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09月30日訊】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一審被判處無期徒刑。無期徒刑宣判了薄熙來個人政治生命的死刑,但並不意味薄熙來的影響力就此終結。
一審中公開的薄熙來的罪行不過是冰山一角,因而薄熙來一審被判處無期徒刑,甚至博得許多人的同情,認為區區幾千萬不足以重判這位政治局委員。
去年「十一」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決定開除薄熙來黨籍、公職,並對其涉嫌犯罪問題及犯罪問題線索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新華社當時的報導稱,薄熙來的問題不僅僅是現在,而是包括從擔任大連市領導職務開始,一直到任職遼寧省省長、商務部部長與重慶市委書記期間,都「嚴重違反黨的紀律」;在王立軍事件和薄谷開來故意殺人案件中濫用職權;「直接和通過家人收受他人巨額賄賂」;「與多名女性發生或保持不正當性關係」等等。
中共中央政治局通報中意味深長的重要信息還有「調查中還發現了薄熙來其他涉嫌犯罪問題線索」,這些「涉嫌犯罪問題及犯罪問題線索」一併移送至司法機關。這意味著,薄熙來還有更嚴重的違法犯罪問題沒有被公開,這些問題能否公開或公開到什麼程度,完全取決於高層的政治博弈。
現在看來,高層並沒有完全公開他的更多罪行,以至於那些為他喝采被他外在光環所欺騙的人仍然沒有看清他的真實面目,仍然視他為中國的又一個大救星!更可悲的是,他在重慶的一些做法,正被巧妙的得以利用和延續,以至於讓海內外觀察家得出中國正進入一個沒有薄熙來的薄熙來的時代,這是多麼辛辣又絕妙的諷刺!
審判薄熙來,拿出來的罪證都只是過去他在大連當市長的舊事。這麼一個腐敗份子,為什麼一路被重用當上了遼寧省省長,商務部部長,進入政治局當上了重慶市委書記,甚至差一點就當上了常委。這僅僅只是人的問題還是制度的問題,如果這種幹部選拔的政治制度不能改變,薄熙來這樣的幹部還會層出不窮。
薄熙來在重慶推出的以「唱紅打黑」為核心的「重慶模式」曾經深得高官的認可和民間的喝采,一直到現在,仍然在延續。薄熙來主政重慶時,曾邀請歐洲外交事務委員會執行主任馬克.萊昂納德(MarkLeonard)等三位歐盟智庫專家赴重慶與《重慶模式》一書的作者、中共重慶市委黨校教授蘇偉就「重慶模式」進行了交談。針對為什麼會出現「重慶模式」,什麼是「重慶模式」、有哪些特點,「重慶模式」與薄熙來、黃奇帆的個人關係,「重慶模式」能否持續,唱紅的內容是怎麼確定的,毛澤東與鄧小平誰更偉大等問題,蘇偉作了一一解答。
蘇偉表示,「重慶模式」的出現,離不開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市長黃奇帆的決定性作用。這兩位中共精英像中共領袖毛澤東與周恩來的絕配組合,因此高明的創新理念能通過高超的創新操作,化為實踐和現實。薄熙來的風格有中共領袖鄧小平「舉重若輕」的特點,也有「魏徵有膽敢作為」的特點。
所謂「重慶模式」實際上是精心策劃的一場鬧劇。唱紅是打黑的遮羞布,打黑是唱紅的經濟基礎。唱紅不是目的,「打黑」也不是目的,而是陰謀家野心家實現奪權謀財的工具。名為打黑,但不排除黑打,甚至更多的是黑打(見童之偉教授的重慶打黑專題報告)。採取類似「和(珅)一倒,嘉慶吃飽」的方式,對企業家一夜之間搞「秋收」,用其中一部分來討好迎合民眾。
中國憲法學者、華東政法大學教授童之偉對重慶打黑作了一次全面調查,揭露打黑是無法無天、公權力無限膨脹、大搞株連、刑訊逼供、屈打成招、迫害律師、脅迫證人、鉗制言論。主要打擊私營企業家,就憑薄熙來、王立軍一句話,許多民營企業家就被打成黑社會頭子,資產被沒收,億萬富翁一夜之間變成階下囚,有的甚至掉了腦袋,製造了大量冤假錯案。
薄熙來專制的思想體系,表現在政治上,唯我獨尊,權力不受約束,視下屬為家丁。表現在法律上,把法律當工具,無視和隨意踐踏。表現在經濟上,他遏制私營經濟的發展與壯大,按自己的意志安排和擺佈經濟。這套「治國安邦」的手段,既不符合中國國情,又遠落後於時代,與整個中國社會的核心價值和努力方向背道而馳。
薄熙來以極具民粹的行事風格直接取悅民眾,以彰顯個人魅力和權威。薄熙來到重慶主政,重慶上上下下即掀起了聲勢浩大的唱紅歌、讀經典、講故事、傳箴言的「唱讀講傳」運動。《人民日報》稱之為「紅歌一唱,神采飛揚;經典一讀,智慧十足;故事一聽,明理舒心;箴言一看,百讀不厭」。官方輿論曾經為薄熙來耗費大量公款唱紅,用專政手段打黑和黑打,殘酷壓制不同政見者以及對「重慶模式」的批評者搖旗吶喊,「重慶模式」幾乎成為「中國模式」。
實際上薄熙來在重慶的作為純粹是標新立異積聚人氣,為進入最高領導層大造聲勢,我們無法假設他進入最高領導層後,會否延續「重慶模式」的神話,但文革對於當權者乃至利益集團並不是一件好事,除非他們為了清除政敵禁錮言論的需要。
我們在圍觀薄熙來命運的同時,今天更要警惕中國正在繼續上演「重慶模式」的悲劇,包括全面控制打壓網上舉報反腐乃至民間公民維權,我們不能因為薄熙來被判無期徒刑而對中國反腐和政治開明抱有任何幻想。
正如剛剛出版的《中國新聞週刊》卷首語:「免於恐懼的自由」中所言:「這個秋天有些冷。在社會生活領域裡,接連不斷發生的那些事件,無論是整治網路謠言,還是其它一些案件,如著名企業家和維權的記者及所謂網路傳謠的初中生被刑拘,等等,以及媒體對相關事件的報導解讀,都引發了相當範圍的震盪和莫名的恐懼,其後續影響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