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簫與洞簫的區別(圖)


【看中國2013年08月29日訊】唐代十部伎中,除天竺、康國外,清樂、西涼、龜茲、疏勒、安國、高昌、高麗、燕樂等部伎都採用了排簫,足見它在當時宮廷音樂中的重要地位。


排簫

相傳為舜所造。豎吹。現今所稱「簫」,指單管簫。
  
唐代以前指多管「簫」,即「排簫」。
  
單管簫的管體一般呈圓柱形,通常有6∼8個側指孔,吹奏時,用手指按孔,可控制不同音高。多管簫為每管一音,無側孔。排簫的稱呼最初見於唐代趙璘的《因話錄》,《元史》中正式稱多管「簫」為「排簫」。
  
現今單管簫,稱「洞簫」。
  
《通典·樂器》引《世本》:「簫,舜所造。其形參差像鳳翼,十管,長二尺。」
  
今之單管洞簫,唐代以前稱「笛」,宋代稱「簫管」。
  
古簫(排簫)有大小之分,大簫稱「言」;小簫稱「筊」。簫的大小也以管數多少來區分,管數多則為大簫,管數少為小簫。
  
《廣雅·釋樂器》:「簫,大者二十四管,無底;小者十六管,有底。」
  
漢族發明使用的吹奏樂器簫,古代用於宮廷雅樂邊棱音氣鳴樂器。「八音」分類屬「竹」。
  
漢唐以來的石刻、壁畫以及墓俑保存了許多吹奏排簫的形象。排簫的種類繁多。從管數(也稱「彄數」)組成看,就有十到二十四管不等的十餘種。從形制看編管參差排列如鳳翼,有呈單翼狀的;有呈雙翼狀的。從製作材料看,排簫除竹質外,還有骨質、石質的。目前所知的最早竹質排簫實物為曾侯乙十三管排簫,距今已2,400多年。最早的石排簫實物為淅川下寺1號楚墓出土的十三管石排簫,用整塊漢白玉彫琢而成,距今約2,500多年。河南省鹿邑太清宮遺址的商末周初長氏貴族大墓,出土的禽骨排簫是中國目前發現最早的實物,距今約3000年。
  
簫的起源有二說。一說,出自「籟」。《莊子·齊物論》:「女(汝)聞人籟而未聞地籟,女聞地籟而未聞天籟。」晉·郭像註:「籟,簫也。」二說,出自「龠」。龠,甲骨文作「」。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釋龢言》:「龠字既像編管。」龠古字為龠龜。《集韻·平蕭》:「簫,或作龠龜。參差像鳳之翼也。」
  
唐宋時期的排簫因應用場合或樂種的不同,衍生出「燕樂簫」、「鼓吹簫」、「教坊簫」、「龜茲簫」等。唐代十部伎中,除天竺、康國外,清樂、西涼、龜茲、疏勒、安國、高昌、高麗、燕樂等部伎都採用了排簫,足見它在當時宮廷音樂中的重要地位。一般認為,單管簫出自羌中,四孔,豎吹。漢代也稱「羌笛」,簡稱「笛」。後經京房加一孔,為五孔。漢至唐代一直把橫吹和豎吹的兩種有側孔邊棱音氣鳴樂器統稱為「笛」。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五:「後漢馬融所賦長笛,空洞無底,剡其上孔五孔,一(孔)出其背,正似今之尺八,李善為之注云:‘七孔,長一尺四寸,’此乃今之長笛耳,太常鼓吹部中謂之‘橫吹’,非融所賦者。」魏晉時期,豎吹的單管簫已有六孔,仍稱「笛」。故在此以前的豎笛和橫笛常被後人相混淆,為了區別比兩者,樂家常稱排簫為「古簫」。
  
宋·朱熹《朱子語類·樂》:「今之簫管,乃是古之笛,雲簫方是古之簫,雲簫者,排簫也。」
  
直至宋元以後才逐漸把排簫、洞簫、橫笛三者較明確地區分開來。依製作材料來分,有竹質(紫竹簫)、陶瓷(德化瓷簫)、玉(白玉簫)、金屬(鐵簫)、紙質(紙簫)等。
  
早在《尚書·益稷》中記載有「簫韶九成,鳳凰來儀。」當因韶樂伴奏樂器以簫(當時為排簫)為主而有此稱。玉屏簫笛西晉樂工列和、中書監荀勖所改革的笛為6孔(前5、後1),其形制與今天的簫已非常相似了。東晉的桓伊,擅長音樂,他有一支蔡邕的柯亭笛(簫),是江南數第一的吹簫名手,地位和聲望都已很高。他曾為素不相識的王徽之吹奏過三段樂曲(即流傳千古的《梅花三弄》),在歷史上被傳為佳話。魏晉南北朝時,簫已用於獨奏、合奏,並在伴奏相和歌的樂隊中使用。
  
清代,簫的形制與現在完全一樣。清《律呂正義後編》記載:「明時乃直曰簫,不復有豎篴。今簫長一尺八寸弱,從上口吹,有後出孔;笛橫吹,無後出孔。」

 



来源:網路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