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東海漁船集體趴窩——海中已經無魚
【看中國2013年08月04日訊】4月初,上千艘漁船停泊在溫嶺釣浜港裡,壓抑著每個漁民的神經。
「海裡沒魚了。」42歲的顏可青抽著悶煙,長嘆一聲。
往年這個時候,漁民們正忙著出海打漁。但是今年,臺州漁民從3月中旬似乎就進入了伏休期,進港的船越來越多。
顏可青從14歲開始打漁,他說,28年來,今年日子是最難過的,「不敢想像,以後的路該怎麼走。」
海洋專家11天顆粒無收
東海無魚。這不僅是漁民苦澀的感受,也是漁業專家不得不承認的現實。
郭愛,浙江省海洋研究所工程師。不久前,他為了採集一個魚類標本來到臺州。幾年前,這個標本還很容易碰到,但這一次,他先後跟隨5條漁船,耗時11天, 「顆粒無收。」
郭愛說,東海漁業資源的破壞已經遠遠超出想像,「往年一條船一網就能捕50噸魚,白花花的都是魚。」而現在,魚的種類和數量都在劇減。
少到什麼地步?漁民楊新華有一串數字:10個小時,用直徑70米、周長1000米的網,不停在海上橫掃35海浬,捕撈上的魚只值一兩千元。
這樣的現象,不僅僅出現在臺州海域。近期一直在臺州調研的全國著名漁業專家、江蘇省海洋水產研究所書記仲霞銘說,舟山、寧波、溫州……整個東海漁場都出現了相同的困境,東海已經到了無魚可捕的邊緣。
帶魚死在燈光下
傳統的東海四大經濟魚類中,黃魚、小黃魚、墨魚早年就因濫捕瀕臨滅絕,唯一剩下的、也是繁殖能力最強的帶魚,近兩年也遭遇同樣的噩運。
今年2月,臺州市海洋漁業局執法支隊副支隊長龐虎林曾和朋友打了一個賭:「明年春節,東海野生帶魚的價格要漲到300元一斤。」
一開始,朋友們對他的預測嗤之以鼻,因為在沿海,帶魚一直是最便宜最常見的海鮮之一,但如今,看到港口裡的漁船,朋友們沉默了。
龐虎林相信,以自己對這片海域現狀的瞭解,一定能贏得賭局,但內心,他寧願輸掉。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東海帶魚死於大規模的燈光圍捕。
「到了晚上,幾百條船都開起上百盞燈,望過去,海面就是白的,比白天還白。」溫嶺石塘鎮漁民、全省有名的漁老大戴湯斌說,魚有趨光性,一見到光,就會游來,「不管大大小小的魚,全部被捕上來了,太有毀滅性。」
這樣的場景,讓戴湯斌都覺得「有些慘烈」。
據專業人士估計,僅去年一年,東海帶魚的產量就銳減了40%。
沒魚捕,蝦也快電完了
和很多漁民相比,船老大陳建國去年的日子還不錯。他暗自慶幸,把自己的捕魚船改成了捕蝦船。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東海的魚少了,蝦自然多了,去年,東海的蝦產量達到有記錄以來的新高。從事捕蝦的漁民,收入少則幾十萬,多則上百萬,而越來越多的漁民,也加入到捕蝦的隊伍。
但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這所謂捕蝦船,其實是電蝦,用裝著上百伏直流電的網掃蕩大海,「這麼大的電流,人一碰就要電死,更何況是蝦。」
專家說,捕上來的蝦大多是死的,「威力太大了,把蝦子蝦孫都給捕了,今年怎麼辦?明年呢?」
據臺州海洋部門3月份的不完全統計,目前該市3000多艘合法漁船中,電蝦船已經接近一半,而且每天有船在改裝。
記者跟隨海洋部門調研發現,在松門等地的船廠,仍有上百條電蝦船在建造,船越造越大,越來越多,電流越來越強。
仲霞銘說,這樣滅絕性地捕下去,用不了多久,蝦也會沒了,「或許就在今年。」
沒有魚,沒有蝦,東海還會剩下什麼?
「水母和大量的藻類。」仲霞銘說,有水母的地方就無法捕撈,藻類大量繁殖就會引起赤潮等問題,「那就真的完了。」
然而,漁民們管不了這麼多,「你不捕,人家捕,你不就是傻瓜了。」陳建國說,「要死就大家一起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