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坊:中國式紀念碑(組圖)


【看中國2013年06月13日訊】

據記載,千島湖蓄水後淹沒了265座牌坊。攝影師潛入水底,燈光所到,湖底隱藏的牌坊漸漸顯形。這座聖旨恩准建造的磚石坊,匾頂的盤龍圖案極其精美。它與它的故事,默然於水底已將近60年了。


頤和園東宮門前的四柱三間官式木牌坊。牌樓正面刻有「涵虛」二字,意為山高水闊;反面有「秀」二字,意為由此進入山水秀美的境界。煩囂的世界與清秀的園林借由牌坊分隔開來。據說,承天門與此牌坊形制相彷,但規格更高,為六柱五間式。


中國的牌坊歷來都是「一」字形的,而安徽歙縣的許國牌坊卻是例外。因對雲南平逆「決策有功」,明神宗恩准三朝元老許國在家鄉建造牌坊。按禮法規定,許國只可建四腳牌坊。為了炫耀自己的盛隆恩眷,許國巧妙地「偷梁換柱」,建造了別具一格的長方形八腳牌坊。許國牌坊全部以堅硬的花崗岩製成,坊額題字出自明大書法家董其昌手筆。在歙縣古城陽和門的映襯下,許國牌坊更顯得雕飾華美、神采飛揚。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後,代表民族恥辱的克林德牌坊被拆除。牌坊的散件被遷往現在的中山公園,重新組立,改名為「公理戰勝」牌坊。1952年,牌坊再次更名為「保衛和平」。三個名字,三段歷史,唯有牌坊是默默的見證者。


凡有民居處,便有牌坊興。中國的牌坊何止萬座!據記載,僅四川隆昌縣,歷史上便建有功德坊、德政坊、節孝坊、百壽坊等牌坊近70座,成為歷代官吏紳商旌揚吏治、淳化民風、宣揚倫理道德的標誌。由於同時獲得旌表的人數過多,手頭緊張的隆昌人創出了「男女共坊」的特例,最右側這座「節孝總坊」共旌表164人,其中163人全系婦女,獨列孝子彭光仁居於側匾。


北京的牌坊眾多,不完全統計的就達300多座。它們分隔了城市的公共空間,也忠誠地守護著北京的淳厚古韻。歷經多年風雨,就像鼓樓東大街這座牌坊一樣,眾多木牌坊已悄悄更換為鋼筋水泥的內柱,在現代都市中紮下根來。

潛心牌坊研究20餘年的韓昌凱先生說,承天門是一座木牌坊,建於明代永樂十五年(1417年),有「承天啟運」的寓意。如果比照明十三陵陵區門口那座巨型石坊,它應該享有牌坊的最高規格——六柱五間樓式坊,並施以彩繪。1651年,清順治帝下令在遺址處重建承天門,並在「承天啟運」之上添加了「國泰民安」的寓意,更名「天安門」。自此以後,以城樓面目出現的天安門代替了「牌坊」承天門,成為國家的象徵,出現在其後中國歷史的每個閃耀瞬間。

承天門以「門」為名,為什麼會是一座牌坊?為什麼會把牌坊設立在壯麗的紫禁城前?它憑什麼承得起受命於天的意義?這要回到牌坊的來歷,從那裡一一說起。

表閭閥閱,千秋化坊

對牌坊的源起,專家們說法不一。如果考究牌坊的形制,莫不是由「兩豎一橫」的框架延伸而出的,這極像《詩經》中「衡門之下,可以棲遲」中的「衡門」。宋代的古建寶典《營造法式》中說:「橫一木作門,而上無屋,謂之衡門。」翻譯過來就是:兩根柱子架一根橫樑,上面若無閣樓,就是衡門了。照古意的解釋,衡門內可以棲遲,具有分隔空間的功用,但顯然沒有牌坊的紀念寓意。由此看,衡門雖有牌坊的樣貌,兩者的神髓到底有些差離。

牌坊的來源儘管不確,但多數人認為它是一種門的變形,可能與表閭和閥閱相關。表閭之「閭」是閭門的意思。周朝將皇城以外、百姓居住的地方稱作「閭裡」,「五家為鄰,五鄰為裡」,裡用圍牆封閉起來,閭便是里巷的大門。居民被這樣編組起來,很方便管理。商朝時,有一位叫做商容的人,受百姓愛戴,卻為紂王不容。周武王伐紂滅商之後,特意對商容居住的閭進行旌表,表示了禮賢的敬意,由此開啟了表閭先河。到後來,表閭逐漸演變成了一種旌表制度,當本裡的人做了善行,政府便將褒揚的榜文或牌匾懸表於閭門之上,讓百姓盡知,既表彰了善行,又起到廣而告之的作用。由此,下層百姓與上層皇權之間得以建立起一種密切的聯繫。

