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黨媒露口風:薄熙來案翻供無損證據效力

發表:2013-09-20 09:3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2013年09月20日訊】薄熙來受賄、貪污、濫用職權案將於22日10時在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第五審判庭公開宣判。媒體最近密集刊發權威法學專家對薄案審判的解析,綜合專家觀點來看,薄熙來案公訴方證據已形成鏈條,薄熙來庭上翻供無損證據效力,訴訟程序的公正預示審判結果的實體公正。

山東省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於18日16時發布公告:定於9月22日10時在該院第五審判庭公開宣判被告人薄熙來受賄、貪污、濫用職權一案。

此前,濟南市中院於8月22日至26日對薄熙來案進行了5天的庭審,被告人薄熙來對受賄、貪污犯罪矢口否認,還推翻開庭前自白書和供詞;對濫用職權罪,則僅承認自己有錯誤、負有責任,同樣不認罪。

從8月底至9月上旬,政法系統最重要的四份大陸報章連續刊登一批權威法學專家的文章,對薄案審判進行評析。這四份報紙包括《法制日報》、《人民法院報》、《檢察日報》、《人民公安報》,分別是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的機關報。撰文的學者包括中國刑法學研究會會長趙秉志、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樊崇義、武漢大學教授莫洪憲等人。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樊崇義在《人民公安報》上指出,證據鏈包含三個內容,第一,證據的適格性和合法性。第二,證據具備證明力。第三,綜合全案證據,能夠相互印證。

從薄熙來案件來說,三項罪在證據上都已經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證明體系,排除了合理懷疑。薄熙來的辯解是蒼白無力的,都沒有足夠的證據來支撐。

《法制日報》刊登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陳光中的觀點指出,重證據、不輕信口供,是中國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薄熙來雖然在法庭上全面翻供,法庭也尊重了他的自我辯護權,讓他充分表達,但是這不等於薄翻供後法庭就不能定罪。

對於薄熙來試圖通過否定王立軍的品格來否定王立軍證言可信性的做法,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武漢大學法學院副院長莫洪憲在《人民法院報》上指出,實踐中,採信品格證據定案的做法在世界各國極為慎重,在我國更是極少見。何況薄的人格貶低屬於孤證,不足以推翻王立軍、薄谷開來證言的真實性。



来源:大公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