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07月30日訊】在中國做生意是一門藝術。許多到中國做生意的外國人發現,他們到了一個與此前的規則完全不同的商業世界。「入鄉隨俗」是最好的選擇。
1、一定要雙手捧住名片,還不能放在口袋裡
當你把名片遞交給一位中國朋友時,要用雙手捧住名片,並讓中文的一面朝上,而且交換的過程中身體要稍微鞠躬。當中國人給你名片時,你同樣應雙手接過來。拿到別人的名片後,一定要用至少幾秒鐘的時間閱讀一下,而不能看都不看直接收起來,以表示對對方的尊重。還有,千萬不要把收到的名片放進口袋裡,因為名片贈予者希望你把名片放在你身前的桌上。
紐約時報》引用一位在香港經商的外國人的話說,儘管中國人的名片交換看上去像是場「儀式」,但如果草率行事的話很可能釀成災難性後果。曾有一名在華美企的高管像玩撲克一樣將一位中國員工的名片在手裡彈動,對方誤以為這位高管對自己感到不滿,當天就辭去了工作。如果在談生意時做出這種不當行為,所帶來的後果將難以預計。
2、約時間竟然是「你到了再給我打電話吧」
在中國,要為意料之外的事做好準備。「美國人習慣於有一個固定時間表,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去哪裡。」總部設於紐約和上海的瑞跡戰略諮詢公司的周童(音譯)說,「但在中國,一切都是靈活的。」
「這並非他們不想做出承諾,這只是他們的傳統。」周說,「如果你給一個工廠打電話說,我下週將到你那裡,我們能約個時間見面嗎?典型的回答是,你到了再給我打電話吧。」
至少是有很大一部分中國公司不習慣於西方式的預約和行程安排。如果老闆有另一個更高規格的會面,即使預約了也有可能被取消。
3、「關係」的意思不只是「建立聯繫」
很多初來中國的外國商人完全不理解「關係」二字的深意。關係不就是建立聯繫嗎?如果你這麼理解,那你永遠都很難與中國人很好地坐下來談生意。「關係」的意思更意味深長。「關係」應該是多年來(如果不是幾十年的話)建立的一個可信賴的人際網路。
做生意前先做朋友,這是中國人的守則。
德諾貝爾的博客中談及他曾經和「Kro的鳥巢」前合夥人一起為了和當地官員搞好關係而花費許多時間請客吃飯娛樂等等。
4、靠酒談生意
喝酒也能談生意?而且還要再醉醺醺之後。很多到中國北方城市談生意的外國人被嚇到了。
他們發現,很多中國人遇到你之後不是先跟你談正題,而是急著先把你往酒桌上拉,拚命灌你酒。讓你喝越多的酒代表他越熱情,而如果你一口不喝代表不尊重。如果你在酒桌上想正兒八經談事,說不定也會被打斷。直到喝到醉醺醺,雙方才深情款款地握手道別。正事完全沒有機會深入地談及!
據說,很多中國北方人會利用酒桌判斷對方的人品。如果感覺對方可靠,合作將更容易達成。所以,喝酒很重要!
5、不能太直接和太高效
中國人共事時不能「一蹴而就」,太過直接和高效率的表達方式在中國並不能贏得人心。「怎麼做就怎麼說」的外國人,常常會受到中國人圈子的孤立。他們甚至會戲稱你為「IBM」——即International Big Mouth(國際大嘴巴)。
很多外國人欣賞那些能以最快速度直截了當完成任務的人,但中國人更喜歡那些注重細節、懂得長久發展的人。
總之,一樁生意很可能會經歷無數次見面、吃飯、討價還價才能達成。你不能期望飛到中國待個一週就把生意談成。「持久戰」才是常態。
6、簽訂合同之後還有談判?
在中國,一切都是靈活的。
你根本無法想像,合同簽訂之後,甚至票都開了,還有中國公司會跟你說價格太高再打個折、再調整自己的服務等等。很多中國公司把這當成理所當然。談判從一開始持續到結算階段。
7、先開票後付錢
許多客戶在付款前都要求先收到增值稅發票,或是在交貨前須先收到增值稅發票,之後方可啟動跟單流程。這樣一來,由於稅費是按月繳納的,這就意味著在還未收到產品或服務的貨款時你的公司就已經在為這批產品或服務支付稅費。這是種現金流殺手的噩夢。
還有很多公司在受到票後還不及時付款,他們很可能上幾個月。可能是流程的原因,還可能是他們的公司就是這樣。
8、支票皺了或摺疊過就無效
一張一百萬美元的支票一旦不小心起皺了,那麼他還不如一毛錢的硬幣值錢。千萬不要把支票塞進上衣的口袋裡,對於弄皺了或摺疊過的支票,銀行的職員是不會受理的。相反,你必須將支票小心翼翼地放在特製的支票夾裡,並確保是黑色簽名,因為許多出納拒收藍墨簽名票據。
很多外國人感覺這讓人難以置信,但卻是事實。
9、拿外國人的臉做門面
話說2010年,生活在上海的澳大利亞人彼特(Peter)應邀協助某一大會的開幕式。彼特對小龍蝦這一水產生物可是沒什麼深究的,可偏偏有人告訴他這樣的資格認證是多餘的,他只需按事先起草好的原話向觀眾宣讀即可。整個體育館足足聚集了35000名觀眾。最讓人不可思議的 是,會議結束時他們還對這位他們自認為是「所謂的歐洲水產協會主席」的發言深表讚不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