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09月30日訊】子發,名舍,字子發,戰國時楚宣王的將軍。
古代傳統家教都比較嚴,上至帝王將相,下至普通百姓,都很注重。有一個膾炙人口的子發母教子的故事,歷來廣為流傳。
故事說的是,子發攻打秦國的時候,軍糧吃光了,子發派人向楚王求援,並叫使者順便回家探望一下母親。子發母親問使者:「士兵們可安好?」使者回答說:「士兵們能分吃豆粒充飢。」母親又問:「那麼將軍可安好?」使者回答說:「將軍每天早晚都吃好飯好肉。」子發打敗秦國歸來,回到家的時候,他母親關上大門不讓他進去,並且叫人責備他說:「你沒聽說越王勾踐討伐吳國的事嗎?有人獻上一罈美酒,越王勾踐派人倒在江的上游,讓士兵到下游同飲江水,其實江水中並沒有多少酒的美味,但士兵作戰的勇氣因此而增加了五倍。現在,你身為將軍,士兵們分吃豆粒充飢,惟獨你早晚吃著好飯好肉,這是為什麼?《詩經》上不是說了嗎?‘我快樂而不荒廢正事,賢人都高興’,說的是做事不能失了分寸。你指揮士兵進入生死相爭的戰場,而自己卻高高在上地享樂,即使能夠取勝,也不能說是用兵的正道。你不是我的兒子,不要進我的門!」子發只得向他母親謝罪認錯,這才進了家門。
子發很注意有一技之長的人,並善於利用這些人的長處。楚國有一位擅偷竊的人聽說了這件事,便去投靠子發,並坦言自己是小偷。他說:「聽說您願起用有技能的人,我是個小偷,以前不務正業,如果您能收留我,我願為您當差,以我的技能為您服務。」
子發聽小偷這麼說,又見他滿臉誠意,沒有鄙夷,也沒有呵斥,連忙從座位上起身,以禮相待,並留用了他。小偷見子發如此尊重自己這樣為世人所看不起的人,簡直是受寵若驚。
子發手下的官員、侍從們都勸諫說:「小偷是天下的盜賊,為人們所不齒,您怎麼對他如此尊重?」 子發擺擺手說:「你們一時難以理解,以後就會明白的,我自有道理。」
此後不久,齊國興師伐楚,大兵壓境。子發領軍迎戰,可是出師不利,接連戰敗。子發召集大小將領商議退齊兵的策略,將領們想了好多計策,均不見成效,而齊兵反而愈戰愈強。
就在大家一籌莫展之際,那個小偷來到帳前求見,主動請纓說:「我有個辦法,請讓我去試試吧。」子發同意了。大家不同意讓一個小偷去做什麼軍機大事。而子發卻力排眾議,說反正也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了,也不妨讓他試一試。
當天夜裡,小偷便利用自己的特長拿回了齊國大將床上的蚊帳,但子發並沒有因此下令刺殺齊將,因為他全面考量,這樣做只會引來對方更大的復仇行動,他的目的就是要讓對方退兵。於是,他派使者公開把蚊帳送還給齊將,還輕描淡寫地說自己的一個小兵出去砍柴,一不小心拿了將軍的蚊帳,實在不好意思,現在奉還將軍。
第二天,小偷又成功盜得齊將的枕頭,子發又派人送還。
第三天,小偷竟偷回了齊將的髮簪,子發還是派人送還。這一回,齊軍首領驚恐萬分不知所措。齊軍營中議論紛紛,各級將領大為驚駭。於是,齊軍首領召集軍中將士們商議對策。齊軍首領與軍官們說,「今天再不退兵,楚軍只怕要取我的頭了!」將士們無言以對,於是立即下令撤軍。
齊軍退兵而走。楚營內大大嘉獎那個立功的小偷,眾將士無不佩服子發的用人之道。 小偷歷來為世人所不齒,若其技能使用得當也可以做出對國家有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