以「香高、味醇、形美、色艷」四絕馳名於世。

(以上圖片來源:網路擷圖)



来源:MSN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