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黑的隧道是孩子們上學的必經路。
隧道口透出光亮。
「我的夢想是當一名工程師,把房子修得又高又漂亮,把路修得又直又平,把洞子變得很亮堂,讓公路變得很寬闊。讓小朋友不跟我一樣走那麼長、那麼黑的路。」石海鎮興堰學校上三年級的陶雲川說。
眼前是一片漆黑,手電筒筒的光顯得那麼微弱,耳邊時不時劃過碎石滑落的聲音。沒人同行,11歲的小川握著電筒的手又緊了一些,他一邊放聲唱歌壯膽,一邊加快了腳步。
和村裡近100名孩子一樣,每天早上六七點鐘,小川都會出現在這段97米長的毛坯隧道裡,因為這是他上學的唯一通道。
幾年前,宜賓市興文縣石海鎮中埂村的村民投工投勞,自己挖通了這條長97米,寬約3米,高2.7至4米的出村隧道。從那時起,這條黑漆漆、隨時都有石頭落下的隧道成了村裡孩子上學的必經之路。
5月31日,記者跟隨小川,去體驗了這條上學路。
趕上學凌晨5點前起床做飯
小川全名陶雲川,是村裡的一名留守兒童,在石海鎮興堰學校上三年級。5月31日凌晨4點,記者隨車從興文縣石海鎮向中埂村駛去。一路上,山路彎彎曲曲,毛坯公路坑坑窪窪,經過半個小時的顛簸,汽車到達中埂村村委會,前方路窄,只能步行,此時離小川的家還有約2公里的路程。
早上5點左右,記者終於到達了小川的家。
陶雲川的百寶箱。
小川的家是一座破舊的瓦房,一旁還有一間茅草屋。屋裡最值錢的物品可能要算一臺14英吋的小電視機。
小川的房間裡,放著一張床,旁邊堆著一堆煤炭灰,床頭的位置放著小川的「藏寶箱」,裡面裝著課本,小川手工製作的玩具陀螺等,還有幾支沒有墨水的筆。
小川正在廚房裡為妹妹煮早飯,一盆白水四季豆,一些米飯。
上學路過97米隧道唱歌壯膽
早上6點左右,吃過早飯,小川整理好了書包準備去上學。65歲的奶奶李德之把小川送到門口,一直目送他離開家,「乖孫子,路上注意安全,好好唸書」。
記者拿著手電筒,緊跟小川的身後,為了照顧身後的人,小川故意放慢了腳步。大約走了4公里左右,來到了從白刀嶺山下通過的隧道。進入隧道,雖然有兩支手電筒,但在漆黑的隧道裡,顯得非常微弱。
隧道裡的地面凹凸不平,時而從隧道壁上還掉下落石。「叔叔阿姨,我們得走快些,這個地方有些危險。這個地方是我最害怕的地方,經過這裡的時候,我都會一邊唱歌,一邊飛快地跑過去。」小川邊說邊加快腳步帶領大家向前走。
小川告訴記者,他每天都會提前一個小時從家裡出發,7點過到達學校就開始複習功課,所以一路上見不到其他同學。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步行,終於到達興堰學校,這時8點20分的早讀鈴聲已經響起。
「小川每天徒步上學,一個月就要穿壞一雙鞋子,今天要去集市給小川買雙新鞋。小孩很苦,我們不管多辛苦都要讓他上學。」李德之老人心疼地說。相關回應
隧道是村民挖的缺資金,沒能完善
石埂村村文書余相才介紹,修建這條隧道是在政府的支持下,村民投工投勞,於1998年完工的,打通了村子與外界的唯一通道。
隧道長97米,高約2.7至4米,寬約3米。隧道裡沒有路燈,偶爾會掉下落石,是一個毛坯隧道,因為完善設施需大量資金,所以至今沒有得到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