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茅台沉浮看權力主導型經濟的興衰

作者:唐志軍 發表:2013-09-05 13: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2013年09月05日訊】股價暴跌!貴州茅台再次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8月30日晚間,貴州茅台發布2013年中報,報告期內,公司上半年共生產茅台酒及系列產品基酒3.5萬噸;實現營業收入141.28億元,同比增長6.51%;營業利潤104億元,同比增長6.1%;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2.48億元,同比增長3.61%,增幅創下公司2001年上市以來新低。由於業績不及市場預期,9月2日,貴州茅台開盤跌停,跌至150元附近,市值跌去超百億元。

其實,9月2日的暴跌不過是茅台自2012年8月開始漫漫跌程以來的延續而已,也是整個白酒業自2012年8月開始的漫漫熊途的一個縮影。2012年8月,對於中國的白酒業尤其是高端白酒業來說,是一個不願回憶的黑色傷心月。自2012年8月,尤其是10月後,中國白酒業的雄風不再,失去了往昔價格的泡沫化上漲、業績的高速增長和股價的一路高歌,而是掉頭向下,走向了痛苦的緊縮之路。具體表現為:(1)酒價被腰斬。其中,53°飛天茅台的零售價格從最高的2200元一瓶下降到不足1000元,五糧液的價格則從1300元多下降到800元左右一瓶,其他品牌的高端白酒價格也普通下跌了30%以上。(2)業績大幅下挫。除了茅台的業績增長速度遠不如以前外,其他的高端白酒品牌的業績也大幅下挫。其中洋河股份在2010-2012年的淨利潤年均增長率分別為75.86%、82.38%、53.05,而2013年的中報顯示,其半年的淨利潤增長率僅為3.49%;瀘州老窖的同期數據則分別為31.78%、31.73%、51.12%和-9.58%;酒鬼酒則更是經歷了從天上到地下的驚魂一跳,其淨利潤增長率從從2010年的35.79%,2011年的142.53%,2012年的157.21%狂瀉到2013年中期的-88.24%!(3)股價狂瀉。貴州茅台從2012年7月的259元/股,跌到現在的150元/股,跌去了40%;洋河股份從2012年7月最高的154.48元/股一路下跌到現在的47元/股,跌去近7成;從酒鬼酒從2012年10月最高的61.25元/股狂瀉到現在的16.2元/股,跌去了70%多;其他白酒公司的股價也大多數被腰斬。(4)被基金公司狂拋。自2012年下半年以來,資本市場上,傳統上被視為相對安全可以避險的白酒板塊,近乎成了燙手的山芋。相關數據顯示,2012年底,茅台已經不是基金首只重倉股,五糧液、瀘州老窖也已跌出了基金前十大重倉股。2012年四季度,機構共賣出2908萬股貴州茅台、4267萬股瀘州老窖、25555萬股五糧液。截至2012年底,僅203只基金持有貴州茅台,84只基金持有瀘州老窖,僅61只基金持有五糧液。此前的3季度末,有307家基金持有茅台。

縱觀中國白酒業的沉浮,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清晰的脈絡:當它受到來自權力的青睞和支持時,就會快速地,甚至是泡沫化的發展;而一旦它被權力所拋棄或者被抑制,就會迅速地沉淪,步入漫漫熊途。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的論斷。中國白酒業業績的拐點與中央「八項規定」和「六項禁令」出臺時間的「巧合」,恰恰深刻地說明瞭權力在中國行業經濟中興衰沉浮的主導作用。2012年6、7月是以茅台酒為代表的中國白酒業興盛的最高峰。不過,自2012年7、8月份開始,坊間就開始盛傳下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上臺後,很可能會做出嚴禁鋪張浪費和公款吃喝的紀律。於是,市場開始步入一個觀望的階段。而到2012年10月,坊間傳言愈來愈盛,白酒類股票價格也開始紛紛下挫。而到了2012年12月,隨著中央明確出臺「八項規定」和「六項禁令」,事情完全明朗化之後,茅台酒等高端白酒就進一步走向了漫漫熊途。雖然,自2012年7、8月份以來的調整,某個程度上是因為白酒業在前期集聚了較大的泡沫,而不得不進行調整。然而,就市場的普遍觀察而言,導致此次大調整的根本原因是中央所出臺的「八項規定」和「六項禁令」在很大程度上切斷了權力對白酒業尤其是以茅台為代表的高端白酒業的支持!

