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07月30日訊】週一(7月29日)上午北京的中國工商銀行總部外面出現大規模集體抗議,據參加者告訴BBC中文網,示威者大約有一千來人。
這些人都是中國四大國有銀行的職工,他們的訴求是關於多年前國有銀行「減員增效」、「買斷工齡」的問題,他們中許多人是被迫買斷工齡,有少數是在甚至沒有買斷的情況下失去了工作。
據媒體報導說,中國工商銀行也承認,這些抗議人士是來自多個省份多個單位的協議解除勞動合同的職工,他們的訴求涉及多家國營銀行。
和平示威
BBC中文網記者週一電話採訪了抗議者之一、原湖北省潛江市工商銀行員工伍女士。
伍女士告訴BBC中文網,從上訪到示威的行動從7月22日到現在,已經持續了一星期,來自全國各地的四大國有銀行前員工當時有近萬人,週一的參加者大約有一千。
伍女士說,參加的人數減少,是因為許多人在示威行動期間被強行拉到專門拘押上訪者的北京郊區的久敬莊去了。
週一的示威最初是和平靜坐,示威者們每隔半小時喊一次「我們要吃飯、我們要生存、我們要工作」以及「反腐敗」等口號。
但在工總行的工作人員出來對示威者錄像後,雙方開始爭吵,示威者不允許銀行對他們錄像,準備進入銀行說理,而銀行則叫來數百名警察和保安阻攔。
誰付搶救費
在警察保安與示威者雙方的推拉過程中,一名叫張麗麗(音)的湖北女子突然心臟病發作暈倒,另一名長期有病的吉林女子張燕(音)也因激動暈倒。
伍女士哭著告訴BBC中文網,在兩名示威者暈過去後,警察、保安和銀行工作人員都不打120求救,在場的許多示威者都哭了。
伍女士說她自己當時急得手發抖,撥打幾次120,最後才來了救護車,把病人送進醫院。
進醫院之後,誰為搶救付錢成了問題,陪同病人去醫院的伍女士向病人之一張燕的所在省份吉林省在京信訪辦求救,要求他們把醫療卡送到醫院救人。
但截至BBC中文網電話採訪時(北京時間近18點),誰付錢搶救病人的問題仍然沒有解決,吉林省信訪辦拒絕的理由是,張燕是為工商銀行買斷工齡問題出的事,跟吉林省信訪辦沒有關係。
多年痼疾
一直關注國有銀行買斷工齡問題的中國維權網信息員姚立法週一在接受BBC中文網記者的電話採訪時說,這些買斷或被迫買斷工齡的人們說,他們當時是「只給一點點錢打發他們就算了結了」。
姚立法說,這些人的訴求不僅未得到解決,而且還遭到暴力對待,他們在進京上訪時,或者被關進攔截上訪者的北京郊區馬家樓,或者在進京的路上被截攔,還有在家裡被軟禁控制的,更有被抓走的。
買斷工齡是中國在1990年代推出的國有企業改革的一部分,在銀行界,中國工商銀行1998年率先推出「減員增效」和「買斷工齡」的舉措,之後其它國有銀行也跟進,總共導致60多萬員工被迫下崗,生活陷入困境。
踢皮球
此次的國有銀行前員工為買斷工齡問題集體進京上訪是從今年5月13日開始的,到7月22日,有大約一萬人在北京國家信訪局門前靜坐示威。
據從開始到現在一直參與抗議行動的伍女士對BBC中文網說,7月22日國家信訪局開出單據,要抗議者去銀監會;23日他們去了銀監會,銀監會要抗議人士24日去工總行領取表格,接談問題;24日去工總行,沒有人理睬,沒有任何人接談。
24日示威者在工總行門口呆了一天之後,被強行拖到北京郊區的久敬莊,示威者在絕食3天後被放出,29日重新回到工總行門口抗議。
伍女士告訴BBC中文網,她原是湖北潛江市工商銀行的員工,2004年被下崗,既沒有協議,沒有工作,也沒有買斷工齡的錢,十來年就這樣沒有收入的掙紮著活下來。
在她多年來上訪告狀期間,被勞教一次,關押無數次,軟禁無數次,還有一次被剝光衣服赤身裸體的拖出去軟禁。
「錯就錯到底」
上訪者要求解決買斷工齡或被迫買斷工齡的抗議行動由來已久,但是那麼多年過去了,問題至今沒有解決,雙方的矛盾越來越激化。
中國工商銀行對於示威事件回應說,將高度關注這一事態的發展,堅決依據《信訪條例》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妥善解決。中國建設銀行則表示「正在瞭解此事」。
當BBC中文網記者在採訪姚立法時問及為什麼這一問題拖了這麼多年卻得不到解決時,姚立法指出,這是一個讓當局頭痛的很難解決的問題。
1990年代的國有企業改革,解除了大量國企員工的勞動合同,把他們推向社會,涉及面非常之廣,不僅是銀行界,所有國企都存在這個問題。
所以即使中國政府想要解決銀行界的買斷工齡問題,給那些員工公正的補償,或者讓他們恢復工作,那麼其它所有國企的類似的人員該怎麼辦?
按照姚立法的說法,中國當局自然就採取了他們一貫的做法:錯就錯到底,堅決不改,有法不糾。
来源:BBC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