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07月25日訊】惠安女的服飾組合造型美觀、色彩協調,堪稱奇而不俗、艷而有韻,是漢民族服飾中最具視覺衝擊力的個性服飾,被譽為「現代服飾中的一朵奇葩」。
提起惠安女,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她們那舉重若輕任勞任怨的精神,想到的是她們奇特的服飾組合。
惠安女:一個特殊的女性群體
惠安有山青水綠的清秀,有天風海濤的獷放。惠安女就是生活在這裡的一個服飾奇特、習俗奇特的特殊的女性群體。她們婀娜多姿的身影折射出古代與現代的人文意義和審美價值的種種信息。惠安女勤勞、聰慧、慈良、堅強,善家務、多才藝,不論下海、耕田、雕石、鋸木、織網、裁衣和經商做買賣;不分粗活、重活、細活,事事能幹、樣樣出色,這個福建省最具特色的女性群體,風姿綽約,神秘迷人。
惠安女服飾特點
也許是因為邊遠,也許是因為靠海,當她們開始出現在電影,電視舞臺和各種畫報上,便很快形成一股的文化熱潮。文學家放飛的是浪漫的遐想,美學家追溯的是美的淵源,人類學家陷入的是久遠的思索,服裝設計師尋找的是靈感的火花。但,不論是誰,他們審視和探索的目光幾乎都聚焦於惠安女的服飾。
惠安女的服飾組合造型美觀、色彩協調,堪稱奇而不俗、艷而有韻,是漢民族服飾中最具視覺衝擊力的個性服飾,被譽為「現代服飾中的一朵奇葩」。它以適應生活和勞動為基調,並嚴格遵循其自身的審美觀念,以「稱體、入時、從俗」為追求目標。她們一是講究色彩與環境的協調和諧;二是注重尺度比例適合,適應勞動生活的需要。她們的服飾和故鄉的大海田野融為一體,黑色褲子和盤托出其穩重,藍色上衣渲染其大海般的深邃與天空般的清澈。這種追求與自然的和諧美,源於她們對周圍環境和色彩的感知,是一種體悟四季交替、陰晴風雨變化而脫穎出來的樸實的藝術。
閩南一帶的城裡人描述惠安女的服飾,常用到幾個形容詞:「封建頭、民主肚、節約衫、浪費褲」。其實,惠安女的穿著是勞動創造出來的最美麗服飾。
歷史上惠安一帶地瘠民貧,男人多外出謀生,再加上當地習俗的原因,家鄉的生產勞動都由女人承擔。由於地理因素,惠安一帶常見山風海風。風沙最能損人容顏,因此惠安女的頭部常年使用方巾和斗笠。方巾一般是兩尺見方(約70厘米)從頭頂上往下巴處紮結,兩邊垂到肩上,這樣臉部只露出眼、鼻、口,有時風沙太大,方巾的結還可以紮在鼻子底下,這樣只露出眼睛和鼻子了,然後戴上斗笠,把頭部防護得嚴嚴實實的,冬天防風沙,夏日擋驕陽,人們很難看清她們的真面目,這就是所謂的「封建頭」。
「民主肚」的穿著,多見於惠安沿海一帶的婦女,用城裡人的眼光看,她們上身的衣服短得出奇,連肚臍都沒遮蓋住,且整件上衣既窄又緊,連袖管都緊綁著手臂。由於這些惠安女常年在海邊勞動,況且撈海菜、收漁網等操作都是要俯身在水面上進行,如果衣服長了、鬆了,自然妨礙勞作。多少年來,惠安女露肚臍的上衣代代相傳,穿這樣的上衣在海邊勞動其實最自然。
「浪費褲」,是形容惠安女的褲管特別寬,一般每隻褲管的寬度均有40-50厘米,比一般人的褲管寬了一倍。為什麼要「節約衫」而「浪費褲」呢?其實惠安女的寬褲管並非浪費,穿寬褲管的惠安女在海灘作業,不怕海水浸濕,不怕海浪打濕;在山上扛石頭,在田裡勞動,不怕汗水浸漬。由於褲管寬,濕了也不影響正常活動。且野外、海邊風大,幾趟走動,很快就被吹乾。
多年來,許多作家、畫家、攝影家,都找上了惠安女的題材。只要深入生活,都會發現,生產、勞動塑造了惠安女綽約美麗的風姿,她們的服飾與穿著,正是一種獨具韻味的閩南風情。
惠安女創造了美好的生活,她們是一個以勤奮堅韌,堅苦耐勞而著稱的女性群體。在田間地頭有她們揮锨灑汗勞動的身影;在風浪扑打的甲板上有她們拉網捕魚的身影……。她們是拉起大鋸可以左右開弓的女性;是扛起岩石可以步履如風的女性;是揮動錘鑿可以巧奪天工的女性。她們在出色完成賢妻、良母、孝媳三重家庭角色的義務時,又超負荷地承受著男人們留下的這片沈重的空白。
儘管惠安女肩負雙重的重荷,使她們原本柔嫩的身骨變得堅硬,但她們的愛美之心從沒被壓碎,更不曾泯滅。稍加留意,我們便可以發覺她們都愛隨身帶著粉餅、唇膏和各種面霜之類的小玩意,在勞動之餘或小憩時刻,便掏出必不可少的小圓境和小角梳,落落大方地對鏡塗抹梳妝。這種現像在漢民族中也是少見的。社會發展和時代變革使惠安女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發生了巨大變化,那古老的習俗,沈重的嘆息,已成為歷史遙遠的回聲。在經濟建設大潮搏風擊浪中處處湧現出惠安女的光輝形象,她們已在撐起時代的「半邊天」,她們還將迎來更闊大的「艷陽天」。惠安女這道人文風景線也會變的更加亮麗,更加壯美。
来源:一元一國學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