在「八項規定」和「六項禁令」出臺之前,以權力為代表的公務消費(包括公款消費和私人宴請政府人員的消費)佔據了高端白酒市場的50%以上。由於:一是中國的公務消費數額巨大(公款吃喝一年3000億元以上,私人宴請公務人員的吃喝更可能高於3000億元),二是公務消費的示範效應,三是市場的預期作用,使得權力消費具有很強的槓桿作用,可以撬動中國白酒業高歌猛進的增長乃至嚴重泡沫化。也就是說,中國高端白酒業2012年8月份之前的野蠻生長,其背後的力量是權力的消費!但在「八項規定」和「六項禁令」出臺之後,以權力為代表的公務消費被極大地遏制。一旦失去權力公務消費的槓桿支持,市場的消費力量將無力支撐白酒業尤其是高端白酒業的擴張。於是,高端白酒業只能在風雨飄搖中,一路哀鴻遍野。

就理論上來說,權力嵌入某個行業,對某個行業的發展而言是一把雙刃劍:當得到權力支撐時,它就會野蠻的生長;而一旦被權力遺棄,它就會步入漫漫熊途,經歷的調整時間將遠遠超過正常的、由純市場力量所決定的調整時間。這是因為,權力的嵌入,將扭曲行業發展的本來軌跡,使得行業在生長時被「拔苗助長」,而在衰退時被「延長調整時間」。然而,就其長期的總效果而言,權力常常是行業和經濟發展的「傷害劑」,它所帶來的負面作用要遠遠高於其正面作用。

就歷史而言,這個理論判斷已經得到了無數次的驗證。比如,20世紀50年代末,由於權力的干預,中國掀起了「大練鋼」的浪潮,其結果不僅是對自然的嚴重破壞,也嚴重扭曲了建國後中國鋼鐵業的發展。比如,日本20世紀60、70年代的產業扶持政策,雖然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了其鋼鐵、汽車和電子產業的快速發展,但對經濟的深入干預卻造成了日本80年代的嚴重泡沫和90年代至今長達20多年的經濟衰退。比如,拉美、英國、法國等多國的汽車產業發展政策,不僅沒有帶來競爭力的提升,反而傷害了其汽車產業的發展。而今天中國白酒業、餐飲業、酒店住宿業和高端公務車行業的波動起伏,則更是深刻地印證了權力對於行業發展的極大傷害:它在促使其發展的同時,也奠定了其走向衰敗的基礎--嚴重的泡沫化和漫長而痛苦的去泡沫化!

對於中央出臺「八項規定」和「六項禁令」,我深表贊同,也為其大聲喝采,這是新一屆政府踐行「把權力關在籠子裡」的重要一環。然而,就像「扁鵲三兄弟」故事所講的那樣:真正的高手是治於病情未發作之前!要減少權力對行業和經濟發展的傷害,最重要的是要削弱行政審批等「有形之手」的力量,減少權力作用的領域和機會,並有效約束權力,真正從一開始就「把權力關在籠子裡」;而不是等到權力已嚴重扭曲產業和經濟發展,才去醫治。此時,不僅代價高昂,甚至可能已病入膏肓,難以治癒了!

為此,在當前的中國,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加快權力結構的調整和重構,在努力構建有效約束「有形之手」的制度的同時,進一步加快放權、分權,真正將「市場的還給市場,民眾的還給民眾,社會的還給社會」。唯有這樣,才可能有經濟結構的有效調整和產業的長盛不衰!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財經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