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萬億信貸未拉動中國經濟 嚴重警告


中國經濟被證明對信貸的反應甚微,這增加了總理李克強加強私營企業的角色的壓力。報導說,中國的信貸在今年前三個月增加了58%,達到6.16萬億元(1萬億美元),而同期GDP僅僅增長7.7%。每一美元的信貸火力僅僅拉動GDP 17美分,比去年的29美分減少,比2007年的83美分減少的更厲害。

低效借貸者充斥

30日報導說,借貸回報遞減印證了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所說的中國需要「果斷的」政策轉變。如果不遠離國家批准項目的道路,李克強和習近平(專題)有風險看到增長進一步下滑,以及不良貸款增加。

「低效的和高槓桿的借貸者充斥,佔據了本來可以用於製造更多增長的信貸。」前美國財政部中國事務高級協調員洛文傑說。「為了刺激增長,中國需要分配更多融資給私營企業,它們比國營企業更加盈利和低槓桿。」

根據財政部,國營企業已經看到他們的股本回報率從2010年的10.2%下降到去年的5.9%。來自中國信貸飆升的最大的擔憂是,資金流向那些表現惡化的公司和國營企業,里昂證券亞太市場中國香港策略主管張永明在5月9日的報告中寫道。

債券市場擴張

報導說,中國債券市場今年迄今比去年同期擴張39%,暗示企業在掙紮著通過獲得更多信貸改善盈利。

根據數據,中國最大公司從債務市場的借貸是它們的經營盈利的五倍,是2007年槓桿比率的兩倍。在能源和電力行業的國營企業位列最大的借貸者,包括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國家電網公司。

減少政府角色

報導說,自從三月份接任總理以來,李克強承諾減少政府干擾和加強私營公司的角色。他3月17日說削減政府的權力相當於「自我革命」。本月早先他在向全國政府官員播出的一個講話中表示,他寧願依賴於「市場機制」拉動增長而不是靠刺激政策或直接的政府投資。中共領導人已經在進行一些改變的實驗,包括阻礙城市化的戶口制度。

習近平和李克強已經表示,他們意欲容忍較低的增長,如果在長期來說它是更加可持續的,並且能給13億中國人提供一個更好的生活質量。習近平在5月24日說,他們將不會犧牲環境來確保短期的經濟擴張,隨著政府面臨日益增長的公眾對污染和食品安全問題的不滿。

年度增長步伐

報導說,李克強本週說,這個十年需要達到7%的平均年度增長,因為中國尋求人均收入翻番。

全球投資者民調當中41%的受訪者認為,中國的平均增長速度在未來五年將下降到6-7%,而18%的人說它將下滑到低於6%。即使四月份的信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1%,五月份的製造業在七個月以來首次萎縮,根據匯豐銀行PMI(採購經理人指數)初步讀數。

IMF的第一副總裁David Lipton昨天警告,快速的信貸增長對企業和地方政府「提出有關投資質量和其對償還能力的影響的問題」。Lipton告訴記者,中共領導人已經向IMF保證,遏制信貸擴張是當務之急。

遏制支出

報導說,中國在去年第四季度打斷了連續七個季度的增長放緩,但是在今年第一季度再次減速。歐洲的債務危機在遏製出口,製造業增長在減弱,政府的反奢華運動遏制了餐廳和零售業銷售。

「在最近的宏觀經濟週期當中,這樣的停滯是極度罕見的。」渣打銀行大中國區研究部主管王志浩在5月10日的報告中說,「一旦中國增長開始加速,它通常是會繼續。」

根據Sanford Bernstein公司的銀行分析師Michael Werner所說,公司可能將一些新的信貸以銀行存款儲存起來。三月份公司銀行存款達到3.1萬億元,可能暗示公司儲存一些信貸以防習李執政之後打擊信貸渠道。

「這告訴我,不是所有的資金都被分配到經濟當中。」Werner說。

公司在克制投資,因為他們認識到「可持續性的最終需求的前景疲軟」,除非新政策刺激家庭消費,世界上最大的債券基金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全球聯席主管Ramin Toloui說。

「中國的挑戰過去是調動生產因素—勞力,資本和技術—來服務於無限的全球需求,」Toloui說,「現在的挑戰是釋放潛在的中國家庭來作為需求來源。」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彭博社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