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士航/攝影)
【看中國2013年07月22日訊】午後,一位婆婆摀著嘴走入診間:「醫師,我這個問題很久了,說起來不好意思,我就是口氣重啦!」婆婆說她看過很多科了,每天刷牙漱口很多次,口臭就是難以改善,和人說話都不好意思,讓她連以前最愛去的唱歌社團也很少去了!
口臭原因很多,除了口腔衛生、齲齒、口瘡、牙周炎等直接影響,急慢性咽炎、鼻竇炎、胃炎、胃酸分泌過多,甚至便祕、熬夜、抽菸,都可能出現口臭。
婆婆又問:「聽人家說,我這個口臭就是有‘火’啦,那是不是要吃較‘涼性’的食物?如果吃的藥也是偏涼,這樣吃太寒會不會對身體不好?」
中醫古籍《聖濟總錄》口臭一卷提及:「口者脾之候,心脾感熱,蘊積於胃,變為腐臊之氣,腑聚不散,隨氣上出,熏發於口,故令臭也。」從這段話,似乎和許多人對於口臭的直覺反應相同,認為口臭就是「體內有熱」引起。
但於《聖濟總錄》同一篇章中,口臭的治法分臟腑蘊熱、虛寒口臭、口臭濕疳、胸膈邪氣等不同,可見得口臭的原因以中醫理論而言,不全是「火熱」引起,其他寒、濕、食積等原因也有可能造成。
婆婆經過仔細問診及舌脈診後,依症狀辯證論治給予中藥處方,回診時明顯的改善。口臭很常見,但也常常讓人不知該如何就醫。建議有口臭問題的人,可先排除明確的口腔問題,若還是沒有改善,可就診中醫,不要自行服用清熱退火的民間偏方,以免口臭症狀未改善,先損及脾胃。
預防保健方面,基本的口腔衛生是必要的,少吃蔥、蒜、刺激性香料,忌菸、酒。另外,東晉葛洪的養生之道提及:「清晨建齒三百過者,永不動搖」,推崇「叩齒」為養生之道,叩齒不僅能強固牙齒,也能增加唾液分泌,唾液在中醫稱為「金津」、「玉液」,寓其為珍貴的津液能滋養五臟六腑。《內經》:「涎為脾之液」,唾液亦能促進消化吸收而健脾胃,若口臭起因和脾胃相關者,可嘗試此養生法改善口臭。
叩齒方式:上下門牙咬合面對齊,互相叩擊約30次;之後換上下臼齒咬合面對齊,互相叩擊約30次。叩擊力量以舒適為度,叩齒同時將產生的唾液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