再看閥閱。閥閱本是門前立的兩根木柱子,左邊的稱作「閥」,右邊的稱作「閱」。中國講究家天下,為了不讓祖先與宗族創下的功業湮沒,後人便將它們記錄在這兩根柱子上。由此,閥閱被視為世代因襲的家族地位的標誌。兩晉時期,打上身份烙印的閥閱,攀比繁複之風愈演愈烈,惹得皇帝不得不立下一個標準界限:「正門閥閱一丈二尺,二柱相去一丈,柱端安瓦桷黑漆,號烏頭。」相似的記載在宋代的《冊府元龜》也可以看見。

在《營造法式》上,閥閱標準中的「烏頭」一詞演變出這樣的解讀:「其名有三,一曰烏頭大門,二曰表揭,三曰閥閱,今呼為欞星門。」欞星,在古天文學上指的是「文星」。欞星門意指天下文星出入之地,直通天庭,所以祭祀社壇、或宗廟陵寢這樣希望與天溝通的建築,多在起始處設有欞星門,把守著天與人的通途。欞星門落實在人間,就是烏頭門了。唐代之前,烏頭門還只屬於六品以上官員,必坐落在權勢大戶的府第。講究人家的烏頭門上,吸收了華表的裝飾元素,把柱端的瓦桷(即今雲罐)雕飾得精美講究,彰顯本門高貴威嚴的氣派。這個時候,閥閱演化出了尊貴等級,也演化出標榜榮耀、彰顯家世的功用。

表閭和閥閱,一個是「扁表其門」(一橫),一個是立柱記功(兩豎),組合起來恰好完成了牌坊的基本造型。牌坊便是經由此路,完成了「進化」嗎?讓我們再來回首由閭裡發展而來的編民制度,也許還會有新的收穫。

漢代繼承發展了周代的閭裡制度,將城市分為大小不同的方格,出現了裡坊制。坊的四周設牆,中間設十字街,坊的四面各開一門。坊門在兩根立柱上面橫設牌匾,書寫坊名,表示裡坊間空間的分隔。由是,每個裡坊都是相對獨立的封閉整體。裡坊制便於管理,很好地維護了城市的治安,隋唐時期尤其發達。比如唐長安城,除宮城外,城區分為108個裡坊,「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坊與坊之間,既明確劃分了空間,也劃分了居住人群,比如永興坊住的是宰相魏徵的人,道政坊落戶的是釀酒工人,平康坊聚居的是風塵妓女……

坊裡既然住著貴族大戶,有的坊門免不了會沿襲閥閱的思路,考究形制,標榜尊榮。若某坊坊民在科舉、倫理道德上有什麼成績,國家也會在坊門表彰嘉獎,甚至有了什麼重要文告,都會公布在坊門上。日久年深,一座坊門,將門、表閭、閥閱的數種職能統統扛在一身,日益顯赫起來。

時間進入宋代,城市的流動人口大量增加,商業活動日益活躍,坊裡向坊外「侵街」的現象常有。由是,裡坊之間的隔牆逐漸乃至被徹底摧毀,封閉的裡坊代之以開放的街巷。坊牆沒有了,只剩坊門孤零零地立著,似乎也很奇怪。人們就將無用的門扇拆卸下來,留下框架,好便於自由活動。於是,一種無牆體相連、跨街獨立、自成一體的建築誕生了,並在後來的歷史中獨領風騷。它就是——牌坊。

牌坊,俗稱牌樓。兩者本來稍有不同。牌樓側重頂部有規模氣派的樓式結構,建築形式更複雜些,適宜烘托氣氛;牌坊則形制簡單些,更突出了旌表的意義。但因功能形制大體相似,兩者慢慢互通稱呼,不分彼此。

牌坊兼有門的分隔空間、表閭的旌表肯讚、閥閱的誇耀尊榮的數種功能,身兼多職,內涵複雜。在後世漫長的發展中,牌坊逐漸演變成中國人的標誌性建築。在中國,可稱得上凡有民居處,便有牌坊興。它出現在市井街巷中,標識分隔出不同的城市區域;它出現在宗廟與陵墓處,傳遞著與天相通的祈願;它出現宮廷衙署前,標示主人的貴重身份;它出現在貞義祠堂口,慨嘆著被旌表讚揚的生與死……

時至今日,海外凡有華人聚居的地方,尤其是大大小小的唐人街、唐人城,都可以看到高高聳立的牌坊。它們分隔出華人的生活空間,也留下一片華夏兒女的思鄉「淨土」。



来源:中華遺產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