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 四次大一統朝代為什都短命


【看中國2013年09月20日訊】翻開中國的古代歷史,從秦國秦始皇開始,它結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來分裂割據的局面,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制國家。自秦國秦始皇依始至元代為止,經歷了四次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的朝代,它們分別是:秦朝、西晉、隋朝、元朝。然而你要再稍微留意一下,就會發現這些大一統的朝代,竟然都是短命的王朝。秦朝統一隻有15年就滅亡了,西晉統一後36年就滅亡了;隋統一後不到30年滅亡;元朝稍微長一點統一也不到90年就滅亡了,四個完成統一雄績偉業的朝代卻無一例外都是中國歷史上短命的王朝。

為什麼如此強悍的王朝竟然都不能千秋萬代發揚傳承下去,而是過不了二代、三代(元朝多了幾代,但也不算多的)就急促促退出歷史舞臺了呢?是什麼原因使得秦始皇,晉武帝、隋文帝,、元世祖這些創建了一統天下的勛功偉業開國皇帝最終只落得個一世英明輝煌而後繼無人呢……分析其內在的共性的原因,我認為還是應該從以下幾點來找:

一般說來,當一個古代王朝建立之後的前三十年裡,都要經歷過一個「非常時期」的,這個非常時期是不可跨越的,一般來說要度過這個非常時期要比較漫長,才能達到一個相對穩定的長治久安的朝代。經歷大分裂後重新統一中國的這幾個朝代,開國之後最應該做的其實是休養生息、恢復生產經濟的階段。但是秦、晉、隋、元的通病都是大興民力或者窮奢極欲,給經濟發展造成了極大阻礙。比如秦朝,大修阿房宮、修筑長城,秦始皇陵;隋朝開挖大運河、大搞絲綢纏樹」的形象工程:——,以諸蕃酋長畢集洛陽,丁醜,於端門街盛陳百戲,戲場周圍五千步,執絲竹者萬八千人,聲聞數十里,自昏達旦,燈火光燭天地;終月而罷,所費巨萬。自是歲以為常。諸蕃請入豐都市交易,帝許之。先命整飾店肆,檐宇如一,盛設帷帳,珍貨充積,人物華盛,賣菜者亦藉以龍鬚席。胡客或過酒食店,悉令邀廷就坐,醉飽而散,不取其直,紿之曰:「中國豐饒,酒食例不取直。」胡客皆驚嘆。其黠者頗覺之,見以繒帛纏樹,曰:「中國亦有貧者,衣不蓋形,何如以此物與之,纏樹何為?」市人慚不能答。--《資治通鑒》

僅供隋煬帝個人瘋狂煊富,瘋狂享樂玩,為了粉飾當時的隋朝是多麼富庶而出現的一幕鬧劇:樹上纏的是絲綢,可路上卻有衣不蔽體的貧民。現在看來的確真是十分搞笑和荒唐啊。

西晉更不用說了,晉武帝司馬炎稱帝業後的膏粱本色盡顯無遺,他對吳宮佳麗的興趣顯然遠遠大於對吳國戶口錢糧的興趣。他的第一道命令就是指使軍將在江南蒐羅美女。除了把吳宮佳麗全數運往洛陽皇宮外,少不了順道從民間強搶大批美女一同北上,加上先前魏、蜀兩國的宮女,超過上萬人。就算一天換一個也得30年才能輪遍,輪到後面的宮女見到皇帝時肯定都成老太婆了。當有了太多選擇時往往倒不知如何選擇了,司馬炎不知從哪裡得來的荒唐主意,乘著羊車,在宮裡隨意遊逛,羊車停到哪兒,就在哪兒演繹「一夜情」......

於是有些宮女就在自家宮門前插上竹葉,地面灑上鹽水,好引誘皇帝的羊車前來。估計最終自然是群起傚尤,於是宮內竹葉片片,鹽路條條,羊兒越來越肥,司馬越來越瘦……晉武帝提倡荒淫,士族自然響應。變著法子尋開心,自然是花錢如流水,雖然天下統一後納稅人增加了一倍,可司馬炎還是覺得錢不夠花,賣官鬻爵就成了斂財捷徑。執政者爭著比誰有錢,拿民生問題不當回事,造成社會風氣荒淫奢侈,「王愷,石崇斗富」。正所謂上既有荒唐的君主,下自有荒唐的臣子。

元朝是蒙古人創立的,其大元王朝本身存在等級歧視制度。將當時的國民分為四等:即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人被分成四個等級,還拚命壓榨百姓,元政府曾規定漢人不許結社、集會、集體拜神;禁止漢人私藏兵器,並實施數家庭」實名制」共用一把菜刀,蒙古人被漢人打死需要償命,而蒙古人因爭或乘醉打死漢人只需「斷罰出征,並全征燒埋銀」等等。如此荒謬的等級歧視制度,在一個多元多民族的國度里長期實施下去,亡是遲早的,不亡等啥?

以上是共性原因,當然還有其個性原因:

1、秦朝:最直接原因是毀於嚴刑峻法、濫用民力。秦朝是從戰國時代度過統一的,建國只有16年,六國舊民不可能在這麼短時間內就形成效忠王朝的思想。其中不乏有想恢復到以前戰國歲月的六國貴族。這種情況下,秦朝天真的以為,只要把盡天下的兵器收繳起來冶煉回爐,焚書坑儒,天下從此太平了。於是乎竟然大興土木,大肆出征,對稍有反抗的百姓嚴刑峻法。大澤鄉起義看似偶然,其實必然。即使你冶煉收繳了兵器,反抗的農民照樣可以揭竿而起造反的。可以說,秦是自毀前程,引起了大規模農民起義和舊貴族勢力的反撲,導致最終直至滅亡。

2、西晉:毀於內憂外患。內憂,司馬氏是繼承曹魏的基礎之上統一中國的。可以說也是經歷了殘酷戰爭,這個時候也應該恢復生產為主。但是,我們知道,其中有個特殊原因是,晉武帝死後,西晉第二個皇帝惠帝,武帝第二子司馬衷是一個白痴。即位後,無力理政,發生諸王為爭奪最高統治權的內戰,史稱「八王之亂」。激化了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和造成大權旁落,雖說直接原因是由八王之亂禍端由此而起;再加上當時的外患,五胡(匈奴、羯、氐、羌、鮮卑)從西北到東北已經形成勢力,在長城之外覬覦中原國土。於是趁著八王之亂攻入長城……後面的不用說了吧,幾百年的五胡亂華局面。這樣的王朝內外因素都決定它是不可能長久的。

3、隋朝:是最令人惋惜的一個朝代。這個王朝在開皇之治的短暫輝煌之後便戛然隕落。究其原因,我認為來自於連年用兵和大興土木有關。隋煬帝征高麗,開鑿大運河,都是佐證。唐承隋制,唐王李世民繼承了隋的「三省六部制」,「科舉制」。總結了隋滅亡的教訓,開創「貞觀之制」的大唐帝國。其實隋朝隋文帝還有一項很有效的治國反腐「專利」。楊堅不僅從官員的源頭上去治理腐敗,而且對官員的日常管理也很有一套。他強化對官員的監督,《隋書》記載,隋文帝楊堅讓親信「密查百官」,發現貪腐行為便嚴懲不怠。曾一次罷免河北52州貪官污吏200人;而且還以「釣魚」的手段去鐵面反腐。即暗中灑下誘餌,釣得魚兒上鉤。欲取姑予,讓貪官自己現身,可謂獨樹一幟的反腐奇招。具體操作上這樣的:他派人暗中向一些可疑的官員行賄,「私以賄之」,這些人一旦受賄,即行處死。由此「晉州刺史、南陽郡公賈悉達,顯州總管、撫寧郡公韓延等以賄伏誅」。受賄的風險如此之高,自然鋌而走險者望而卻步了,誰不珍惜自己的腦袋呢?於是,隋初的貪腐之風也就此禁絕。說到這裡,想起了前一段上海的「釣魚」執法事件鬧得沸沸揚揚,拋魚鉤的二者儘管形式相同,性質卻截然不同。上海的「釣魚」執法為百姓所深惡痛絕,是不折不扣的腐敗,而隋文帝的「釣魚」卻是大獲民心,是手段奇特的反腐舉措。

4、元朝:自忽必烈滅南宋統一中國到被朱元璋打回老家總共98年。憑心而論,忽必烈還是個比較務實表現不錯的皇帝,加上耶律楚材這樣的宰相當政,能夠從一定程度緩和矛盾。大元初期經濟還是很繁榮的,呈現一派欣欣向榮景象,並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富庶的國家之一。元朝也是世界歷史上疆域最廣闊的王朝。元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朝代,不僅在中華文化史上發揮了承上啟下的作用,而且在諸多領域出現了新的飛躍,推進了中國多元一體文化的發展進程,開創了中國各民族文化全面交流融合的新局面,對中華文化的繁榮和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只是後來的統治者貪污腐敗,又繼續延續大搞「漢法」與「色目法」等級歧視制度的侷限性等。加上天災人禍,終於還是被農民起義推翻了……



来源:歷史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